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当校长。”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民族中学校长、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原校长陈立群,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说。
中央宣传部近日在北京向全社会宣传发布陈立群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陈立群从教近40年,大学毕业两年半做副校长,三年半升任校长。担任中学校长36年半。
近四十载校长心目中,一个好校长应该是什么样的?——“立足点一定要为百姓,为学生、为老师,为家长,为人类,天宽地阔。”他告诉本刊记者,作为一名校长,尤其在贫困山区,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工资待遇问题,可是在他心中,这些都不是问题,孩子的成长是他关心的,为了学生,他愿意永葆初心。
陈立群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退休后他婉拒民办学校高薪聘请,远赴黔东南贫困地区义务支教,3年多来培养出一支优秀教师骨干队伍,学校办学质量大幅跃升。
他心有大爱、无私奉献,始终把帮助贫困家庭孩子求学成长作为己任,支教期间翻山越岭、走寨访户,家访并资助100多户苗族贫困家庭,足迹遍布台江县所有乡镇,用义举带动更多人开展支教助学。
《人民周刊》:为什么来这里支教?
陈立群:很多人不知道,我来支教的初心是:家风。
我爷爷是长工出身,奶奶是地主出身,家住在半山腰上。有一次发洪水,经常经过的一座石拱桥被冲垮了,给大家出行带来很多不便,我爷爷自己出资将这座石拱桥修缮了,现在都还很结实。
我父亲是个共产党员,他在半山腰上带领大家共同修建了一条公路,他现在80多岁,仍然将村里的道路一天扫两次,在村里传为佳话。我来支教,没拿一分钱,住的是政府照顾的经济适用房。
知道我来支教,孙子二话没说,拿出6万块钱资助;外甥女婿给我背包里塞了3万块钱,我外甥的女儿从美国密歇根大学毕业,来的时候她说:“舅爷,我刚工作两个月,除了按揭房子以外,还有两万块钱,贵州那边需要生活费,你去帮我分给他们。”
我的家风在那里。
所以,我无论在哪里当校长,都会在学生中开展一个活动:“修家图,理家训,写家史,传家风。”
《人民周刊》:你刚才提到,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很大,最记忆犹深的事情是什么?
陈立群:我出生在浙江农村,是个放牛娃,因家境困难一度辍学,后来考上大学,人生轨迹得以改写。
我现在依然记得父亲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高中时很苦,要走二三十里路上学,有一次我实在太累了,没起来,母亲没催我,父亲老远甩过来一句话:“别的事情可以商量,读书的事情没法商量。”我只得乖乖地去读书了。
第二句话是,恢复高考了,那时候的我已经在生产队当了三年会计,也做了大队的团支部书记。父亲询问报名的情况,得知是中专时,父亲劈头盖脸一句话,中专宁可不考。我觉得,一般农村的家长是没有这魄力。
《人民周刊》:黔东南州台江县是是国家级贫困县,在你来此就任校长之前,教育质量堪忧,你来后怎么做的?
陈立群:上任第一天,我一进台江民中食堂,真被吓着了:这么大一所学校,只有一个食堂一口锅,教师和学生排着长队半天打不上饭,而且苍蝇乱飞,卫生状况很差,更别说营养了。硬件条件不好也就算了,可是,学习氛围之差,更让我惊讶,晚自习时间吵吵嚷嚷,老师不管,学生不学,完全不是一所学校应该有的样子。
我开始进行全封闭管理,所有学生全部住校,手机全部上交,只在周六发还并规定使用时间。学生自习时间不允许在教室讨论,每个班每天检查评比,早中晚挨个教室督察。没多久,3000多人、55间闹哄哄的教室,一下子变得有序起来。
我一共制定了16项管理制度,整顿校风教风,3年以来,发生了很大变化:2019年,全校885名学生参加高考,有561人考取了本科。
今年考完了,我就讲,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不是我招来的,但是就是这些学生考得为什么好呢?这里的学生是聪明的,这里的教师是有水平的。教育质量是关键。
《人民周刊》:你给自己定了支教任务?
陈立群:是的,我给自己支教定了三项任务:第一,管好贵州省台江县民族中学;第二,所有的支教都是暂时的,重要的是增强贫困地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造血功能,就要培养校长和教师;第三,在百姓中形成尊师重教的民风。连续三年高考结束,我走访苗寨家庭,去送喜报、买了鞭炮去放鞭炮,让他们觉得读书是光荣的,今年很多村寨都在8月下旬开庆功大会。
《人民周刊》:作为一名教育型校长,使命感是什么?
陈立群:使命有两层含义:第一层,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民众整体文化水平的提高是国家长治久安、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此基础要想办法打牢;第二层,从个体角度考虑,任何孩子走向成功的过程,作为旁人应该有帮助的责任和义务。就是我说的“不为功利,不求功德,只为心愿”。
教师本质上是精神工作者,但无论是社会大环境还是教育的内在环境,促进教育家校长成长的土壤、气候、水分、养料甚至种子都十分欠缺。
校长作为知识分子的一部分,应该有一种知识分子的使命意识,不应该每天就琢磨那点升学指标、分数成绩。校长在当下的特殊历史阶段,要有“爱与责任”的践行,要有道德底线的坚守,要有民族复兴的担当,要有促进人类进步的责任。
《人民周刊》:你个人出资20万,你应该是一位以教育为志业的校长。
陈立群:这是大家看到的,还有没看到的。我去过100多个家庭,几乎户户给钱,从300元、500元到1000元不等。我是这样子,最初授予我20万奖励的是浙江省杭州市颁发的“杰出人才奖”,我就奖励给教师们,这是团队的钱。
我有志于做教育。人生有三种经历:第一种,用来谋生的叫作职业;第二种,一辈子从事的是事业,是有规模的、有意义的,但是还是不够的;应该把教育当成第三种,以教育为志业,立志干出一番成就,有志于献身教育。
作为校长,应该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正确认识教育在社会转型时期的作用,正确理解社会分配中的一些不公平现象,正确处理好内心的坚守与放弃。
我们这一代人,甚至几代人需要有自我牺牲精神,从民族振兴、人类进步的高度尊重这一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