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如何避免引发信息焦虑
任冠青
随着疫情的不断发展,社会上产生了一些“怪现状”:一些人看似宅在家里、微信步数不足三位数,在网络上“抢”口罩却很活跃;“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一刊发,连双黄莲蓉月饼都卖脱销……对于这些“怪现状”,人们可以一笑了之。但是,若细究下去,就会发现它们反映出不容忽视的信息焦虑。
正如不少人所说的,若是对疫情报道不足,公众自然会感到不安;可是,若信息过载,人们同样会产生一种信息焦虑。因此,如何通过专业的媒体操作,既满足公众的信息需求,为保护公共安全添砖加瓦,又避免反应过度,造成社会不安和恐慌,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在某种程度上,媒体为了传播效果,通常都希望获得一种“确定性”,比如,确定某种药物有效、确定“拐点”何时到来等,这样的“重磅”报道自然也会迎来更多点击率。但是,一些报道引发的连锁反应,也让我们看到:不加辨别地去追求“确定性”,并不是抚平受众焦虑的办法,反而会进一步让人们产生不安,并影响媒体的公信力。
其实,如何做好突发卫生事件的专业报道,历史上已经有过不少经验。比如,关于病毒的命名,在给埃博拉病毒命名时,就考虑到了防止污名化的问题,因此并未涉及村庄名称,而是以当地一条河流的名字命名的。在此次疫情报道中,媒体也应当关注这些大众未必注意而十分重要的议题,避免因为疏忽而带来误导。
此次疫情不仅是一场关于公共健康的危机,也是关于信息安全感的考验。诚然,在引发公众关注与避免信息焦虑之间,媒体并不能简单用AI一键设定。只有通过专业的操作、对规范的把握和对不同社会群体的关照,才能从各个层面真正缓解人们的信息焦虑。
大理,小道理得服从大道理
李泓冰
从云南省瑞丽市发往重庆市的口罩被大理“依法实施紧急征用”。据称,这是重庆政府向海外友好城市急购的口罩,一共9件、598箱,其中还包括帮湖北黄石代购的防控物资。大理市卫健局有关文件显示,确有其事。
眼下疫情形势严峻,各地医疗资源特别是防护物资都极其紧缺。各地政府殚精竭虑,千方百计,保障抗疫物资供给,不但无可厚非,更应点赞。但是,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罔顾抗疫大局,甚至曲解法律,这显然同中央要求、百姓期盼背道而驰。
大理截留其他地区的口罩,真如其所言是“依法”的吗?国家确实有规定,依据《传染病防治法》,出于疫情需要,政府有征用物资的权力。但这有前提:县级以上的地方政府,只能征用本行政区域内的物资。如果涉及全国范围或者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征用,应该由国务院进行。说白了,法律不允许为了一个地方的小利益,去动其他地方甚至全国的“大蛋糕”。
最近,很多地方都发生了截留口罩等抗疫物资的事情。如果是根据国家统筹安排,让紧缺防护品及时送到最急需、效益最大化的地方,相信大家都没有异议。但是,像大理这样,等于是后方抢了前线急需的弹药,于法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如果任由此风蔓延,势必影响全国抗疫大局。
大道理要管小道理。疫情当前,哪里都无法置身事外。大理“全市疫情防控物资极度紧缺”,“紧急征用”抗疫物资,看似并非全无道理,但在全国抗疫的“大道理”面前,这只能是大理的“小道理”。以邻为壑的本位主义,最终会害人亦害己。
防疫正进入大决战阶段。各地都要守好自己的阵地,既要加强自我防护,也要全力守望相助,特别是要坚守法、理、情的维度。大理,这是当前最重要的“大道理”。
在线教育,补位别越位
陈永平
教育部宣布延期开学,同时提倡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一时使得在线教育炙手可热。个别学校提前学习新课、个别在线教育机构和平台将新学期的教材、教案和学习包上传,有提前教学、利用假期补课之嫌。这既增加了学生负担,也曲解了“停课不停学”的内涵。对此,教育部及时作出回应,提醒“各地原计划正式开学前不要提前开始新学期课程网上教学”。
我们应当达成这样的共识:只有尊重规律、合乎规定、有序推进,才能取得实效。也正因如此,延期开学期间的在线教育,可以补位,但不能越位。
首先,莫把“应急”当“应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理解采取在线教育“停课不停学”,是抗击疫情的特殊情况下的“应急之举”,而不是完全替代学校正常课堂教学的“应然之措”。在线教育在当下足不出户的情况下,起到了暂时替代学校教育的作用,但教育的本质不仅是知识的学习,更是解决问题能力和核心素养的培育,在线教育始终取代不了鲜活生动的班级交往、校园生活和社会实践。
同时,建议“优施”更要“优师”。在这样的教育“应急”中,再多的“设施”和“措施”,都不如“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设计出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学习项目与任务,哪怕通过最简单的通信工具,都能更贴近教育的本质。
在线教育应与线下教育秉持同样的价值追求,那就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对延期开学,学校应当成为开展在线教学的主阵地,而各类在线教育形态与机构,只是帮助学校构建“智慧课堂”、帮助教师更智慧教学的手段,需做到补位而不越位。
中国女篮拼出当下中国的士气
蒋妥
2月9日,中国女篮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以100比60大胜韩国女篮,以三连胜、小组第一的身份昂首晋级东京奥运会,给陷入低谷的中国篮球点亮一束光,也给正与疫情战斗的中国球迷,打了一针强心剂。
在全民战“疫”关键时期,不管是逆转陌生的英国女篮、险胜强大的西班牙女篮,还是最终对战韩国那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中国女篮正是用一场场比赛的拼搏和胜利,展示了中国人顽强奋进的精神,也大大地鼓舞了国内的抗疫士气。
“当国家处于逆境、呼唤一种精神时,那比赛就是使命,就是信念,就是一往无前。”这是女篮对阵世界第三、欧洲冠军西班牙队前的动员令,她们正是靠这样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中国女篮的胜利并不是轻松取得,在奋力拼搏的同时她们还时刻保持着冷静和专注,不管面对着什么样的局面,她们都不会放松对于胜利、对于击败对手的渴望。正如我们想要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也绝非易事,同样需要我们保持更加专注的精神,时刻不能放松、保持警惕,秉持具体具体再具体、严格严格再严格的态度去对待疫情防控的方方面面。
当下,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也是扭转全国疫情蔓延局面的关键所在。武汉人民已然充分感受到了“一省包一市”、社会各方纷纷捐款捐物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情暖意。不畏强敌、不放松,认真对待每一分钟的女篮精神,也将进一步鼓舞着他们坚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疫情”的信念。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今天,中国女篮以一场大胜画上句点,昂首晋级东京奥运会,明天,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战“疫”的最终大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