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紫禁城的消防史

林海 《 人民周刊 》(

    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72万平方米(长约960米,宽约750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雄伟壮丽。由于采用大量木柱支撑巨大的屋顶,且房屋的门窗全用木材,墙壁和屋顶上檐瓦易于形成炉膛,一旦着火,特别易造成“火烧连营”之势。因而,故宫如何防火,一直是建筑设计和安保消防难题。

    雷击是火灾最主要的起因

    紫禁城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06年)。那一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设计者是蒯祥(1397~1481年,苏州人)。初建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用30万民工,共建了14年,传说有房屋9999间半(1972年古建筑专家按照通行的“四柱一间”标准对故宫的房间进行了全面统计,其结果是有宫殿、楼堂980余座,房屋8707间)。永乐十八年(1420年),北京宫殿竣工。然而,次年即因雷击发生大火,前三殿被焚毁。事实上,在各类火灾中,雷击引发占了半数以上。时人称其为“天火”。

    雷击火灾多发在公历六月至八月间。此间,雷电易击中木质房屋而酿成大火。在故宫,有记录的雷击引发的火灾约有34起。最早有记载的是永乐十九年(1421年)四月八日的火灾。故宫三大殿因遭雷击引起火灾,大火熊熊,一时“势不可挡”。学府秘阁邻近三大殿之一的奉天殿(即今之太和殿)亦被殃及。其时,大学士杨荣率领300名勇士将御书、图籍抢运至东华门外,幸未被毁。在这场大火之后的十几年时间内,宫内几乎年年失火,所以,故宫三大殿直到19年之后才重新修复。然而,这次修复之后才过了3年,也就是公元1443年农历五月二十一日,奉天殿又一次遭雷击起火。幸亏这次天降倾盆大雨,将大火浇灭。

    直至民国都没有装上的避雷针

    直至民国年间,故宫仍然时常被雷击引发起火。1938年8月9日2时许,雷电击中景山万春亭,虽然雷击未造成万春亭整体烧毁,但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后来,故宫博物院在财政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对其进行了修复,并检讨了火灾原因,是因为当时条件所限,未能为故宫内的建筑安装避雷针,又遭雷击的后果。

    不过,即使装了避雷针,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近年来仍然出现过雷击故宫的记录。1987年8月24日夜,故宫内景阳宫遭雷击起火,故宫消防队迅速出击,一边控制火势,一边抢运室内文物。大火扑灭后,除景阳宫屋顶被损外,室内文物均未遭损。

    用火之慎与不慎

    除了雷击引火外,用火不慎也是故宫失火的重要起因。宫中用火最多的是冬季。每年农历十月初一生炉子供暖,次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撤火,四个月的生火供暖季,数百个火炉、火盒,稍有不慎就会引起火灾。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皇宫内因太监燃放烟花和用火不慎等引起火灾七八次。嘉靖十年(1531年)正月二十六日,宫内东偏房又起大火,延烧房屋14间。

    明清两朝,按占据紫禁城的时间来算,明朝比清朝短些,但是火灾的次数却比清朝多得多,可见清朝的皇帝,在防火这一点上,已经吸取了明朝的教训。康熙帝在位的时间最长(共61年),宫中失火的次数却最少,就是因为他非常注意防火的缘故,他对宫中防火有严格的规定,并设有专职巡检火烛的太监,对失职引起火灾的人员,惩罚极为严厉。

    祈求镇火的象征符号

    在紫禁城中大多数重要的宫、殿中均有藻井,所谓“藻井”即类似天井设于屋顶正中的一种装置,最迟在汉代时已经被采用了,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小木作的典型代表,是一种精美的内装修,因其名“藻”——有海藻之意,“井”——有水井之意,象征着水,即避火之意。实际上除了装饰作用外,最大的作用为寓意防火,即“镇符”。

    308口悬空的“门海”

    在紫禁城中,几乎所有建筑旁都有大小不同的铁缸、铜缸,其中太和殿、保和殿和乾清门前还有18口鎏金铜缸。整个紫禁城内共有缸308口,这些大大小小的缸称为“门海”或“吉祥缸”,每尊大缸可贮水接近3000升,如同一座座小水库。这些大缸,由十几个太监专门负责管理,每天派杂役从井内取水把缸打满,还要保证水质干净,没有异味。

    每到小雪时令,例行设缸盖,盖中设铁屉,放置木炭,以防止缸水冰冻。每个缸都不直接落地,而是用石基垫石,在隆冬时节,缸水封冻后,熟火处太监负责在缸底烧火融水。来年惊蛰时,再撤去缸盖铁屉。

    皇家消防队

    皇城内建筑单靠这些大缸储水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喷射水的装置。在乾清门、东华门、西华门等处,有一种专门的工具,称为“机桶”或“激桶”。从文献记载来看,它大约是一种人工操纵的喷水灭火设备,靠人力将水压射出去。

    明清两代,紫禁城火灾频繁,对激桶的管理十分重视,放置的位置和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康熙年间因太和殿失火,康熙帝颁旨,加强防火工作,设立了“火班”,又称“激桶处”,掌管激桶并司扑灭火灾之职,这是最初设立的专职防火机构。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九月,北京设立巡警总厅,下设有消防处。此后紫禁城外围的皇家消防队便统一划归于警厅,但在皇宫内部仍保留了一支百余人的消防队。宣统二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廷从日本购进四辆蒸气唧筒(即水泵)车。

    隔火街与防火墙

    激桶和大缸,纵然能灭火,仍不能隔断火势的蔓延。明清两代共发生20多次较大的火灾,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火势不是局限在乾清门以里,就是局限在乾清门以外,从没有内、外廷一起失火的。这主要依靠乾清门前的横街,这条横街把内、外廷连接起来,宽30多米,一旦内廷发生火灾,这30多米的空间能有效地阻挡火势蔓延,反之亦然,外廷之火也不会烧进内廷。外廷失火,往往波及东西两侧,而内廷失火,则不会蔓延至东西两庑。这就是古代宫殿的设计者们以巧妙的构思,实现的隔火之计。

    此外,在故宫的建筑群中,还有两组设置得不着痕迹的防火墙。一组在后宫东西两侧,在乾清宫平行的位置上,一组在东西两侧,与坤宁宫平行的位置上。每组防火墙都是一左一右,均匀对称,建筑布局极为和谐。在外形上,防火墙建造得和东西两庑的房屋一模一样,直观看来,完全是一间房子,梁、柱、枋、斗拱及椽飞、望板等无不一样,但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的梁、柱、枋、斗拱、椽飞和望板全是用石料雕刻成的,没有一块木材,房屋的里面是填砌得严严实实的墙体。每座防火墙南北长16米,东西宽77米,位居要冲,既能隔断南北向的火势蔓延,又能把两庑和后三宫隔离开来。从设置的位置到造型结构的处理,都可称独具匠心。

    催生了现代自来水工业

    直至清末,宫廷对付火灾的方法仍然主要是利用激桶,从门海取水救火。因此,如何开展迅捷有效的消防工作成为清政府面临的一个难题。

    这一阶段,一些受维新思想和洋务运动影响的人士多次向清政府农工商部建议在京师兴建自来水厂,以解决饮水问题,但并未受到重视。后来由于火灾迭起,无水扑救,才促成自来水工业的兴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秋的一天,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不久前由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调升进京、任军机大臣兼外务尚书的袁世凯。连日来正为京城屡遭火灾而烦恼的慈禧便问袁世凯:“防火有何良策?”袁世凯立即回答:“以自来水对。”天津早在1903年已有了自来水。袁世凯深知自来水的种种便利,因而胸有成竹。他向慈禧推荐周学熙入京筹办此事。而周学熙所办理的现代自来水工业,以及对于市民生活的切实改善,也成为清末民初有益的一项重大改良。

京东为何要颁文学奖
“二次元”文化:从小众走向大众
周恩来与书
朱德的家教和家风
每英亩2美分,美国购买阿拉斯加
古代成都的水系与植被
紫禁城的消防史
启功: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中国原始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