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地震预测或将“触手可及”

杨晨光 闫志刚 《 人民周刊 》(

    及时而准确地预报地震,是减少灾害威胁的有效手段,而未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也许能让人类在面对地震时更加从容。

    据中国地震台网信息,5月3日凌晨,我国境内两地发生地震:3点09分,云南普洱市景谷县(北纬23.34度,东经100.50度)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5千米;4点53分,台湾花莲县海域(北纬24.20度,东经121.72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2千米。

    4月以来,全球地震频发,既有日本熊本、厄瓜多尔这样超过7级的强震,也有难以胜数的小震。及时而准确地预报地震,是减少灾害威胁的有效手段,而未来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设备,也许能让人类在面对地震时更加从容。

    “振动模式”言过其实

    中国地震台网监测数据显示,短短一个月内,世界各地发生6.0级以上地震15次,其中7.0级以上5次:4月10日阿富汗7.1级、4月13日缅甸的7.2级、4月16日日本九州的7.3级、4月17日厄瓜多尔7.5级、4月29日瓦努阿图群岛7.0级。尤其是前4次,甚至出现在8天之内。

    如此频繁而集中的地震,难免让民众有些担忧,而舆论关于“地球进入‘振动模式’”的说法更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然而,对于近期频发的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主任潘怀文表示并不稀奇。

    “过去的100多年时间内,从1900年以来,类似这种在短短的8天时间内发生4次7级以上地震的情况曾经出现过37次,这就意味着这种现象并不是一次很罕见的地震活动,也就是说在过去110多年的时间内,我们曾经有过37组类似的状况,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不要为这个事情过度的担心,认为是否这一组地震的发生就标志着进入了一个地震非常活跃的时段,以至于今后还会有大量的更大地震的发生。这样一种担心没有必要存在。”

    那么,地震多发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玄机?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主任沈军告诉记者,地震的时空分布具有丛集特点,即在时间和空间上相对比较集中。“近期地震频度相对较高,但是从释放的能量和相对较长的时间尺度上分析,并没有高出平均水平太多,只是时间上相对集中。”

    虽然无须过分担心,但日本熊本县遭受地震后的惨痛还历历在目。地震的预测预报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目前的地震预测又处于怎样的水平呢?

    地震能被预测吗

    在我国,自古流传着许多和地震有关的谚语,其中就有不少预测地震的“土法子”。比如可以通过观察地下水的变化来判断,谚语有云:“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涨,就是落;甜变苦,苦变甜;又发浑,又翻沙”;还有的以动物为观测对象,“骡马牛羊不进圈;老鼠成群往外逃;鸡飞上树猪乱拱;鸭不下水狗狂叫。”这样的俗语广为人知,但是否科学呢?

    在沈军看来,“这些‘土法子’一直作为群测群防的手段受到重视,有些地震发生后进行总结,似乎发现震前存在地下水和动物行为异常,但是据此成功预报的事例很少。与其他手段一样,‘土法子’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也尚在探索和经验积累中。”

    围绕地震预测,世界各国早已展开了专业的科学研究。自1966年邢台大地震以来,中国地震预测研究已走过了50年的历程,其间曾成功预测过海城、松潘和孟连三次7级大地震。美国、日本和欧洲部分国家的科学家也一直在进行地震预测的实践,其中较为突出的美国加州地震试验场取得了大量经验,但也遭遇了失败和坎坷。

    沈军坦言:相对而言,美国等国探测和监测的仪器和数据有更高的精度,对某些地区研究程度更高,分析模型更加精细,数据共享程度也更高,这些技术和方法也影响了我国地震预测研究。但我国也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和工作机制,在我国地震预测研究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地震预测研究看似一片生机,但真正做到准确预测者却如星辰之渺茫。“目前地震预报尚未实现。地震预报难度极大,主要原因是地震前兆不明显,表现形式十分复杂。悲观者则认为(地震预测)不可能实现,但是断言不可能也为时尚早。现代技术的发展,如监测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以及大量的震例总结为地震预报提供了希望。”沈军说道。

    智能设备大有可为

    沈军口中的现代技术,其实就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技术。正是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渺茫的地震预测多了几分希望。也许你还对“围棋高手”AlphaGo津津乐道,实际上,人工智能技术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地震预测领域。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专家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来自移动端的大数据未来将为地震预警工作提供新思路。通过智能手机的GPS传感器、App等收集数据,再将这些数据聚合成为一个地震监测预警网。这可能成为我们在短期乃至临震预报的突破口。

    最近,“安卓”移动操作系统平台新增了一款名为“我震动”(MyShake)的应用软件。这款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开发的手机App,能够借助智能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分析其获取到的数据,进而测知用户所处区域是否出现地震。如果加速传感器所受震动符合地震特征,预警信息就会连同手机内GPS系统提供的地理坐标数据一并发送回伯克利的地震实验室,这样一来,足够多的手机发送的数据即可“合成”一个地震监测预警网,提前预测到地震的发生。模拟测试显示,“我震动”所用算法分辨地震与非地震类震动的成功率高达93%。尽管实验表明这款软件的确奏效,但研究人员还是表示该技术仍需进一步完善和精确。

    在沈军看来,因为专业的探测设备不够,而且成本很高,目前地震预测研究已遇到瓶颈。而智能设备的很多功能,比如App则可以增加信息获取的来源,由此让地震预测受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设备提供的‘业余’信息对于专业网络建设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作用,甚至会超越专业机构。未来会有更多智能化设备安装感应器,并能够进行信息收集和共享。”

    地震来临往往快速而突然,如何及时通知也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而智能手机不只是信息获取的来源,更是信息送达的终端,它本身就有着快速及时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地震预测领域,智能设备不仅在信息收集阶段发挥积极作用,更能在信息送达阶段扮演关键角色。

    在谈到地震预测科技的现状时,沈军引用了一个说法:处于突破前夜的地震预报。他这样解释,“人工智能进入应用阶段,以往对于地震前兆信息的判断,往往止于回顾性的案例分析。而今,当人工智能的机器判断代替了原来经验性的人工分析之后,就避免了主观影响和干扰,预测结果也因之更加准确可靠。而且,大数据时代,信息的自动采集、快速筛选、分析、传输都有了极大的改进,以往从地震台观测数据的获得、处理到分析需要一段时间,有的甚至需要一个月。而现在,互联网为观测数据、自助传输、分析提供了新条件和新方法。”不过,他同时也表示,很多技术目前尚在试验阶段,还没有真正实现。

人脸识别时代来临
地震预测或将“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