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天府家风

本刊记者 屈一平 《 人民周刊 》(

    这些家训家规浸润在孩子的血脉里,成长为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月2日清晨,50岁的杨德力早早起来,打开位于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的杨氏宗祠大门,今天又要迎来五湖四海的杨氏族人。

    杨德力——杨升庵第十四代孙, 杨升庵是“明代三才子”之首,整个明代,四川只出了这一位状元。他所作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脍炙人口,被后世传唱数百年。

    “一个家族的家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传承家规也是在传递核心价值观。”杨德力告诉《人民周刊》记者。

    近年来,成都市通过弘扬家风家训、倡导志愿服务等多种方式,让传统文化得以弘扬;公民道德建设工作从细微处做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落地生根。

    恪守家训  促和谐文明

    “我们家族的家规归结起来就是‘四重’:家人重执业,家产重量出,家礼重敦伦,家法重教育。”杨德力告诉《人民周刊》记者,“就是说一个家庭,人必有业,要有技能,固定的职业;要崇尚节俭,量入为出;亲朋之间要和谐,懂礼数;同时,要重视教育,一方面要重视子孙的教育投入;另一方面要注意教育方式,不能靠体罚。”

    这样的家规也一直在杨德力家庭传承着。杨德力告诉记者,目前家族祠堂已被新都列为“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己则一直在研究家族文化,当起了家族家规文化的义务宣传员。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杨升庵临终的遗训杨氏家族已传承400余年。

    杨氏家风,只是成都众多家风家训家规传承故事中的一个。

    4月28日晚,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活动特别节目“好风传家”在四川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节目现场通报了四川首届“天府好家规”评选结果,成都金堂贺氏家规,获评十佳“天府好家规”。

    “爱国家、孝父母、端志趣、重教育、勤耕种、崇忠信……”迄今200多年,传承了十四代的金堂县五凤镇贺氏家族家训,每隔三十年续修家谱,家规家训置于家谱谱首,代代传承。

    贺麟——这位中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思想家和翻译家故居纪念馆,一直悬挂着“锄经”的木匾,典出西汉倪宽“带经而锄”,取其“耕读”之意。这块悬挂了200多年的木匾,彰显着贺氏家族“耕读传家”之家风,用于教化后人。贺氏家族用捐资助学的形式来传承家风。

    成都市金堂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德远,接受《人民周刊》记者采访,他表示,近年来,打造“家家有家训 户户传家风”的家训小院、“月月有主题 孝道传万家”的孝道茶园,挖掘贺氏家规、范氏家训等族规祖训等系列主题活动,形成了“一院落、一茶园、多活动、全覆盖”的工作特色,深化了家风家训在群众日常生活中的影响,让“传家风 立家训 树新风”成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体现。

    “家风银行”  储存价值观

    2月24日上午10点,成都市武侯区玉林北路社区,市民张一珂在前面走着,儿子张琦在距他十几米远的身后跟着。一路上父子都没有说话,似乎正在闹别扭。来到社区办公室,张一珂找到“家风银行”的钥匙,取出自己的家书,跟儿子一起重新温读。今年元宵节,父子俩刚把家书存进了社区开办的“家风银行”中。

    自2016年开始,玉林北路社区开设“家风银行”,面向辖区内普通家庭搜集家训家规。通过一年来的收集,社区“家风银行”已经寄存下1100余条家训家规。这些家训家规在无声中引领着孩子,糅入他们正在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

    “孝字当头,礼字在后,净字压轴”……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玉林北社区的这个银行,不存钱,只存家规家训,名曰“家风银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三岁孩童,纷纷来到这家“银行”里,分享他们家传承了几代的家训家规,这些字正腔圆的文字里,饱含了一个家族历经岁月的价值追求。

    记者了解到,2016年以来,玉林北路社区深挖辖区居民家风家训中的优良因子,整理出大爱无疆、孝老爱亲、和睦家庭等五大类好家风、好家训,让居民群众在家庭生活中耳濡目染,让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

    玉林北路社区党委书记向万军告诉《人民周刊》记者,存取“家风”的载体不必仅限于几条家训家规,它可以是一段话、一个故事、一篇感悟,它可以用一封信、一首歌、一部视频保存下来,并配上“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功能。

    向万军认为,当一个家庭刚刚组建时,“家风银行”则能及时提供“家风贷款”,提醒一个新家庭如何治家齐家。当一个家庭不够和睦、遭遇变故或恰逢喜事之时,“家风银行”的“存款”也能及时出现给予精神上支持。好的家风,在时间的淬炼中,绽放出不同时代浊流的独特魅力,就是“家风银行”留给“存款人”的“利息”。

    幸福感融入家庭

    “短时间内就搜集了这么多家风家训,是我们最开始时没有想到的。”这是玉林北路社区书记向万军拿着沉甸甸的家书后的第一感觉。向万军说,开展“家风银行”的起因,是致力于搜集整理社区居民的好风貌、好家风。居民可通过寄存家规家训,把自己的家风传承下去。社区则希望通过收集活动,梳理居民共同的道德规范,在社区内进行推广和传承。

    在推进家风家规的践行上,玉林街道玉林北路社区探索形成了以“家风银行”为载体,“三个途径”为抓手,“五个融入”为支撑的“135”工作方法,全面打造“家风银行”品牌。

    “三个途径”即是晒家风、讲家风、评家风。通过宣传栏等传统宣传方式与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新媒体相结合的方式,定期发布挖掘、收集到的好家风、好家训。通过“家风讲坛”,以“家规、家训、家风”为主题的故事会,推动优良家风传承。每季度从“家风银行”中评选出12条最佳家风,镌刻在“好家风”亭柱之上。

    “为了让居民真切地学习到,感受到,我们还有‘五个融入’。”向万军告诉《人民周刊》记者,要融入居民生活,融入院落文化,融入社区治理、融入主题活动,融入廉洁教育。

    通过“玉林e党建”“玉林e民生”等自媒体平台,将核心价值观和好家风、好家训融入居民生活。结合老旧院落整治,打造家风文化主题街巷。同时,还以“学家训促廉政”为主题,将廉政家训融入廉洁教育。

    一年来,这里的许多居民来到社区,寄存下他们传承了几代人的家训家规,将好家风继续传承下去。自玉北社区开设“家风银行”以来,面向辖区内普通家庭搜集家训家规。这些家训家规浸润在孩子的血脉里,成长为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点赞成都
老茶馆 新文化
天府家风
成都经验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