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拉祜库玛西。”(拉祜族语言:你好,我不会说拉祜族话,但我会说汉语。)现年64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教给本刊记者一句拉祜话,凭着这句话,他一户户地敲开了拉祜族人家的门。
在60岁那年,他离开熟悉的院士实验室,加入“扶贫大军”中。他的实验室在田间——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一个村子,那是云南边疆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他换上迷彩服、扛起锄头,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干就是将近五年。
朱有勇出身于贫困的农家,对土地和农民怀有深厚感情,胸怀“让庄稼长得更好”的朴素初心,被人称为“农民院士”。而他自己却说:“小时候的初心,是让一棵玉米秆能长出十个玉米棒子来,很简单。”
朱有勇,一位“希望中药材回归自然”的科学家,一位脱贫攻坚主战场的奋斗者,一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共产党人。
做科研,祖国更需要自己
1955年,朱有勇出生在云南省个旧市卡房公社一个贫困的农村家庭。
他回忆道:“青山碧水,炊烟缭绕,山上的星星非常亮,阳光是透明的……”
虽然记忆里小时候的环境是那么美好,可贫困却挥之不去。那种贫穷在他记忆中印象深刻。“小时候挺有志气,想让庄稼高产起来,这大概就是现在所说的‘初心’吧。”他说自己来扶贫的初衷源于小时候的想法,希望农民富起来。
高中毕业后,朱有勇在云南省个旧市卡房公社狗街村当上了知青。恢复高考第一年,他考上了云南农业大学。
“我们见证、参与了国家的发展,自己无愧这个时代给的机遇。”朱有勇说。
20世纪90年代,朱有勇留学澳大利亚,他本来有机会留在悉尼,“一天的工资相当于国内一个月。”但他毅然回到祖国:“再好只是个旅馆,不是家。”
在他看来,做科研,祖国更需要自己。
1996年,朱有勇回国后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2011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所有人沉浸在喜悦中时,他做了一个让人意外的决定:不再担任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我更愿意把全部的时间和精力放到科研上!”
2015年10月底,中国工程院定点扶贫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一个深度贫困的山村。朱有勇扪心自问:“你院士不去谁去?我刚好60岁,年轻的不去,让年老的去?”
这里的自然条件虽然利于农作物生长,但并不利于居住,很多人家住的还是四处漏风的篱笆房、茅草屋。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里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
朱有勇心里很难受,他对同行的博士生说:“这里这么穷,老百姓享受不到你的研究成果。作为院士,我的研究室要建在田间地头而不是实验室!”
说干就干,他在村里租了块地,带着团队一起种起了马铃薯。
在人民大会堂卖超级土豆
2018年两会期间,作为全国人大代表的朱有勇手里举着一颗硕大的土豆,现身“代表通道”,向中外媒体讲过科技扶贫故事:普通土豆不过鸭蛋大小,而他指导村民种的土豆比鸵鸟蛋还大,重的一颗就高达5斤。
但是,这科技扶贫的背后,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朱有勇也遭遇过敷衍。他告诉记者,第一次去农民家里,是干部领着去的,“我们带了几百块钱送给他们,他们只是敷衍,只是要钱,我们只有慰问慰问。”因为不懂拉祜族语言,无法沟通,朱有勇心里不是滋味,“这不是我的本意,我要教给他们致富的本事。”他说。
他想,第一步,要先让农民愿意沟通。60岁的朱有勇依仗着当时自己不错的酒量开始喝酒,“拉祜族人认为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酒,我们去串门,都是倒酒。”
2017年4月,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扶贫工作站在澜沧县蒿枝坝组挂牌成立。蒿枝坝组活动室成了一座“科技小院”。这里像是一个农民田间学校,在团队带领下,乡亲们一边种田一边学技术,树立了科技致富的观念。
迫在眉睫的问题是:农民应该种什么?
“要用好我们的科技成果,也要和这里的自然资源相结合。”朱有勇找到了突破口:这里具备发展冬季土豆和冬早蔬菜的优越条件,他先在蒿枝坝组的100亩地里搞起了示范种植。
2017年春天,示范基地迎来丰收。通过测产,最高亩产4.7吨,平均亩产3.3吨。按照3元/公斤的收购价,每亩土豆平均收益近万元。到2018年,澜沧县冬季土豆已推广种植3200多亩。
扶贫先扶智。为了指导农户科学种植,朱有勇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招收的学员都是农民。
“先后培养了1445位农民,都是我去招来的。”朱有勇对这些农民有三个要求:第一,沟通是关键,要大概听得懂汉语;第二,有想致富的决心;第三,体力上能种地。
记者了解到,这1445人中已经有90%的人回去带动扶贫了,50%的人带动了自己亲戚朋友扶贫,10%的人带动了整个村子扶贫。村民马正发就是那10%中的一员,他是冬季马铃薯班的第一届学员。2018年,他种了10亩冬季马铃薯,10亩地的收成竟然卖了7万元,并且带动了村里33户人家。
让中药材回归山野
2019年9月底,现代医院管理创新发展峰会在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举行。会上,朱有勇作了《中药材的绿色产业发展》主题报告。
记者了解到,澜沧县冬天不冷,林木茂密,适合种植三七等中药材,但病虫害颇多。为解决这个问题,朱有勇带领团队开始了“林下三七专项研究”课题。研究团队最终发现,在松林间的腐殖土里可以种植三七,不会损害松林生长,同时还可以不打农药。这项研究成果让林下三七从10%的成活率大幅提升到70%以上。
“我们的科研成果不能光用在一个县里,还要用在省里。中药材可以让任何人追溯源头。我们出技术、出标准,农民出劳力,企业去卖,一个村一个村地致富。”朱有勇告诉记者,他要求农民承诺不用化肥、不用农药,农民可以得到15%的利润分红。
林下三七种植让村民有了额外收入,正是基于此,三七、黄芩、重楼等经济价值高的中药材,正在云南走上回归山野之路。
现在,朱有勇团队有30多名硕士、博士研究生,他们每年有100多天都扎在扶贫一线,指导培训农民,为乡村培养了一大批科技人才。2019年,澜沧县冬季马铃薯种植已经超过15000亩,林下三七种植超过7000亩,总产值达到5亿元,至2019年底共帮助7.5万人成功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