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讽刺与幽默》2016年6月10日刊文

不该释放无良的诱惑

孙建兴 《 人民周刊 》(

    中国百姓生活艰辛,媒体若能扶助苍生自然功德无量;帮不得,万不可释放无良的诱惑误人子弟、引陷迷途,直至冒天下之大不韪。?

    5月28日,来自中国四川的16岁少年徐某被移交迪拜检察院受审。该少年因之前在上海一机场潜入阿联酋航空客机货舱偷渡至迪拜,被当地警方抓获。问及偷渡原因,这位少年竟然表示是因为听说在迪拜当乞丐能月入几十万,于是萌生去闯一闯的念头。?

    是谁把少年的“梦想”放飞?往顾新闻,一则《迪拜乞丐富得流油月收入47万人民币》的新闻流传网络:在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迪拜,职业乞丐赚得盆满钵满。迪拜警察在今年第一季度就扣留了59名“乞丐”,而这些“乞丐”全都不是阿联酋的公民,而是来自其他国家。根据计算,这些人每个月可以乞讨到迪拉姆(AED)27万元(约合人民币47.6万元)。?

    说起迪拜,人们的印象自然是全球最高的哈利法塔,摆满奢侈品的迪拜商场,豪华的棕榈岛亚特兰提斯酒店,养着狮子、豹子、孔雀、猎鹰作为宠物的迪拜土豪,用兰博基尼当警车的警察,用黄金制作的自动贩卖机……这些摄人心魄的国家Logo,在陌生人眼中瞬间觉得“迪拜就是黄金天堂”。?

    “天堂”是华丽的,可奢华背后的财富支出,还是让理智的人望而却步。乞讨就不同了,街头弃尊怜求,人人做得到,巨额的乞资,岂止令一个16岁的中国少年动心??

    笔者无意用国格与人格的标尺,去度量一个偷渡异国出卖尊严的少年,毕竟中国社会的财富宴席上从来不见有尊严的位置。尽管如此,网传中的迪拜,真的是乞讨者的天堂??

    细析《迪拜乞丐富得流油月收入47万人民币》这则新闻不难发现,网媒是用扭曲的价值观和变态的人性在娱乐大众,直至让一个16岁的少年成了社会津津乐道的涮品。?

    乞讨,是迪拜明令禁止的。2015年迪拜警方总计逮捕197名乞丐。“职业乞丐”被警方扣押,不仅会被遣返回国,还会列入签证“黑名单”,从此不得再入境。?

    背景明确,可文章偏偏用“富得流油”释放诱惑。如果不讲规矩,网络媒体大可不必用“迪拜乞丐”作噱头,中国“富得流油”的方式多的是:“东莞”小姐、“收费”大哥,甚至走私贩毒、电信诈骗等等。同是明令禁止,同是巨额收入,既然不分正邪黑白,何必非把一个少年诱至迪拜做乞丐呢??

    中国百姓生活艰辛,媒体若能扶助苍生自然功德无量;帮不得,万不可释放无良的诱惑误人子弟、引陷迷途,直至冒天下之大不韪。?

    媒体要体现社会责任,有关部门也要对网络负起监管的责任。新闻娱乐化,网络今天诱导了一个少年偷渡,明天又会诱导更多的国人做些什么呢?

走进京津风沙源
“问题跑道”不能久治不愈
孩子,别太在乎起薪
推开“冷门”,就是大道
不该释放无良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