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苹果手机射频辐射之问

本刊记者 之语 《 人民周刊 》(

    据外媒报道,8月23日,苹果和三星电子因手机射频辐射危害问题遭到美国消费者的集体诉讼,射频电磁辐射可能导致生物体癌症风险增加,苹果被指“通过歪曲智能手机的安全性来掩盖任何风险”。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作为一款通信设备,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根据社交媒体机构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球手机用户已超过78亿。随着手机用户的不断增加,手机使用过程中可能带来的辐射损伤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美国媒体《芝加哥论坛报》近期通过对热门智能手机的射频辐射水平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某些型号iPhone的射频辐射超过安全极限。其中,表现最差的是iPhone 7。

    争议由来已久

    据科技媒体雷锋网公开资料显示,《芝加哥论坛报》曾于一年前在加利福尼亚州圣马科斯市聘请了RF Exposure 实验室(RF Exposure是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认可的认可测试实验室)测试11种不同的射频辐射手机模型。

    其中,测试的手机包括四款苹果iPhone手机、三款三星Galaxy手机、三款摩托罗拉Moto手机和一款蓝光 Vivo手机。据实验室负责人表示,所有测试都是按照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的详细规则和指南进行。测试结果显示,包括iPhone 7,iPhone 8,iPhone X和最近的Galaxy智能手机型号在内的手机射频辐射超过联邦政府规定的限制。

    尽管手机制造商对报告结果作出了解释,但美国消费者并未对此结果表示接受。据国外媒体报道,诸多消费者向美国加州北区联邦地方法院提交了诉状,称苹果和三星电子设计和制造的智能手机所释放的射频辐射超过了美国政府(联邦通信委员会)规定的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起诉书中提到,射频电磁辐射会对人体造成影响,包括增加癌症风险、蜂窝通信压力、有害自由基,造成基因损伤、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学习和记忆缺陷、神经紊乱等。对此,原告要求法庭对违规行为发出禁止令,相关厂商对消费者提供损害赔偿,包括医疗监控费用、赔偿和非法获得的收入。

    据了解,手机发射和接收电磁波的频率主要在800—1900赫兹之间。射频波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已通过流行病学方法得到证实,已有研究表明,手机辐射可对人体多个系统造成危害,对健康产生长期或渐进的不利影响。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手机辐射大小,主要取决于其天线、外观设计等因素。诸如在实际使用中,手机辐射的大小与手机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使用者周围的地理环境、基站的设置情况等因素有关。通常情况下,手机离基站越近,辐射就会越小,反之越大。两种声音的争议主体并不相同。

    辐射无处不在

    多项研究证明,电磁辐射确实会影响人体健康。世卫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将手机等无线通信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归为“可能致癌的物质”,每天使用手机30分钟(10年以上)者,患脑肿瘤和听神经瘤的概率要比一般人高出40%。

    据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刘志明、李琳今年7月联合发表在该校学报(医学版)的研究成果显示,手机辐射可能引起实验小鼠细胞的免疫功能降低。

    《中国计量》援引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的观点显示,一般来说,电吹风的辐射可以达到100微瓦/平方厘米,电磁炉的辐射量可达580微瓦/平方厘米,家庭中常用的无限路由器,在1米范围内产生的辐射量也有60微瓦/平方厘米以上。其中,笔记本电脑、手机等产品往往跟人体零距离接触,所以辐射值相对更大。

    辐射是一种能量传递方式。在自然界,电闪雷击、太阳黑子活动、大气、宇宙等都在产生电磁辐射。在生活中,无线电台、基站天线、微波炉、电脑、电视机、吹风机、收音机等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家用电器也会产生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种复合的电磁波,以相互垂直的电场和磁场随时间的变化而传递能量。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电磁辐射可以对人体造成影响和损害。

    在物理学上,电磁辐射是一种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现象,因而我们平时常说的非电离辐射,一般就是指射频辐射。普通生活环境中的射频场主要由手机、基站、路由器、广播电视发射塔、微波炉、电磁炉和雷达等产生。

    目前,我国制定的《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中规定的标准比一些发达国家更严格,美国和日本的标准是功率密度3000微瓦/平方厘米,欧盟的标准是450微瓦/平方厘米,而我国的标准是40微瓦/平方厘米。

    行业标准与监管待完善

    当使用手机进行呼叫时,手机会发射高频电磁波(300MHz—3CHz)。这些高频电磁波可被距离最近的基站接收,基站接收到移动电话传来的电磁波,就会将其传输到交换台,交换台根据当前呼叫的类型将呼叫转接到另一个基站或固定电话线网络,从而实现通话。

    300MHz—3CHz高频电磁波的光子能量不足以导致原子和分子电离,只会产生非电离辐射。

    非电离辐射危害人体的机理主要是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

    人体70%以上是水,水分子受到电磁波辐射后相互摩擦,引起机体升温,产生热效应,从而影响到体内器官的正常工作。

    人体的器官和组织都存在微弱的电磁场,它们是稳定和有序的,一旦受到外界电磁场的干扰,会产生非热效应,处于平衡状态的微弱电磁场即将遭到破坏,人体也会遭受损伤。

    当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对人体的伤害尚未来得及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波辐射的话,其伤害程度就会发生累积,久之会成为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对于长期接触电磁波辐射的群体,即使功率很小,频率很低,也可能会诱发想不到的病变,应引起警惕。

    世界上第一个强制公开辐射标准的国家是韩国。韩国未来创造科学部曾于2013年8月1日公布了“电磁辐射等级标准,标注对象及标注方法”,要求从2014年8月1日起,所有在韩国销售的手机等无线设备,必须标注电磁辐射等级,以消除民众的不安。

网贷平台现“增资潮”
三只松鼠:坚果帝国的成长之路
定制家具进入下半场
苹果手机射频辐射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