河在南方,寻常可见;河在北方,让人稀罕。沙河是一条北方河,它曾是一条绕城而过的臭水沟,如今却用1500亩水面打造出中国第一水街,我们便是慕名而去。
过了周至县城,一条宽阔的河水从地平线上跳出来。60多米宽的河面、10多里长的河道,将河的声势迅速壮大起来,还有那穿梭的游船,让人丝毫不敢小觑。远望,天高地阔,风轻云淡,水域茫茫,屋舍掩映,沙河就像一位恬静的姑娘羞涩地依偎在绿树浓荫中。
随着摩肩接踵的人流,我们进入沙河公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数以千计的旧磨扇组成的拦河坝,河水如瀑布般跌落。那些磨扇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将河水撕扯成万千清流,如一袭白纱垂下,河水流经的两岸草木葱茂,屋舍聚集。前行不远,是一条由碌碡(liù zhou)铺就的过河石墩,如水蛇般蜿蜒在河道里。滚圆的碌碡大半个身子没在水中,就像摊在河里的大饼一样,只露出圆圆的头。
童心未泯的我们纷纷跃上去,一群人嘻嘻哈哈如青蛙般东跳西跃,吓得碌碡左右摇晃,唯恐将人们摔下去。虽然胆战心惊,但都有惊无险。
湛蓝的天空,纯净的就像眼前的河水。那水宽阔平缓,静若处子,清纯的就像小孩子的眼睛。也有一段跌宕起伏,喧哗有声。走累的我们,在水边择一处茶舍休息。藤椅在水中,我们脱下鞋袜,把脚放进去,任清凉划过,让疲倦随水而去,惬意无比。
远处的河中心有一喷泉,随乐飞舞,婀娜多姿,美轮美奂。河面上的游船如一座四面透风的小木屋,四角挑着红灯笼,一副闲情逸致的样子,就连游人都变得优雅起来,静坐船上聆听风与水的耳语。船夫掌舵,无声划过水面,涟漪向四周扩散,让秋的声息四处弥漫。河两岸柳树成荫,水草见黄,翠竹挺拔。树下,是一个个写生的学生。他们凝神贯注,硬是将水街的景搬到了纸上。近前,一片片荷叶如举着斗篷般浮在水上,一只只白鹅列队划行,让人如入画中。
顺着河岸继续前行,便是用黄色的秸秆草搭建的通幽长廊,廊顶挂满了红灯笼,廊下紧贴水面,走上去让人有种“水上飞”的感觉。岸边是高高低低的民俗街,黄土砌墙,灰瓦盖顶,屋檐前挂着玉米棒子、大蒜辫子和红辣椒,贴着喜庆的红对联,挂着红灯笼,屋前插着酒幡或旅店的旗子,让许多回忆从心底跳了出来。还有木头制作的座椅秋千、人工垒成的山丘花坛、粗木搭成的擂台宫殿,给人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过了木板桥,沿着沙河南岸一路东行,是一条由石头垒砌、木头搭制、黄泥抹墙、屋顶苫以麦秸或稻草的街市。斑驳的门窗古朴粗犷,简朴的格局构筑出农耕时代的模样,让人仿佛穿越历史隧道。
店铺里的各色小吃和各种工艺品,看得人眼花缭乱。出了街市,看到索道空中飞人、飞船、蹦蹦床、碰碰车、电动马等,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集贤鼓乐、周至道情、二曲鼓乐等民俗表演,让人目不暇接。随着人头攒动,各种吆喝声、叫卖声高低起伏,让水街如《清明上河图》里般热闹。
周至水街,是建在沙河上的街市,也是建在人们心头的桥梁,它在荒凉之地蹚出了幸福,让我们在清风水岸汲取着大自然赋予的心扉静谧,在民俗文化中感受着蓬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