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神童”魏永康与其母亲的故事经媒体曝光又重新走进了人们的视线。4岁基本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又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硕博连读。之后,他的人生出现了拐点,在2003年被学校劝退,母亲得知情况后称:“你去死”。这种教育方式再次引发社会对“天才少年”培养模式的反思。
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数据显示,有关“神童没落”话题的新闻达4933篇,微博1456条,微信2140篇。新浪微博#神童母亲的忏悔录#话题引发5279.7万名网友阅读,发表评论1.6万条。有网友表示,魏母近乎极端的教育方式,虽然用心良苦,但忽略了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
舆情传播脉络
“神童”母亲忏悔录警示教育误区
4月7日,《广州日报》发文《“神童”母亲忏悔录:17岁进中科院硕博连读却遭退学》称,2003年,魏永康被学校劝退时,怒气冲冲的母亲曾雪梅来到北京。“我当时恨不得他死了才好。”曾雪梅指着中科院的大楼,让儿子跳楼,“这么好的条件不争气,你去死。”新华网、人民网、央广网等转载报道,谁该为“神童”的没落负责再次成为舆论讨论的焦点,遂引发热议。
“神童”退学是旧闻新做
4月8日,人民网报道《关于“神童”落寞的“衡水模式”等弦外之音》称,这是13年前的事了,还有媒体将其翻出,“旧闻新做”的动机很清楚,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想给那些望子成龙、付出辛苦的父母们一点提醒,别当“虎爸”“虎妈”。媒体人的这份社会责任感、这样的良苦用心,值得肯定。中国网、中国经济网等转载报道,舆情不断发酵。
媒体评论:“神童”没落谁之过
4月11日,中国教育新闻网发表《“神童”是怎么没落的》一文,指出神童没落的症结亟待解决,也从其中引发对当下教育的反思,将网络讨论推向深入。有网友表示,正如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
舆情反馈
梳理媒体评论,主要聚焦以下几点:
教育不能走向“只会专心学习”的误区。中国青年网评论称,报道中有个细节,他家墙壁上长期贴着一张“名言警句”: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此语非常正确,但此处的“知识”绝不是单指识字多少,解题多快,智商多高,还应该包括在教育和实践中获得的技能和素质。它可以是关于理论的,也可以是关于实践的,独立能力、判断能力、生活能力等都应该囊括在内。然而,曾雪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似乎紧紧牵着孩子的手却一步一步走向“只会读书,不懂‘成人’”的教育误区。
“神童”退学拷问教育本质。荆楚网评论称,在这起事件中,不能全怪少年的母亲。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样的出发点都是没有错的,只是教育的模式出了问题,才导致孩子在奔跑的过程中跑偏,与初衷渐行渐远。对于这个话题,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教育模式上,质疑母亲教育理念的同时请不要否认她的母亲身份,站在理性的角度自然不会理解母亲内心的真实感受,客观面对退学事实的同时不妨也对少年多一份理解,他只是应试教育的又一个牺牲品而已,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甚至博士生,他们都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神童”教育是没把孩子当成正常的“人”。《新京报》评论称,所谓正常的人,无非是说形成基本的个体自治,可以自我管理、自我安排,用自己的意识对接现实、畅想未来。可是,唯有读书高,为了让孩子学习好,家长可以包办其他事项。孩子的极端与家长的极端是一致的,没有高中喂饭,就应该不会有孩子一塌糊涂的日常生活,乃至于忘了考试与写毕业论文。如果我们的教育理念把孩子当“人”,无论孩子的年龄有多小,都应该是平视的教育心态,知道当下的孩子有属于自己的意识,知道未来的孩子会有自己的生活。孩子可能会像我们一样平凡,但他们有自己的世界。
不应将改变命运高度成为生活标尺。光明网评论称,社会阶层凝固化和社会资源被广泛圈占,是每个家长和孩子都必须面对的社会现状。在先赋性因素(如家庭背景、代际积累)一定的前提下,通过教育功能最大化而找到进入精英层的路径,也是每个孩子有限的选择。因此,即使没有“神童”的母亲们,也常常怀着一种“神童”逻辑,她们相信单一的、强化的训练可以让孩子先人一步,却没看到父母的独立人格、事业、审美和生活姿态有先于一切建制教育的重要性;她们相信一切以孩子为先、把孩子的教育提升到改变家庭命运的高度,才能迅速通向成功,却不相信人最大的成功正是对健康日常生活的理解和驾驭;她们认为社会“大趋势如此”,却不愿相信在任何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都有着比想象要大的选择、矫正和治愈能力。
网友观点
@张枫逸:在魏永康的身上,学习的“高能”和生活的“低能”形成了反差。对于许多孩子来说,或许表现得不会这么明显,但现代版“伤仲永”背后的教育误区,不少家长还没有注意到。
这样的“神童”无法融入社会(25%)
@YD史努比:他的成就也就止步于书本,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以后也无法踏入社会。
应杜绝“神童崇拜”观念(20%)
@杜拉拉:前不久媒体曝出两岁孩子穿尿不湿上培优课的新闻,可见还有很多父母沉浸在培养智力超常、起跑线提前的“神童梦”之中,还有很多孩子在父母强大的意志下上演各种各样心酸的“伤仲永”。
成功的标准不等于分数(10%)
@杜伊特:一个人成功与否不能用成绩和分数来衡量,只要他的人生是快乐的,即使做茫茫人海中一个平凡者,也是幸福的。
舆情观察
智商超常、上学跳级的“神童”,禀赋异常、屡创佳绩的“天才”从学校争抢到舆论追捧,网友惊叹于这些少年大学生的高智商。但魏永康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演绎了一幕现代版的“伤仲永”,也令人感叹。这些天才少年出现在大众视线后,媒体和社会给予高度关注,无形中抬高了大众的期望,也给本人带来了压力。“神童”魏永康的经历令人扼腕叹息,其母亲的行为虽然是个例,但也是我国千万望子成龙父母的代表,这些“唯分数论”的孩子和家长都是现有教育体制下的产物,过分关注学生成绩,却忽视了情商、自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天才少年”光环背后成长的缺憾及母亲的强悍偏执,变异的成功学扭曲了正常的教育观,使得“神童教育法”迷惑人心,劝诫和警告,依然无法阻挡更多人的尝试。这次“神童”母亲的忏悔录,通过自揭伤疤的方式为公众上了一堂深刻的教育课。
多数媒体和网友提出,父母事无巨细地照料孩子生活,只关注智商不关注情商,对孩子的成长真的是一件好事吗?是什么导致了现代版的“伤仲永”出现?“神童”的教育模式真的能兼容于当今社会吗?种种疑问并没有答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关于成功的概念大多是由考试定义的,少年时代的“自我成就”的诉求也指向与考试相关的一整套评价系统,但忽略了成才只是教育成长的一部分,尊重孩子的意愿,遵循科学的教育规律,重视每一个体生命呈现出的特殊或平凡,才能让他们健康地成长。
时至今日,应反思的不仅是他的母亲,当下的高考、高等教育以及人才评价制度都应引以为戒。以人为本,遵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规律,才能更有利于学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媒体的曝光也应张弛有度,让那些“神童”们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助理舆情分析师 李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