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高层声音

《 人民周刊 》(

    习近平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  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

    2019年9月20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要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主轴,把服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工作主线,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中心环节,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凝聚共识,把人民政协制度坚持好、把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好,担负起把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贡献。

    习近平强调,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进行的伟大创造。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政协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服务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在建立新中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对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党对人民政协工作的领导,二是准确把握人民政协性质定位,三是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四是坚持和完善我国新型政党制度,五是广泛凝聚人心和力量,六是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七是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八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履职能力建设。70年的实践证明,人民政协制度具有多方面的独特优势。

    习近平强调,人民政协在协商中促进广泛团结、推进多党合作、实践人民民主,既秉承历史传统,又反映时代特征,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特点和优势。能听意见、敢听意见特别是勇于接受批评、改进工作,是有信心、有力量的表现。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要把民主集中制的优势运用好,发扬“团结—批评—团结”的优良传统,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促进不同思想观点的充分表达和深入交流,做到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而不强加于人,遵循规则、有序协商而不各说各话,体谅包容、真诚协商而不偏激偏执,形成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要完善制度机制,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对协商的参加范围、讨论原则、基本程序、交流方式等作出规定。

    习近平指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继续前进,就必须增进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人民政协要通过有效工作,努力成为坚持和加强党对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阵地、用党的创新理论团结教育引导各族各界代表人士的重要平台、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化解矛盾和凝聚共识的重要渠道。要正确处理一致性和多样性的关系。一致性是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的一致,多样性是利益多元、思想多样的反映,要在尊重多样性中寻求一致性,不要搞成“清一色”。要把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同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求同存异、聚同化异,推动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实现思想上的共同进步。人民政协要广泛联系和动员各界群众,鼓励和支持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界别群众,及时反映群众意见和建议,深入宣传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习近平强调,各级党委要把人民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为政协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选优配强政协领导班子。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参加政协重要活动,带头广交深交党外朋友。政协党组要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人民政协得到贯彻落实。要加强政协系统党的建设。

    李克强同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举行会谈时表示

    愿同伊方深化政治互信

    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

    2019年9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伊拉克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举行会谈。

    李克强表示,中伊同为文明古国,两国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建交以来,两国关系保持健康稳定发展。中方支持伊方为恢复国家安全稳定、推进经济社会重建和民生改善所作努力,愿同伊方深化政治互信,拓展各领域务实合作,密切人文交流,推动中伊战略伙伴关系实现更大发展。

    李克强指出,中方愿积极参与伊国内重建,保持双方长期稳定的能源伙伴关系,扩大产能、制造业、农业等领域合作,助力伊经济多元发展,实现互利双赢。中方愿将“一带一路”倡议同伊方重建规划更好衔接,支持中国企业积极参与伊基础设施建设,希伊方采取有力措施确保中方机构和人员安全。

    阿卜杜勒—迈赫迪表示,当前伊中关系处于最好水平。伊经历了战争苦难,正在重建家园。中国是爱好和平、崇尚合作的国家。伊方愿同中方加强在经贸、基础设施建设、能源、人文等领域的合作,推动两国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栗战书对阿塞拜疆进行正式友好访问时表示

    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

    共同维护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

    2019年9月19日至21日,应阿塞拜疆国民会议主席阿萨多夫邀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对阿塞拜疆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在巴库会见总统阿利耶夫,与阿萨多夫举行会谈,会见总理马梅多夫。

    会见阿利耶夫时,栗战书说,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朝着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方视阿塞拜疆为欧亚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愿与阿方一道认真落实两国元首共同规划的中阿关系发展蓝图,进一步增进政治互信,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共同维护两国安全和发展利益。阿利耶夫请栗战书转达对习近平主席的良好祝愿。他说,我多次访华,亲眼看到中国改革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对此深感钦佩。阿中关系发展迅速,前景广阔。阿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愿同中方携手打击“三股势力”,加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协调与合作。

    与阿萨多夫会谈时,栗战书说,我此访的重要目的,是加强中阿立法机构交流合作,推动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重要共识。希望双方密切各层级友好往来,加强治国理政经验交流,为务实合作提供法律保障。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不同、国情不同,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各种文明之间应该和谐相处、交流互鉴。中国全国人大愿与阿国民会议共同推动两国人文交流,相互学习借鉴对方的优秀文化,夯实中阿友好的民意基础。阿萨多夫说,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时隔19年再次访阿,为两国关系发展和立法机构交往注入了新的动力。阿中之间已经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两国立法机构要推动这些协议落实见效。越来越多的阿塞拜疆人对中国文化感兴趣,要促进两国教育、文化、青年等方面的交流,培养更多阿中友好使者。

    会见马梅多夫时,栗战书说,阿塞拜疆地处欧亚大陆结合部,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中方愿与阿方进一步密切经贸往来,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在能源、农业、交通、物流、旅游、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更多合作成果。欢迎阿方参加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马梅多夫表示,阿方从一开始就积极响应和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愿与中方在各领域扩大合作,欢迎更多中国企业赴阿投资兴业。希望与中方加强“跨里海国际运输通道”建设合作,让更多中国商品通过阿塞拜疆进入欧亚市场。

    汪洋出席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时强调

    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

    切实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2019年9月21日,中央政协工作会议在京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出席会议时强调,这次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是在喜迎新中国70华诞、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之际,党中央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民政协事业的高度重视、对新时代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制度优势的殷切期待。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深刻理解把握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的重大意义、重要部署和实践要求,在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上下功夫,在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上下功夫,在健全和完善人民政协工作制度上下功夫,在强化政协委员责任担当上下功夫,在完善落实党对人民政协工作全面领导的制度上下功夫,奋力开创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新局面。

    汪洋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切实把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要把学习领会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认真领会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核心要义,用以武装头脑、推动工作。各地各部门党委(党组)要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结合实际作出专门部署,确保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会议精神在本地区、本部门得到贯彻落实。要抓好会议精神的宣传解读和理论阐释,宣传各地各部门贯彻落实的生动实践和典型经验,做好专题培训。要将本次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纳入各级党委专项督查之中,及时跟进督促,不断推动学习贯彻工作走深走实。

    韩正出席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开幕式时指出

    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

    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2019年9月21日,第十六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在广西南宁开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开幕式时表示,中国和东盟国家山水相连、人文相通,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双方建立对话关系28年、特别是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6年来,始终与时俱进、携手前行。近年来,双方战略互信达到新高度,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人文交流呈现新气象,中国—东盟关系进入了全方位发展的新阶段。

    韩正指出,中国始终把东盟作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坚定发展同东盟的友好合作。东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点地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一道,积极弘扬丝路精神,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全面推进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携手打造更高水平的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他提出五点建议:一是深化战略对接。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2030年愿景》指导下,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的对接合作。加快编制实施双边合作规划,实现中国与东盟各国发展规划有效对接。加强政治安全合作、经济合作、人文交流三大支柱建设,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进一步提质升级。二是深化经贸合作。共同实施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与各方一道推动尽早达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用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平台,为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共同建好经贸合作区,推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落实好《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联合声明》。三是深化互联互通。稳步推进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合作,建设陆上、海上、天上、网上互联互通网络。大力推进“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四是深化创新合作。积极拓展电子商务、数字贸易、5G网络、智慧城市等领域合作。携手共建蓝色经济伙伴关系,加强海洋科技创新合作。五是深化人文交流。进一步扩大教育、科技、文化、卫生、智库、青年、体育等领域合作,夯实双方关系发展的民意基础。

高层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