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抹香香”事件舆情反转下的反思

《 人民周刊 》(

    2月23日,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百姓观察》栏目以《26年后才知被“辞退” 谁造就了“黑户”教师?》为题,对丁学玉被“辞退”一事进行报道。节目中,面对记者,鲁山县委群工部部长汤钦一边抹着护肤膏一边说:“我是当领导的,不可能每件事都知道具体,你要找各个部门。这件事毕竟这么多年了,我不是很清楚。”

    “推诿”的领导、“抹香香”的标签以及“顶替”的情节,加上后续报道将事件的舆论热度一次次推高,引发来自网民与媒体的热议。然而,2月29日,人民网河南分网发布深度调查《河南“抹香香”事件追踪:乡村教师“顶替说”不成立》,舆论瞬间反转。

    媒体评论

    《人民日报》:

    回溯近年来发生的“反转新闻”,虽有一些源于调查者经验不足、信息来源不充分,但不容否认,不少新闻之所以“剧情反转”,跟最初报道者有意剪裁事实莫不相关。专门突出“抹香香”动作,故意剪掉当场拨打电话、协调调阅档案的视频,就是新的典型例证。新闻媒体肩负舆论监督的使命,但监督需要通过客观公正地报道去实现。

    《京华时报》:

    新闻报道最容易跑偏之处,在于“标签化”与“非人格化”,这在本次新闻事件中表露无遗。只因汤钦是官员,又因说话不太注意,其过错马上被放大、戏谑,这同样是一种标签化。标签化、脸谱化的惯性思维,再加上片面追求“眼球效应”,于是便催生了许多有选择性、带倾向性、先入为主的报道,彰显新闻的浮躁。

    舆情点评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一部分网民情绪很容易在事件中衍生出惩强扶弱的心理,即“罗宾汉情结”。在官与民、贫与富这样的关系中,网民情绪像易燃品——一点即着,是非曲直的重要性排在了汹涌的情绪之后。在此事件中,媒体将偷拍的镜头对准了基层干部,加上电视节目以及文字报道中富有情感倾向的描述,舆论的矛头迅速朝向正在涂抹护肤膏的群工部部长。

    面对河南“抹香香”事件的舆情反转,尽管有媒体经过深度报道澄清了事实,但部分媒体在此事件中仍应针对三方面进行反思:

    第一,主观色彩浓重,断章取义,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通过电视画面,反复强调鲁山县委群工部部长的涂抹护肤膏的动作,感情倾向明显;第二,贴标签,“抹香香”一词被媒体大量使用,成为该名基层干部形象化的代名词;第三,采访轻浅,调查不深,事实不清,评论先行,2月23日后至2月29日前的这段时间,针对“抹香香”事件的评论不断汇聚,一连串的评论与评判声接踵而至,单从这些媒体评论的标题中就可以看出,在部分媒体的眼里“抹香香”成了“原罪”,然而当新闻发生反转后,这些论述便如同浮沙之塔,不仅自损了媒体公信力,而且还招致网民不满。

    另外,地方政府也应强化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具体到此事件中,在接下来的公共关系处理中要做好以下三点:第一,通过政务新媒体主动发声,公布相关协调记录,狙击部分媒体的“无为说”,强化与公众之间的互信;第二,尽管已经成立了事件的专项调查小组,但调查过程也应加快步伐,尽快公布结果,针对舆论质疑点一一作出回应,避免引发更多“次生舆情”;第三,媒体报道中的基层干部自我检讨,尽管相关协调工作已做,但仍需针对视频中略显轻慢的态度向公众道歉。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舆情分析师  周亚琼)

国务院App:你身边的中央人民政府
“抹香香”事件舆情反转下的反思
“躺枪者”如何“喊冤”证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