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起跑线焦虑”是严重的“社会病”吗

易林 《 人民周刊 》(

    如今,大概很少有家长尤其是城市中产阶级家长不抱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因此,胎教、早教、优教成了众多家长的不二选择。这背后的具体理念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能在跟其他孩子的竞争中“胜出”。

    单纯关注工具性功能的教育,会逐渐吞噬孩子们发现生活内在旨趣的意愿、能力和力量

    教育重要,是因为教育是现代社会大部分人,尤其是普通人达到向上层社会流动、获得更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主要途径。然而,教育的功能并非只有工具性的社会流动这一方面,它还有一项可能更加重要的作用,就是激发个体的潜能,使得个体可以在内驱力的推动下自由且有意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事情,或者按照自己的心意从事创造性活动,这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独有的能力。然而,因为单纯关注教育的工具性功能,教育体制和大部分家庭都并不期待或者鼓励年轻人思考诸如“我是谁”“我生活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什么能使我快乐”之类的问题,而是以竞争理念,简单粗暴地要求年轻人必须并且只有通过不断向更高的教育阶梯流动来保证自己始终站在“正确”的教育轨道上。换言之,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不得不一直盲目又奔命地完成一项又一项被家长所设计并填满其日程的学习任务。同时,不少孩子由于长期接受这样的教育,最终会内化这种教育价值观,变成自觉的自我规训者。这种教育无法留给孩子多少反思的空间或机会,并且恰恰因此而逐渐吞噬他们发现生活内在旨趣的意愿、能力和力量。

    教育的某些负面影响也在很大程度上被带进了走上社会的成年人的生活世界中。今天的职场里,热爱自己工作的成年人并不算多,相反,由工作带来的异化感却成了他们常规性的精神状态。最主要的原因是,绝大部分人选择职业并非出于自己内在的爱好或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和精神追求,而主要是考虑各种外在因素,比如薪资、声望、工作的稳定性甚至工作是否足够轻松。故此,我们会毫不吃惊地发现,大部分学校中的年轻人和社会上的成年人在价值观上都对外在的“标准”更加感兴趣,比如考试分数及排名和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和他人也正是通过这些标准来看待和评判一个人。这样一来,社会中便产生了一种标准化心态,其显著特征就是不关心众多个体参差多样的精神需求。这种标准化心态正是妨碍孩子和成人自觉、自发地找到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目标或乐趣的重要因素。这样的教育问题,在一个要求个体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完善的后物质主义时代变得尤其严峻,因为个体的自我内向观照和反思在这样一个时代是严重缺席的,但却恰恰是更加迫切需要的。

    将单纯的学习和教育消费主义化,会持续加深家长们的焦虑

    并不是每个人或者每个家庭都十分清晰地认识到了教育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只靠个体的努力,每个孩子并不能顺理成章地获得出众或者至少不低于平均水平的成就,以及“阳春白雪”的文化品位。这是因为,身处现实社会而非真空中的每个家庭和孩子都面临着很多学习和生活中仅凭一己之力难以克服的结构性障碍。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所能提供的文化资源和学习机会就比一个寒门家庭所能提供的多。因此,作为个体的孩子以及家庭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想获得与所投入的努力相符合的学业成就和文化品位,有些群体就得比另一些群体付出更高的成本;当投入和回报不相符时,家庭和孩子的焦虑自然变得更加严重。

    这样的教育问题在消费主义时代更加凸显:教育俨然成为一个庞大的利益链,各种绑架家长的道德话语充斥着教育市场,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别让你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如果不像其他家长那样把孩子送进各种费用不菲的早教班、补习班、兴趣班、提高班,就是对孩子不负责任,这样的家长也会被他人甚至本人认为是不称职的家长。这类将单纯的学习消费主义化的过程,一方面在源源不断地充实着教育商人的荷包(甚至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也因为注意到了这样的商机,而开始积极投入开设各种补习班的商海);另一方面,这种话语策略也在持续地加深着家长们的焦虑。

    在这场全社会高歌猛进的“竞赛”中,很多孩子因为先天的“弱”势而无法“快”起来,往往在成人后就被归为所谓的“平庸之辈”;另一些先天“强”而“快”的孩子,则很可能在成年后成为“高级精英”。然而,无论是“平庸之辈”还是“高级精英”,在这场标准化竞赛中,不少人却都同样失去了对自我的关怀与反思。在面临不进则退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现实时,他们都变得焦躁、忧虑、亚健康、抑郁,甚至轻生。比如笔者的一项研究就显示,很多成年人,即便自己已身为社会中经济、地位不错的学校教师,由上述标准化心态带来的焦虑感或身心健康问题却不比其他人少。所幸,经过后来持续的反思和实践,这些老师终于逐渐明白过来,自己“从小到大就一直处在一个紧张的状态下”,而要发现生活的意义恰恰需要“慢”下来。慢下来用心去感受生活、感受他人、感受自我。比如用这种“慢”的理念仔细关注周围每一件“美丽的”事物:一朵花儿、一餐饭、一场旅行。他们通过不断的实践体认到,只有这样,才能够找到与自己健康相处的方法,也才能够摸索出与他人良好的相处之道。

    只有摒弃唯工具性是瞻的教育取向,我们才有精力静下心来对教育进行思考

    行文至此,笔者无意也没有能力给今天的家长们和孩子们开出一份能够具体医治他们焦虑的处方;同时,也无意否认受教育者需要积极进取,认为在学习中要具有适度的竞争性,而不是一味地平庸懒散不求上进,甚至把反智当成有个性、有思想。大家要清楚地了解教育是什么,并且在此基础上思考: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个体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作为人类一员的我们每个个体,通过教育能为这个共同体做些什么?此外,需要反思的更重要的问题恐怕是:我们在受教育的同时,是否也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教育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愿意为改善这些弊端付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

    换言之,当我们认识到,通过接受教育,现代社会的每个个体在理论上都应该能够获得更好的生活时,我们也需要反思以下的问题:我们在自己和孩子受教育的过程中以及受教育之后,真的能够拥有“更好”的生活吗?比如,通过受教育,我们能够拥有由好奇、探索、进取、创新、开心、健康这些特质所带来的更高的生活品质吗?同时,我们也要问自己:通过受教育,我们学会了同理心、公正感、责任心,认识到作为共同体的成员,我们也在为共同体其他成员的幸福着想并付出努力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不证自明的,而是需要我们接受教育、传授教育的每个个体通过不断实践去回答。从个体层面来讲,只有摒弃唯工具性是瞻的教育取向,作为家长、学生和其他个体的我们,才有时间和精力静下心来对教育、人性和人生以及世界进行思考,并因此对这些问题有更加深入和通透的认知,也才会逐渐让自己过上更加从容、充实,并且值得尊重的生活。

    (《人民论坛》2020年第5月下期)

稳投资,重大工程挑大梁
长三角探索财税一体化“直通车”
疫情之下,各国更应大力扶持可再生能源
垃圾分类 居民这样参与
夏天吃水果有7个讲究
“起跑线焦虑”是严重的“社会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