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刘少奇与任弼时:从一起留学到同为书记处书记

刘新庆 《 人民周刊 》(

    刘少奇比任弼时大6岁。刘少奇1898年出生在湖南宁乡,任弼时1904年出生在湖南汨罗。两人是同一批赴苏俄留学的同窗,在中共七届一中全会上同被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

    相识上海外国语学社

    1920年8月底,任弼时与萧劲光经船山学社社长贺民范介绍,加入正在筹建的俄罗斯研究会,并在研究会的推荐下赴上海,进入由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创办的外国语学社学习,为留俄作准备。任弼时到上海不久就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

    这一时期,刘少奇因试图赴法勤工俭学受阻,只得打消留法的念头。听闻可以经贺民范介绍去苏俄学习,他萌发了留俄的想法。这年10月,刘少奇经贺民范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由贺民范和俄罗斯研究会推荐到上海外国语学社学习,因此结识了任弼时、萧劲光等人。

    在外国语学社,刘少奇与任弼时、萧劲光等人都被编入留俄预备班学习。22岁的刘少奇和16岁的任弼时都很勤奋刻苦,他们认真学习俄文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知识,为留俄学习革命理论而准备着。俄文由学社负责人杨明斋及维经斯基的夫人库兹涅佐娃主讲。学社还请最早全文翻译《共产党宣言》的陈望道给学员们讲解“宣言”,请作家茅盾(沈雁冰)和《民国日报》的邵力子讲授社会科学知识。学社的教学方式自由新颖,许多内容与现实社会密切相关。刘少奇和任弼时他们一般上午学习俄文,下午一起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如刻钢板、印传单,到工厂做一些宣传工作或做工,逢纪念日参加游行活动等。马列主义等知识则主要是在星期天学习。

    他们在外国语学社学习到1920年4月。这时,杨明斋告知学员们赴俄的事情已落实,要去的立即开始办手续。因为对留俄学习有着极大的决心,刘少奇与任弼时便立即办理护照、选定路线,买好去海参崴的船票,准备赴苏俄留学。

    就读莫斯科东方大学

    1920年5月中旬,经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介绍,刘少奇与任弼时等人带着杨明斋所写的介绍信,从上海坐邮轮,取道日本长崎到海参崴赴苏俄留学。与其同行赴俄留学的还有萧劲光、任岳、周昭秋、胡士廉、王一飞、廖划平、陈启沃、吴芳、谢文锦、蒋光慈等人。

    在海参崴下船后,他们与共产国际远东局联络人员接头,并拿到了联络人员开具的介绍信。海参崴当时正在闹鼠疫,因此当地对流动人口的检查较为严格,而刘少奇一行由于人数比较多,在旅馆进出引起了北洋军阀政府驻海参崴总领事馆的注意。一行人坐火车,经海兰泡(今布拉戈维申斯克)、赤塔、伊尔库茨克前往莫斯科。由于战争破坏,铁路不通畅,而且火车因为缺煤只能烧木柴,开一段,停一阵,前前后后走了三个月。

    1921年7月9日,刘少奇与任弼时等人到达莫斯科。这时正逢共产国际举行第三次代表大会,他们被安排与会议代表同住一旅馆,并以东方民族代表的身份做些会务工作,轮流列席大会,并聆听了列宁的报告。

    8月3日,刘少奇与任弼时等作为第一届学员进入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中国班学习。全校五六百名学员,按国籍编班,外籍学员以中国班的人数最多,有30多人,称“旅俄中国青年共产团”。为了学员回国以后的安全,每名外国学员都取了一个俄文名字:刘少奇叫达尔斯基,任弼时叫布林斯基。

    当时的苏俄还处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在东方大学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每天的伙食就是一块面包、几个土豆。但刘少奇等人不畏艰苦,非常认真地学习了《共产党宣言》、《国际工人运动史》、列宁的《青年团的任务》、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波格丹诺夫的《政治经济学》等书籍和俄文、唯物主义、西方革命史以及青年运动、职工运动等课程。

    这年冬天,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开始在东方大学中国班发展成员,刘少奇与罗亦农、彭述之等人第一批由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刘少奇还担任了中共旅莫支部委员。

    1922年1月,莫斯科举行了东方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人作为会议工作人员参加了大会,负责大会的翻译和文书工作。

    在东方大学学习,刘少奇与任弼时进步都很快。对青年运动和职工运动等与实践关联更紧密的课程,他们学得特别认真,也思考最多。1922年3月5日,尚在东方大学学习的任弼时在填写团员调查表时,对于回国后干什么,他非常谦虚地认为自己学得还不够,回国“没有相当可以运动的机会的工作”,但如果回国“至少也要到工厂去做点工人运动的工作”,表明了他的志向和决心。无独有偶,1922年6月27日,刚回国不久的刘少奇应党团组织要求填写了团员调查表,在“现在愿做何事”一栏所填的正是“工人运动、青年运动”。

    1922年5月东方大学放暑假之前,刘少奇被通知结束学业准备回国。他按照党组织的要求从莫斯科回国,和他一同回国的有陈为人、袁达时、韩伯画(庄文恭)、卜士奇等共产党员。刘少奇回到上海后,根据组织安排,进入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参与筹备了中共“二大”。

    任弼时则继续留在东方大学学习。1922年12月7日,年满18周岁的任弼时也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23年4月28日,他出席中共旅莫支部大会,当选为支部委员,5月7日出席中共旅莫支部临时大会,担任大会书记。1924年7月23日,任弼时结束在东方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与陈延年等启程返回,于8月抵达上海。

    当选中央书记处书记

    回国后的刘少奇和任弼时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刘少奇成为我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袖,任弼时成为我国青年运动的著名领袖。同时,两人都经过革命实践的长期磨砺,成为党的卓越领导人。

    1943年3月,刘少奇和任弼时出席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议根据刘少奇在1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中央关于日常组织性质的工作由中央书记处负责”的建议,对中央机构进行了调整和精简。任弼时在会议上对书记处的职责进行了说明,指出要明确规定中央书记处的性质和职权。会上毛泽东、刘少奇、任弼时当选为中央书记处书记,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书记处主席。同时任弼时也是以刘少奇为书记的中央组织委员会成员。从此,刘少奇、任弼时就担负起协助毛泽东处理党中央日常工作的职责。

    1944年5月,刘少奇与任弼时等人组成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受中央委托主持起草《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端正党的路线、统一全党认识、发扬求真务实作风起了重要作用。1945年4月至6月,刘少奇与任弼时都出席了中共“七大”。在6月15日的主席团会议上,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被推举为中央书记处书记。1946年5月,任弼时参与了刘少奇主持的《中央关于土地问题的指示》的起草和讨论。

    1949年11月任弼时因病赴苏联就医。1950年5月回国,10月2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痛失战友,刘少奇悲切不已。10月30日,在首都各界追悼任弼时同志大会上,刘少奇发表了深情讲话。11月14日,刘少奇为任弼时这位昔日同窗、革命战友题词:“学习弼时同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作者为刘少奇同志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文博馆员)

讲好我们自己的故事
内禁烟尘 遥看外海
共和国雄鹰战记
刘少奇与任弼时:从一起留学到同为书记处书记
法古求新 匠心独运
秦山岛之境
凌波仙子的意蕴
看云,人生的另一个地点
阅读是灵魂的抵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