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

传承陶瓷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本刊记者 文静 付冰冰 《 人民周刊 》(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作为世界公认的“瓷器之都”,拥有两千多年陶瓷发展史的中国江西景德镇,因其得天独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成为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桥头堡、先行军。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大家庭中,一提起中国China,世人总会将其与瓷器china联结在一起。但“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也带来了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挑战中蕴含机遇。如何在推进本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同时,保证本土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在全国人大代表、景德镇陶瓷大学校长宁钢看来,这份责任,任重道远,义不容辞。

    加快陶瓷教育“三进一融”进程

    助力“一带一路”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文化五千年,一定要讲好中国故事。

    “陶瓷文化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势的语言,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话语权,甚至影响到欧洲的艺术流派,欧洲因为陶瓷才了解了中国。”几百年来,中国通过陶瓷的海外贸易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在宁钢心里,陶瓷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最好载体。

    宁钢认为,传承陶瓷文化,应充分重视陶瓷文化教育工作。今年两会上,他将“三进一融”写入人大代表提案。具体来讲,就是希望陶瓷文化走进中小学、走进社区、走进孔子学院,并将陶瓷文化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

    通过向中小学生讲故事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陶瓷文化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让孩子们了解中国文化丰富、厚重底蕴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通过在社区布置陶瓷文创产品的方式,让陶瓷文化走进社区,营造陶瓷文化氛围,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中国文化;通过孔子学院传播陶瓷课程,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让陶瓷文化融进“一带一路”倡议中,在海外建立陶瓷文化研究中心,通过海外的企业、科研单位、高校等进行推广和交流。

    中国作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部分,要把中国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展现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一带一路’把中国和世界联系在一起,具备了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所以,我想通过陶瓷‘一带一路’,让这份联系更紧密。”宁钢说。

    限制陶瓷原生矿出口量

    促进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

    制造陶瓷的高岭土是不可再生资源,如何做到有序开采、合理开发、可持续发展,成为关系中国陶瓷产业发展的大问题。

    从高速发展过渡到高质量发展,是政府大力倡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廉价出口优质矿产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据了解,我国优质陶瓷原生矿从国际市场的买进价格是我国出口原生矿价格的数倍。为保护本国矿产及自然资源,德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大宗购买我国原生矿。其中,日本虽然拥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但并未进行大规模开发与出口,而是通过从我国进口,以围海存放的方式留给子孙后代。

    宁钢表示,目前我国景德镇、宜兴等地的优质原生矿产地已出现矿荒,希望政府能对我国优质陶瓷原生矿土出口下禁令。“我国现在已经进入良性发展的经济阶段,已经不需要去卖原料了。如果把这些优质矿卖掉,我们中国将没办法再生产陶瓷,要高价向国外进口陶瓷原料,中国是陶瓷生产大国,我们有那么大的产业群,将来怎么办?”

    支持陶瓷教育因“学科”而异

    细化艺术学科评审标准

    行业特色类院校和应用型高校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摇篮,前者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培养行业精英、构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的重任。

    宁钢认为,对行业特色类院校的艺术硕士培养质量的考核评价以及艺术博士授权点的设置审批,沿用人文社科类学科单纯注重理论研究成果的评价体系不具有参考性。在他看来,“艺术创作”也属于学术范畴,以国粹京剧为例,往往一个动作就能传递很多内涵,文化传承力度不亚于人文社科类学科。

    “不能用一个标准衡量所有学科,应该根据不同学科,制定不同的评审标准。用人文社科的评价体系评审艺术院校,或反之用艺术院校的评审标准去评审其他学科,都是不适宜的做法。”宁钢建议,应充分考虑不同类型院校艺术硕士的培养特点,设置不同的指标体系,分类考核评价艺术硕士培养质量,分类设置审批艺术博士学位授权点,将行业奖项、行业贡献力、文化软实力、国际国内影响力、社会声誉等作为行业特色类院校艺术硕士培养考核评价和艺术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审批的重要指标。

    学好传统、不囿于传统

    打造陶瓷教育的“黄埔军校”

    景德镇陶瓷大学的前身是陶业学堂,由晚清时期留欧的爱国青年志士联合创办,自1910年至今已走过108年历程,1958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学院”。两年后的1960年,宁钢在景德镇出生,受出身于书香世家的长辈影响,17岁的他选择报考陶瓷学院,并在这里顺利完成了大学学业,从此与陶瓷文化及教学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所于2016年更名为“景德镇陶瓷大学”的艺术院校至今已拥有三个博士授予点。与此同时,同样重视国际文化交流的景德镇陶瓷大学除每年几千人次不等的交流生外,目前还有来自13个国家、200余人的海外留学生在这里深造。

    谈及对青年学生的期望,宁钢建议学生要积极走出去,多开阔视野,并树立开创国际品牌的雄心。宁钢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基础是要学好传统,同时不囿于传统,否则作品将如无源之水。

    “来自西方的审美理念不断进入中国,同时也造成了有些人的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于这种现象,宁钢希望他的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杜绝对当代艺术进行低劣的山寨与跟风。

    “任何时候文化创作都不能跟着别人走,新时代的青年应有大国担当。”宁钢表示。

    融合发展陶瓷艺术

    用工匠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与其他艺术不同,陶瓷具有更高的国际化程度,它独特的使用与欣赏双重属性,使得它永远与人们的衣食住行联系在一起。在宁钢看来,通过设计创新、科技创新提高陶瓷附加值,让艺术陶瓷走近大众,走进千家万户,也是陶瓷艺术在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一种体现。

    其实早在18世纪,陶瓷艺术就以其精美的制作工艺被欧洲人称为“白色的黄金”。数年前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有一件事令宁钢至今难忘:值英女王执政六十周年与中英建交四十周年之际,受伦敦有关方面邀请,宁钢将其两件个人作品作为国礼赠予英国女王,受到英女王接见并参观了温莎城堡的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宁钢不仅看到了1947年时任江西省立陶业学校校长汪璠作为生日礼物送给英国女王的陶瓷餐具,还看到了城堡里珍藏的来自中国景德镇乾隆时期的两套花瓶。在宁钢看来,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博物馆里如果没有中国瓷器,博物馆就缺少了应有的分量。

    面对历史,驻足当下,宁钢希望未来五年能把景德镇陶瓷大学打造成世界级院校,冲进“双一流”大学的同时,传承好陶瓷文化,继续讲好中国故事。

庄严的承诺
一场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
良言善策共铸新时代荣光
完善“洗钱罪”量刑标准,打击地下钱庄
传承陶瓷文化 讲好中国故事
修改《破产法》 破解“执行难”
远程医疗大有可为
西部地区:提速普惠保险 助力脱贫攻坚
两会代表、委员出招治“医闹”
冬奥冠军武大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