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为什么是深圳

本刊记者 钱敏 《 人民周刊 》(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深圳未来国际化发展的路径进一步明晰。在特区39岁生日之际,《意见》的出台不啻为馈赠深圳的一份“厚礼”。

    40年前,因改革而生;40年后,从“特区”迈向“先行示范区”。为什么是深圳?再度迎来巨大历史机遇,深圳将如何整装再发?

    深圳新定位

    4600多字的《意见》共七章十九条,既体现了党中央对深圳改革开放取得成就的充分肯定,又饱含着对深圳在新时代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殷切期望。

    “党和国家作出兴办经济特区重大战略部署以来,深圳经济特区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意见》一开篇就对深圳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

    《意见》继而指出,在新时代的今天,支持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有利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其次,有利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再次,有利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支持深圳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是《意见》对深圳新的定位。

    事实上,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关心深圳的发展。党的十八大后,习总书记离京视察的首站就是深圳,要求充分发挥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深圳,要求深圳“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方向前行,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如何实现新的定位?《意见》进一步将发展目标分解成三个阶段。

    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研发投入强度、产业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软实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

    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

    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

    不难发现,《意见》要求深圳贯彻“先行示范”这一根本要求,提前15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造出一个城市范例,探索出新的路径。对于“先行示范”,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日前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一篇署名文章作了生动诠释。

    他指出,“先行”要求的是以敢为人先勇于试错容错,以“一子突破”求得“全盘皆活”,围绕亟须突破的重点和难点敢闯敢试,为全国改革开放再出发探索新路子;“示范”体现的是以“一马当先”带动“万马奔腾”,以一域服务全局,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制度,发挥对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引领带动作用。

    “先行示范”强调的是全方位、全过程的“先行示范”,不只是满足争当“单项冠军”,而是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努力成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和可持续发展先锋。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用 “五个率先”明确了深圳在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过程中的五大重要任务。一是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二是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三是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四是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五是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

    为保障这一重大决策顺利实施,《意见》要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重大问题,重大事项按程序向党中央、国务院请示报告。广东省要积极创造条件、全力做好各项指导支持工作。深圳市要落实主体责任,继续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改革开放再出发,在新时代走在前列、新征程勇当尖兵。

    为什么是深圳

    20世纪70年代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在广东,时任交通部香港招商局常务副董事长袁庚深入考察,向时任交通部副部长彭德清提出在广东建立蛇口工业区的设想,得到中央批准。

    蛇口,这个不足千人的滨海村镇开始建港填海,拉开了中国经济特区建设的帷幕。1979年3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广东省宝安县改设为深圳市。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会议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

    要知道,深圳建市前的宝安县是一个劳力少、耕地多、粮油糖上调任务重的农业县。而特区兴办前,深圳的工业也基本属于封闭型的县镇工业。就是在这样的底子上,1979年到1984年,不足11平方公里的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推行了工程招投标、干部人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劳动分配制度、城市居民住房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创造了24项全国第一。

    1984年,邓小平同志第一次视察深圳特区。他明确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1992年年初,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同志充分肯定了“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特区,成功发挥了中国改革的“试验场”作用。

    第一个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工资制度、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成立、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注册、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创办的银行开业、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创办……近40年里,深圳开创出成百上千个“国内第一”。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深圳人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大多在后来全国范围推广中起到了示范和引路作用。以“特区”之名,深圳无愧于改革开放“探路者”的历史使命。

    “从发展成就看,深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最佳选择。”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副主任、教授王小广认为。

    1979年,深圳国内生产总值仅1.96亿元,到2018年,这个数字已经高达2.42万亿。这是深圳GDP连续第二年超过2万亿元,也是连续第二年超过省会广州,成为全省第一。若以平均汇率折算成人民币,深圳还以221亿元的优势在2018年首次实现对香港的超越,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总量排名第一的城市。放诸全国,这个成绩也十分亮眼。2018年,上海以32679亿元排第一,北京以30320亿元排第二,深圳排第三。

    经济优势绝非深圳唯一的优势。在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看来,深圳在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等多方面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地位,这也是中央把深圳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原因。

    以法治化为例,深圳出台了全国首个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在全国首创法律顾问制度、在全国首创城管“律师驻队”模式……近年来,深圳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中国政法大学发布的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也提供了佐证,报告对100个地级以上市政府进行评估,深圳以790.13分(总分1000分)荣登榜首。

    忧患意识或许也是原因之一。深圳人的忧患意识给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张春宇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和深圳一些相关人士交流时发现,他们总是忧心忡忡。因为认识到深圳的崛起在于抓住了上一次产业革命和产业转移的机会,而下一次产业革新和产业转移时,如果抓不住契机,则有可能被时代抛弃,所以深圳各界对未来发展的研究和探索步伐一直没有停歇。除了深圳,他表示这种情况在其他城市他没有看到过。

    “先行先试”积累起来的成功实践、发展成就,让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深厚、条件成熟。人们有理由相信,它能够从“杀出一条血路”走向“闯出一条新路”。

    深圳再出发

    党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一伟大实践的重大时代性开启。对于深圳,这是继兴办经济特区后迎来的又一重大历史性机遇,是其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广东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全省动员、全域参与、特事特办、举全省之力强力支持。而作为责任主体,深圳的动作堪称神速。《意见》出台一个月,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施工图”就有了。9月17日,中共深圳市委六届十二次全会召开,将中央的“顶层设计”变成了深圳的具体“施工图”。

    会议强调,要扎扎实实扛起沉甸甸的主体责任,把建设先行示范区作为深圳一切工作的总牵引、总要求,围绕实现2025年第一阶段发展目标,奋力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第一程”。

    建设先行示范区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肩负如此历史重任,深圳怎么看?在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所作的报告中,用四个“深刻领会”进行了阐述。

    深刻领会建设先行示范区是党中央着眼于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理力量、彰显“四个自信”的重大战略;深刻领会建设先行示范区是党中央着眼于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深刻领会建设先行示范区是党中央着眼于更好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丰富“一国两制”事业发展新实践的重大战略;深刻领会建设先行示范区是党中央着眼于率先探索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路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的重大战略。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深圳市委深知这是“天大的责任、历史的选择、无上的光荣,容不得半点懈怠、半点耽误、半点闪失”。

    要实现发展目标,深圳必须先行一步、当好标杆。而发展目标需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推进,美好蓝图需要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为此,深圳市委提出,当前的重点是要做好实现到2025年第一阶段这6年的发展目标方案,奋力跑好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第一程”。

    要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以主阵地的作为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要素配置为重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增强区域经济布局中的核心引擎功能,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要率先营造彰显公平正义的民主法治环境。深入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用足用好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走出社会治理新路,打造最安全稳定、最公平正义、法治环境最好的标杆城市。

    要率先塑造展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现代城市文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构建普惠性、高质量、可持续的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更具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加快建设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

    要率先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共同富裕的民生发展格局。瞄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下功夫,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增强市民群众有温度、可感受、可拥抱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城市绿色发展新格局,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决战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打造美丽中国典范。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拼待何时!”报告指出,在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新长征路上,胜利属于真抓实干的奋进者、属于敢闯敢试的开拓者、属于攻坚克难的搏击者、属于坚忍不拔的创新者。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解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公报关键词
让智慧社会惠及更多民众
体育强国这样建
实施国土绿化“九大工程” 构筑北疆绿色长城
唯变不变 未来已来
民法典分编草案亮点多
关爱精神疾病患者需社会合力
“国宝级”专家马伟明
“网红”县长刘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