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外国电影和电视剧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外国人都长得很像呢?
其实,不光我们分不清欧美人的面孔,许多欧美人也分不清咱亚洲人的长相。这种跨种族面孔识别困难的现象有一个专业名词:异族效应。
全世界人民都不太分得清安南、曼德拉和摩根·弗里曼,他们看起来就像大众的迈腾、速腾和辉腾。
异族效应是发生在面孔识别领域的一个普遍现象,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科学家们发现了。截至本世纪初,80%的面孔识别研究都发现了显著的异族效应。异族效应的表现还跨越了不同种族、不同文化,甚至不同年龄。
科学家们在不同的面孔记忆任务中也发现了异族效应的普遍性。而且,异族效应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变化。2000年,科学家Slone A. E.在研究中对被测试者进行了两次再认测验(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进行再度辨认),分别是即时再认和延迟两天再认,结果两次测验都发现了异族效应。也就是说,如果你现在分不清某某和某某,那短时间内分清他们的可能性也不大。
2002年,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Olivier Pascalis和同事David J. Kelly等人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找来了一些6到10个月大的婴儿,先对这些婴儿展示一张面孔,一段时间后再加入另一张面孔,也就是同时呈现一新一旧两张面孔。婴儿的注意力只会放在新鲜事物上,所以,如果婴儿对新面孔的注意力和兴趣高于旧面孔,就说明婴儿具备人脸识别能力。研究人员不光用了人类的面孔,还把猴子的面孔加入到实验中。结果发现,6个月大的婴儿对人脸和对猴脸都能进行识别。但是相对的成人组只能识别人脸,无法识别猴脸。而9个月大的婴儿面对人脸和猴脸的认知反应与成人类似,也就是说,我们对异族面孔的识别能力是在6~9个月的时候下降的。
David J. Kelly又将实验推进了一步。他用美国白人、中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测试了一个中国婴儿。结果这个中国婴儿在3个月时,能很好地识别这三个不同人种的面孔;6个月时只能识别中国人和美国白人的面孔;9个月时只能识别中国人的面孔,不能识别美国白人和非洲人的面孔。
所以,在6~9个月时,我们的知觉认知发生窄化,丧失了辨认异族面孔的能力。当然这也符合进化的需要,因为我们平日接触得最多的是同族,准确地分辨出同族的面孔有利于族群内的社会交往和种族生存,因此大脑也就不费力去分辨异族的面孔了。
异族效应在不同人群中的表现并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多数种群比少数种群更容易产生异族效应,比如白人比黑人更“脸盲”。所以,在欧美国家的法庭上指正黑人嫌疑犯时通常还要结合证词,交叉指认,避免因为分不清楚长相而造成误判。
面孔本身的特点,如表情、朝向等,也会对异族效应产生影响。2006年,心理学家J. M. Ackerman针对美国白人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对中性表情面孔的再认表现出了显著的异族效应,对白人面孔的再认准确性高于黑人;但是对愤怒表情的再认就出现了相反的状况——对黑人面孔的再认准确性高于白人。
许多研究发现,与异族人较多地接触可以减弱或消除异族效应,特殊情况下甚至会出现异族效应的反转,也就是更能认出异族人而不是本族人的面孔。比如,从小就被白人家庭收养的韩国儿童就更能识别白人面孔,而不是本族(韩国人)面孔。
此外,辨认者的情绪也会对面孔辨识的准确度产生影响,正面情绪能够显著增进对异族面孔的正确再认,从而消除异族效应。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将注意力放在个人面孔细节,而不是种族特征上,也能消除异族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