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后疫情时代,毕业生如何直面就业之困

吴斯洁 《 人民周刊 》(

    新冠肺炎疫情对今年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影响不容轻视。

    据此前拉勾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春季校园招聘报告》显示,2020年应届毕业生达874万人,比2019年增加40万人。而因疫情影响,39.29%的企业缩减了校招岗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上海政法大学专注于教育经济和管理方向研究的教授冯涛告诉记者:“一方面,企业因疫情或陷入困境,或效益下滑,对毕业生的人才需求客观上有所降低;另一方面,毕业生实习和求职的过程受到疫情影响,如无法从事线下工作,导致无法获得对企业的了解和面试等,多方因素均影响了毕业生入职。”

    “据我了解,一些地方公立大学的就业率相比往年确实有较大下滑,学校正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来缓解这种情况。”冯涛说。

    “稳定”成择业首选

    有媒体报道,因为疫情,今年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改变,相较于就业,毕业生更倾向于继续升学(二次考研)、报考公务员,或者入职国企、事业单位等较稳定的单位。

    同时,上海市民政局、市公务员局提出在本年度招聘工作中,适当向应届高校毕业生倾斜;动员更多高校毕业生应征入伍;上海市教委扩大研究生和专升本的招生规模。

    但冯涛认为,疫情对应届毕业生就业结构的影响似乎没有一些报道说得那么大。

    “即使没有疫情,继续升学(二次考研)、报考公务员,或者入职国企、事业单位等较稳定的单位对应届生来说,也是比较有吸引力的选择,疫情对这方面选择的影响还不算很明显。”冯涛说。

    同时,冯涛向记者表示:“反而,疫情对已经就业几年的往届毕业生的跳槽选择有一定影响。这类求职者在职场工作过数年,对工作单位有相对深刻的了解,此次疫情也给很多原本还算稳定的企业工作者带来了冲击。所以,他们在跳槽选择时会更愿意去比较稳定的政府机关和国企等单位。”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增加录用应届毕业生的措施早有先例,但冯涛认为,这些方法作为临时性举措可行,但不宜长期采取这样的举措。

    “长期来看,我们仍需要依靠经济发展创造出更多的行业和就业机会来吸纳毕业生,同时,单位招收的毕业生应安排在一线、最需要用人的部门和岗位。更重要的是,不光是招人,还得能留住人。据我所知,一线城市的毕业生很多比较挑剔,形成‘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冯涛补充道。

    此外,有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很多大学生开始降低对于薪酬的预期,44.38%的毕业生主动降低了对职位的薪资期望。在1月到4月的4个月间,大学毕业生对互联网行业的平均薪酬期望从7740元下降至7110元,薪酬期望降低630元。

    转变观念为上策

    疫情之下,不同地区的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难点并不一样。“仅就上海而言,主要是企业人才需求下降,同时,吸纳就业的中小企业结构不够合理,以及毕业生的求职观念还没有完全转变,高校对毕业生的培养也有待调整。”冯涛说。

    冯涛告诉记者:“毕业生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就业是一个长期话题。疫情之前,毕业生的首选求职也是大企业和政府部门。”

    冯涛认为,中小企业不是毕业生首选的原因主要有三:第一,相对不够稳定;第二,多数中小企业的薪资待遇相对于大企业和政府部门缺乏优势;第三,多数毕业生认为在中小企业就职相对不容易带来社会关系网络,学不到太多专业能力。

    “但政府部门和大企业吸纳毕业生数量毕竟有限,中小企业依然是吸纳毕业生的主力军。”冯涛强调。

    一方面毕业生求职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人难,这对矛盾在疫情年的求职季依然凸显。

    冯涛认为,政府对中小企业需多采取包括财税、租金等多方面扶持政策。另外,中小企业的出资人和经营人的结构需要改善,提升中小企业的智力含量和档次,才能更好地吸引毕业生。

    曾在上海多家跨国大企业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大企业里有不少拥有数十年工作经验的骨干外出创业,他们自身的业务能力和多年来积攒的社会资源均不容小觑,但创业都需要一个过程,企业总是从小开始做,所以并非所有中小企业都难以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求职者可多关注其核心团队的水平。

    同时,南昌五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SCO杨光向记者表示,虽然药物研发领域对就职者专业要求很高,但他并不赞成“唯学历论”。“如果求职者在学历方面不占优势,但拥有有价值的实习经验、工作经验和强烈的求知欲的话,我们同样欣赏。公司给的薪资在当地已属于中上水平,对于特别优秀的人才,还会另给特殊待遇。吸引人才进来后,还要想办法留住人才,所以我们采取长期激励方式,对作出特殊成绩的员工,要给予奖金。”杨光说。

    国际疫情影响国内就业

    正在美国乔治城大学攻读公共政策研究生(MPP)学位的甘羽(化名)原本计划暑假去当地一家企业参加实习项目。但数月来,美国疫情并未好转,“美国当地很多机构和企业都停止了实习项目,不裁员就很好了。”甘羽说。原本对暑期实习抱有巨大期待的他已准备回国。

    国际疫情不稳定,势必对中国毕业生的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求职难;第二,外资在华企业或收紧在中国的招聘,影响国内的毕业生和回国的中国留学生求职。其影响大小,关键取决于几个主要发达国家的疫情管控情况和经济复苏情况。”冯涛表示。

    “另外,国际疫情不稳定,出国留学的人数大幅度下降,包括已经获得国外大学offer的学生也无法按期出国,可能会对就业市场产生一定压力。”冯涛表示。

    危机背后的机遇

    不过,危机往往带来机遇,但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和能够改变旧有观念的毕业生。

    “疫情给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也给一些新产业带来了机遇,如线上教学、会议、直播、培训等行业,与这些行业相关的毕业生求职可能会遇上较好机遇。”冯涛说。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出台吸引人才、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6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促发展工作的实施意见》。

    6月22日,江西省南昌市发布《关于支持大学毕业生和技能人才来昌留昌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对落户南昌的人才给予奖励补贴。

    冯涛表示:“研究生扩招,大学科研助理位置的设置,国外大学招生要求有所放松(很多同学能拿到比往年更好的offer,但要推迟入学),公共部门扩大招人规模等缓解就业的措施都能带来一定机遇。对毕业生来说,一定要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并且改变已有的就业与升学观念,要知道大部分人都不一定能一步达到自己最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也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建议:“减少观望,先就业再择业。”

    “有一些同学感觉网络招聘会很多,岗位也不少,以为就业形势没有那么严峻,还在等待、观望。我们看到网络招聘会的后台统计数据,很多招聘会提供的岗位数远大于简历投递数,所以我希望同学们要认识到目前的招聘规模和岗位需求,是我们各方动员努力支持的结果,希望同学们珍惜这个机会。”倪闽景说。

    (《国际金融报》2020年7月6日)

生态饭才是长久饭
云冈石窟迈出“行走”世界第一步
协同治理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带一路”接下来如何走深走实
后疫情时代,毕业生如何直面就业之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