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最是乡村年味儿浓

本刊记者 张配豪 《 人民周刊 》(

    乡村的年味儿是最浓的,乡村的习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它带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让人沉醉,令人向往。

    一直以为,乡村的年味儿是最浓的。

    我的家乡是河北黄骅的一个小村庄,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但这么多年来,不管多远,每年春节的时候我一定会赶回家过年。

    年味儿从“准备”开始

    乡村的集市,从进入腊月的第一天就开始热闹非凡。年货摊儿一家挨着一家,年画儿、春联、糖果、花生、瓜子、鞭炮……一溜排开,放眼望去,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

    集市上,卖百货的摊子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人群熙熙攘攘,人声鼎沸。讨价还价、挑选商品各种声音不绝于耳,吵吵闹闹满眼繁华景象。人们在集市上交流、释放,已经成为乡村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乡村习俗……赶集的、摆摊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喜悦的笑容,年的气息就这么美好地写在脸上。

    忙活了一年的乡亲们,把年货备好之后,三五成群地在冬日的阳光下晒暖,拉着家常,说着今年的年货。更有小媳妇儿们向前辈们求经:怎样炖鱼汤,怎样炸才能让麻花酥脆,怎样做出的红烧肉不油腻……

    在我老家黄骅,过年少不了面花儿。尤其是农村,至今仍保持着年前蒸“面花儿”的习俗。所谓“面花儿”,就是一种用模子制作的面食,模子一“磕”,面团转眼间就成了公鸡、桃子、鱼、小白兔等等。腊八一过,小媳妇大姑娘凑在一起有说有笑蒸“面花儿”成为村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邻里各家 “集合”,相互轮流,帮忙蒸“花儿”,屋里欢声笑语,屋外的锅里热气腾腾。由于“花儿”外形的喜庆,近年来一些外地没有蒸“面花儿”的地方也慕名来到黄骅采购这些“面花儿”送礼。

    腊月二十三这天被定为小年,也就意味着年开始了,小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辞灶”。

    所谓“辞灶”,就是送灶王爷上天。依稀记得奶奶在送神(灶王爷)的时候,嘴里念叨:“灶王爷,上西天,骑马去,坐轿来,只说好,不说歹,过了7天再回来。”这是有讲究的,因为在北方农村,灶王爷(纸像)在大年三十那天,被供奉在厨房灶台的墙面上方。这一供,就是一年,也就是到来年的腊月二十三,被送往西天。还有一点就是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蒸年糕,供奉灶王爷。年糕有粘玉米的、糯米的、粘高粱的,里面加上枣,据说蒸年糕也是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以免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赶在年三十之前,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红的春联。农村贴春联比较讲究,房子多、需要贴的地方也多,大门两侧有对联,门板上贴门芯,影壁墙上有“出门见喜”,水缸上贴“水深鱼欢”,车辆上……糨子打好了,就把写好的春联展开,逐一分配到门口、门板,上联下联一定要分清,否则人来人往的,贴反了惹人笑话。

    最浓年味儿“除夕夜”

    大年三十这天,乡亲们家家户户都早起。这一天绝对是异常忙碌的一天,吃过早饭,女的在家里忙活,男人就带着孩子出门“请神”。

    所谓“请神”,就是去往祖坟方向的路口,对着祖坟方向,邀请神(自己已逝的父辈及祖辈的故人)回家来过年。

    小时候在老家过春节,心情甭提多高兴了,因为这一天,小孩子都可以穿过年的新衣服。然后就是跟着父亲去“请神”,这一天的程序大概是这样的:早饭过后,家庭主妇就开始把上供的贡品准备好,多数是馒头、菜,还有的上猪头贡,或者贡上一只鸡。女主人在准备贡品的时候,男主人就带着孩子们贴对联、挂家谱、贴全神,等这一切做好了,男主人就可以带着孩子们去“请神”了。

    在农村,跟爷爷奶奶过年,老人们是很讲究的,总是嘱咐我很多,不许我乱说话,不许我在年三十这天和初一这天的白天睡觉(据说这两天白天睡觉的话,一年萎靡不振、昏昏沉沉),不许把水洒在院子里,不许当着家谱和全神像大声喧哗……

    三十这天下午的时间,就是包饺子了。剁菜、拌馅儿、和面、包饺子。年三十儿饺子馅儿比较有讲究,要特意包上一个糖的,一个豆腐的,一个钱(钢蹦)的,为的是看谁更有福气。据说,吃到糖的,这一年就会心情甜蜜;吃到豆腐的,必是有福之人;吃到钢镚的那一个,这一年会不缺钱……

    待到饺子包好,天色渐暗,又到了“烤靶子”的时间。这时候孩子们在老人的帮助下早已经捆好了秸秆,等人们纷纷被喊出门,在胡同口或门前点着了,再放上几挂鞭炮,这就叫“烤靶子”。有的是一家一户,有的是邻里结合,火点燃后,一家老小都要出来围绕在火堆旁烤一烤,意思是烤去烦恼和病痛。不少孩子会俏皮地撅起屁股对着火把子,嘴里还念念有词:“烤烤腚,不生病!”不少老人把自己的棉袄脱下来故意让火烤一烤,盼望着来年不再生病、健健康康。

    年三十晚上,合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当然,要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或者村里有活动的,就是放花呀,敲锣打鼓,放灯。吃饺子,是家家户户在年三十儿必做的事儿。大家在夹起一个饺子的时候也会先轻轻地咬一口,期待吃到不一样的饺子,然后兴奋地告诉大家:“瞧,我吃到‘好运’了!”

    农村的鞭炮从三十晚持续到初一,响个不停,很是热闹。正是这份热闹和有趣的民俗点亮了乡村不眠的灯盏,家家户户的兴奋与欢乐在静谧的灯光里流淌。

    最是温暖“大拜年”

    初一吃过饺子,回农村老家给爷爷奶奶和家族中去世的老人们上坟。男人们就开始去上坟了,去祖坟,同姓的,一大家子,开着车,带上鞭炮,当然是越多越好了。之后就开始串门,伯伯家、舅舅家、姑姑家等等一些长辈家里。自己家的亲朋好友都要走一走,女孩是不参与拜年的。所谓拜年,就是在村子里走走,串串。我是家族中的长子长孙,所以这时候要领着弟弟们出去拜年,给爷爷奶奶,叔叔婶婶磕头拜年,当然我们会收到很多红包压岁钱。大约拜到十一点的时候,差不多都串了一遍,然后,女人们开始撤供,用武官的那张画符,送神。

    从初二开始,七大姑八大姨们纷纷前来拜年,拜年的时候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是饭点,都会摆上一桌酒席,很多人会把情感寄托到酒中来表达。

    不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家乡酒桌上也多了一个话题,就是健康。几年前,过年陪好客人最主要的衡量标准就是喝酒。客人喝醉,才能算是热情,如果对方没喝醉,主人总是觉得没有招待好。今年开始,大家对喝酒也开始理性,客人觉得喝得很尽兴,主人也就很识趣地客气一下,不会再继续玩命地敬酒了。除此之外,除了传统的白酒之外,酒桌上也出现了一些红酒。

    与亲人团聚,聊聊过去,谈谈未来,欢声笑语中把酒言欢。农家小院里、乡间小道上,乡亲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询问:“现在工作还行吗?”“你们家老大明年回来该娶媳妇了吧?”……这样的问候,让我很容易感受到温情。乡村的孩子,就是每家每户的孩子,每个孩子的近况,乡亲们都清楚地知晓,这份问候,很贴心。

    乡村的年味儿是最浓的,乡村的习俗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它带着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美好,让人沉醉,令人向往。

记忆中的春节
逆向探亲:异乡的团圆梦
不一样的海外春节
最是乡村年味儿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