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胡同养鸟人

张儒刚 《 人民周刊 》(

    我生于20世纪50年代,那时候北京的花市、鸟市、鱼市还很繁华,老北京人生活在皇城下,不少人家有侍弄花鸟鱼虫的小嗜好。

    就说这养鸟,电视剧里一演到老北京就要有一个提着鸟笼子的人。老人喜欢养鸟,早上遛早的时候拿到城根儿下、小树林去“哨哨”。最普遍的鸟是百灵,叫起来好听,还能学别的鸟的鸣叫声。

    除了百灵以外,画眉、黄鹂、鹦鹉很普遍,画眉叫声也不错,长得也比百灵水灵,面颊上有两撮白毛,俨然是画了两道眉。小时候,我养过一段时间的鹦鹉,一天到晚叽叽喳喳叫不停。

    我表姐家有一只小白玉鸟,不搁笼子里就散养。它在屋里飞来飞去,认定了自己是这个家的家庭成员,一到饭点就飞到饭桌上等着,瞧瞧今天吃什么。菜上桌了,它叼起一片菜叶就开始甩,其实它也不吃,它的饭在鸟食罐里。

    有意思的是我对屋邻居老黄,他养了一只鹩哥,是从雏鸟到成鸟过来的。这只鹩哥特别爱说话,近乎“话痨”。清晨,它先来一通“洗漱”,叫出放自来水声和“咕噜、咕噜、噗”的漱口声,若非亲眼所见,真以为是人弄出来的声音。一会儿,鹩哥唱了两首歌后又接着叫主人早:“小玉,该起床了,快洗脸去,上班别迟到。”这声音跟老黄是一般无二。

    茶馆是养鸟人集中的地方,养鸟人常在这里开“碰头会”,讨论“会鸟”和“压鸟”的经验——压鸟是养鸟的行话,就是驯化它叫出别的鸟的优美叫声。茶馆里的人在聊鸟经,鸟儿在大合唱,十分热闹。这些鸟的鸣叫声有净口、脏口之分。净口的叫声嘹亮,套数还多,且无嫌忌之声;脏口的已染嫌忌之声,一下就不值钱了。

    常见的叫声悦耳的鸣鸟还有蓝靛颏、红子和黄雀。蓝靛颏学口多,叫声婉转,学起鸣虫声,优美动听。黄雀是鸣鸟中的极品,这种鸟口净,没有脏口,叫起来还是全套的口儿。

    “技鸟”常在庙会和茶馆中献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在胡同里见过“老西子”打弹——主人用绳子缚住鸟的腿,令其立于手中的木杠上,一边转圈一边把绳子解开,用花生、苏籽引着,加上口哨儿,逗鸟飞到空中取物。取的多是小旗和钢镚儿,小鸟表现好的时候主人常露得意之色。还有一种技鸟叫“交子”,学名红交嘴雀,性情温顺,也有叼签取物的本领。

    如今,养鸟的人少了,随着城市发展和野生动物保护,鸟市也难寻踪迹了。

五谷为养 五果为助
预防幽门螺旋杆菌有六招
刘志丹:生而益民死而谢民的英雄
郭沫若的读书学习法
人生总要写首像样的诗
画僧石涛
键盘时代说写字
姓葳名蕤
寻凉记
一片蛙鸣入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