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军、师、团建制的由来

薛生 《 人民周刊 》(

    说到军队,我们都很熟悉军、师、团、营、连、排、班的建制,我们从小玩的军棋里大概就是这样的。可你知道军队建制是怎么来的吗?古代的军队建制又是什么样的?

    商周时期最大的军队建制是“师”

    根据甲骨文中的记载,在武丁时期,商王室军队已有用“右中左”为名而编制起来的3个师。“师”的指挥官称为“师氏”或“师长”。

    据说,在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中,周武王的军队总计近5万人,而商王室则出动了6个“师”的王室正规军,还有其他一些诸侯国的军队。

    关于西周军队的建制,《周礼·夏官·小司徒》中有“军、师、旅、卒、两、伍”的说法。不过据学者考据,所谓“军”,是驻扎的意思,通指军队,并不是一级建制。西周时期军队的最大建制单位,应该同商代一样仍然是“师”。西周的野战部队是宗周六师和成周八师。而每个师的组成人员,应该也和商代的“师”差不多。

    在西周后期,车兵代替步兵成为军队的主力兵种,战车数量激增,车战逐渐成为主要的作战形式。据记载,商末武王伐纣时,率领的军队里有战车300辆,而到西周后期,一次用兵使用的战车可达3000辆之多。

    为了便于作战和管理,西周军队中战车与步卒一般实行合同组编,以战车和甲士为主体,每车配备一定数量的步兵,组成军队最基本的单位“乘”。

    春秋时代是我国的舟师(水军)创造时期。公元前549年,楚国康王用“舟师伐吴”,是迄今所见的最早记载。战国时期,由于各国征战的需要,军队规模逐渐扩大。战国“七雄”中的秦、楚、赵三国军队人数均达100万人。商周时期“车战”的地位逐渐降低,步兵受到重视,成为主要作战形式。以赵国的“胡服骑射”为标志,骑兵逐渐成为一个兵种。楚、吴、越、齐、秦等国均建立舟师,有的拥有战船万艘以上。

    各诸侯国军队的编制不尽相同,“军”作为最大的建制单位开始出现,如晋国实行“军、师、旅、卒、两、伍”六级编制,齐国军队实行以5人为伍、50人为小戎、200人为卒、2000人为旅、万人为军的五级编制。

    汉朝军事组织制度又有发展。兵种的变化是车兵逐渐被淘汰,骑兵得到大规模发展。编制序列为部(1000人)、曲(200人)、屯(100人)、队(50人)、什(10人)、伍(5人),“部”是作战部队的基本建制单位,长官称“校尉”。

    在中国兵器史上,明朝进入了冷兵器与火器混合使用的新发展时期。火药和火器已经得到大规模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中国第一个专门用火器装备起来的作战部队——“神机营”。

    清朝前期,八旗和绿营是国家的正规军队,称经制兵。八旗是中央军,平时以10余万人驻守京师,称京营八旗,又称禁旅八旗,或劲旅八旗。而以10余万人分驻全国各战略要地,称驻防八旗。绿营是各省的地方正规军,全国共有60万人左右。

    清太祖努尔哈赤首创满洲八旗,清太宗皇太极又增编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以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蓝、镶蓝、正红、镶红八种不同色彩的旗帜为标志。军队构成主要是步兵、骑兵,有部分火器兵和水师。八旗兵按旗(固山)、参领(甲喇)、佐领(牛录)序列编制。前期每旗7500人,每甲喇1500人,每牛录300人。绿营兵编制序列为镇、协、营、汛等,编制员额不等,每镇人数多时可达1.8万人,少者仅有1900人。

    辛亥革命后确立中国现代军队建制模式

    近现代世界军队的建制模式,可以说是在拿破仑时期开始奠定的。18世纪初,欧洲军队陆军全部装备了带刺刀的燧发枪。骑兵装备了马枪。炮兵成为独立的兵种。18世纪末19世纪初,拿破仑一世改革陆军编制,建立了由步兵、骑兵、炮兵组成的诸兵种合成师和军。陆军、海军正式成为两个独立的军种。

    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政府为取代旧式军队,挽救其垂危的封建统治,开始试练新式陆军。清廷派胡燏棻到天津附近的小站,采用德国操法训练,号“定武军”,史称“小站练兵”。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清政府命袁世凯接替胡燏棻主管编练新军事宜。袁世凯接收“定武军”后,便改称为“新建陆军”,简称新军。

    新建陆军的营制分左、右两翼。左翼辖步兵2营、炮兵1营,右翼辖步兵3营、骑兵1营。另外,还设有工程营。营以下依次为队、哨、棚等单位。每营辖4队,队辖3大哨,大哨辖2小哨,小哨辖3棚,全营共72棚。

    1904年,清政府以袁世凯的新建陆军为基础,正式划定新军制。其编制分常备军、续备军和后备军。新军制1军可设2镇(师)。镇以下设协(旅)、标(团)、营、队(连)、排、棚(班)。分别由军统(或称总统)、统制、协统、标统(或称统带)、管带(副营职称帮带或督队官)、队官(或称哨官)、排长、正目(副职称副目)率领。镇为战略单位,相当于后来的师。平时编制以2镇为1军,战时按情况而定,或以3镇为1军,或数军为1大军,或只派1镇分往1路,不受军的节制,兵丁器械可酌量增加。以镇为单位综合步、马、炮、工程及辎重5个兵种。

    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军队体制编制方面,陆军是主要军种,其中步兵是主要兵种,另有骑、炮、工、辎重、通信等兵种。宣布废除清末新军镇、协、标、营、队、排、棚的编制序列,改为军、师、旅、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序列。军为最高编制单位,军辖2师,师辖2旅,旅辖2团,团辖3营。每师辖炮兵1团,骑兵1团,工兵、辎重兵、卫队各1营。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历史

    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主要经历了3个历史发展阶段: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八路军、新四军;全国解放战争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8月至1929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百余次武装起义,创建了许多支工农革命武装,1930年上半年,规定统一名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红军部队的编制,1930年5月决定各地红军分别集中组成军团和军,并颁布《中国工农红军编制草案》,确定实行军、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序列和“三三制”编制原则。军之上编军团,辖2—5个军不等。军团之上,后来又组成方面军。红军共组成了第一、第二、第四3个方面军,但红四方面军未编军团,由方面军直辖军。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新编第四军。八路军辖第115、第120、第129师3个师,以第115师为例,辖第343、第344旅和独立团、教导队、骑兵营、炮兵营、辎重营等,全师1.55万人。新四军辖4个支队(支队下辖2—4个团),全军共1.03万人。

    抗日战争中,随着人民武装力量的发展,八路军、新四军的规模和编制不断扩大。至抗战胜利时,八路军已发展到下辖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山东4个一级军区、16个二级军区、69个军分区,野战部队40多个师、旅,总兵力百万余人;新四军发展到7个师,建立了地跨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北等省的华中抗日根据地,野战部队和地方武装达到30余万人。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8月中央军委发布《关于目前部队编制的决定》,指示各战略区组建野战兵团和地方兵团。野战兵团实行纵队、旅(师)、团、营、连、排、班的编制序列,纵队编3—5个旅,旅以下至连均按“三三制”编组,但每排编4个班(3个步枪班、1个火力班)。

    1948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全军整编,规定全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野战部队的纵队改称军,军以上设兵团和野战军两级,军以下一般按“三三制”编组,原来的旅一律改为师。

夏季多吃四种瓜
行立坐卧那些事儿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记
军、师、团建制的由来
我的汉语老师
林风眠:从客家到世界
《红楼梦》中的器乐文化
冷场
北京听风
淡淡土豆四季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