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从《弟子规》到《父母规》

《人民周刊》记者 雍熹 济南报道 《 人民周刊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己不欲,勿施子,己未达,勿迫子 。”——3月21日,济南,中国首届家风家教文化节开幕。百名家长代表,在中国首个“孔子学堂”前,宣读《父母规》。

    惊蛰之后,万物苏醒。在孔子学堂一起宣誓做父母之道,颇有深意。

    2015年农历正月初一,微信上一篇“父母规”的短文全球首发,火爆朋友圈。只知《弟子规》的中国人,面对《父母规》表现出的热情,点燃2015年春季,且势头不断蔓延。仅仅3天,《父母规》发起人、原创者曲莫(原名温涛)发现,公众微信平台的阅读数据显示“100000+”,从后台看到点击数量达到30万次之多。

    《父母规》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需要《父母规》?

    “只有《弟子规》,而没有《父母规》,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3月21日,《父母规》作者曲莫接受本刊记者采访说,中国国学文化的精髓是对称的。

    裴斯塔洛齐300年前就讲,一切学校教育都应该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就是说家庭教育应该是人类一切教育最基本的形态。学校教育固然非常重要,但是不能抹煞家庭教育的独特性,家庭教育有其独特的规律。 

    以改革开放划界,“60后”“70后”与父母的差别并不大,但“80后”“90后”与父辈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他们享有的物质条件和文化环境,前几代人无可比拟;他们独生子女的身份,在面对父母这一全新角色时,又是否准备好了?

    仅有《弟子规》不够

    “三天三夜,知道怎么做爸爸了。”黄继成,一个10岁儿子的父亲,也是山东济南市长清一中大学科技园校区校长。他来听《父母规》讲师宣讲,是妻子的主意,原因是“对儿子关心太少了”。

    他带着教育工作者独有的挑剔,起初是半信半疑的,听了三天的讲堂课程后,带着1700字的《父母规》回到学校,让每一个家长照着做。黄继成告诉本刊记者,《父母规》开首第一句,“子初孕之时,是父母诞生之日”。他感慨道:“其实,父母也在学习中成长,需要觉醒。”

    《弟子规》,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

    中国孔子基金会文化大使徐国静认为,中国儒家文化是对象化哲学,“仁”字讲的是两个人相互的关系:“父亲你先慈,孩子才会孝,君主你先仁,臣民才会忠。”她说,家长的身教胜过言传,《父母规》对父母的行为有要求,“因为他们从小没学《弟子规》,所以现在要补课”。

    在今天的中国,有关家长教育的倡议此起彼伏。“中国社会建设必须补上家庭建设的短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鹿永建告诉记者,每个家庭内部的家庭教育是以身教为主兼顾言传,身教就是家庭建设本身,而每个家庭的家庭建设包括家庭中每个角色的自我认知、尽职尽责和优质家庭关系的建设。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72%的家长热衷于请家教,让孩子上课外补习班,教育理念是功利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到过一些未成年犯管教所,这些孩子89.8%都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家庭首先是生活的地方,家长重要的不是怎么说,而是怎么做,这是最基础的家庭教育。”他指出,现在很多家长自己不守规矩,心里没有底线,闯红灯、说假话等等,自己钻空子,还把不守规矩的缺陷教给孩子。 

    “父母予,信最贵,言必信,行必果。”新加坡家庭教育专家郑柔娟女士对这段《父母规》的按语详细解读: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曾子之妻哄骗儿子的故事。8年来,郑柔娟一直任新加坡政府学校家庭教育SFE计划下家庭教育导师。

    《父母规》主旨来自《易经》家人卦(第三十七卦):“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鲁迅在《如何做父亲》一文中说,倘如旧说,抹煞了“爱”,一味说“恩”,又因此责望报偿,那便不但败坏了父子间的道德,而且也大反于做父母的实际真情,播下乖剌的种子。

    来自古圣贤的诚意

    2014年11月14日,《父母规》首次引入广东——由广东省中山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办、中山市国学促进会承办的中山市首届国学文化周公益活动举行。2015年,“家庭教育”第一次写进了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探索家庭教育新形式,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曲莫认为,编撰《父母规》应坚持这样的原则,就是父母规、圣人训的内容都要源自先圣先贤对做父母者的规劝。在表现形式上,《弟子规》是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文体方式编纂而成,曲莫也加以借鉴。《弟子规》以《总叙》《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等部分来加以演述。曲莫编撰的《父母规》在借鉴中升华,分为十责、十戒、十规、六观、一道,共六篇1722字。

    他说:“规”是后人取法先圣先贤教导以教化后人的一种文体,《弟子规》就是一个范本。规,《说文解字》定义之为“有法度也”,规就是规定,不只是取自人道,更根于天道。天地万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世人事没有规矩不成体统。所以,编撰《父母规》要敬心诚意,遣词用字不可随意。

    古圣贤留下来的礼物,在曲莫和他的团队努力下,也融入了中国今天精神文明新意。他说,《三字经》都讲“子不教,父之过”,现代社会男女平等,这句话应改为“子不教,父母过”。

    2012年12月,根据先圣先贤规劝做父母者的记述整理出的《父母规》一问世,就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仅仅两年时间,在国内各地举办的《父母规》公益万里行活动就达上千场,培育的讲师就有600多名。

    家教之始,家风之源

    “从参加工作登上三尺讲台,到现在做校长22年,7年初中教育,15年高中教育。”黄继成告诉本刊记者,22年来他接触过农村、城市上万名形形色色的家长,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学校教育如何和家庭教育结合。

    他发现,家庭教育缺失导致学校教育被动,老师们总感觉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家长、孩子对学校和老师的敬畏心越来越淡,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成了一种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长久以来,有一种说法:教育部门是管学校的,学校是管孩子的,还要管家长吗?实际上,对孩子的教育,学校和家庭的责任是分不开的,没有家庭的协助和配合,学校教育也办不好。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郭振有曾撰文指出,核心价值观归根到底是道德。家庭教育的核心不是知识教育,而是道德教育。马加爵、药家鑫、林森浩以及很多误入歧途的人的教训告诉我们:智商、知识、分数、名次等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从家庭开始防止孩子的道德发育延迟,精神世界空心化、沙漠化、恶质化,以致理性迷失、坏根形成。让孩子守住绿意葱茏的精神天地,有爱心、有责任感、堂堂正正做人比什么都重要,而这种教育必须在家庭的熏陶中奠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少年儿童中培育起来,家庭、学校、少先队组织和全社会都有责任。”

    中华女子学院副院长李明舜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用“三个注重”全面地明确了家庭建设的责任。第一个“注重家庭”,我的理解是,国家、政府、社会要落实宪法提出的保护妇女儿童的责任;第二个“注重家教”,家教实际上由社会、学校与家庭共同完成;第三个“注重家风”,更多的是从家庭内部成员来讲。“三个注重”有很强的逻辑关系。

    “什么是家风?”徐国静用儒家文化讲解家风中家长教育的意义:“家门一打开,流出来的气息是什么。这个家庭的父母如果爱抱怨,没有积极乐观的思想,流动的就是怨气。孩子在这种环境怎么会乐观开朗,这个风气就像遗传一样。爸爸在家里抱怨社会对他不公平,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也不被重视。这个抱怨从何而来呢?就是没有自信,没有自省。”她认为,对父母的教育,圣贤早已有之,《父母规》正是总结了圣贤之训。

    “今《父母规》之使命,与《弟子规》共筑中华家庭教育之完整体系。”曲莫认为,古有《弟子规》,为弟子正,今作《父母规》,为天下父母正。令长幼互敬爱,身修家齐国正天下平。

    2014年11月21日,《父母规》公益讲堂应邀走进北京人大附中朝阳分校,讲师围绕“父母重、父母戒、父母责、父母规”等几大主题与师生分享。

    从2014年10月4日第一场讲座开始,到目前为止,《父母规》公益讲堂在75个地级市,举办数千场讲座。 

    “我们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一种学习型的家庭教育、学习型的家庭建设,而不仅是着眼于经济上、物质上、名利上的,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社会导向来影响它正向发展。”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教授指出,家庭教育不光是学习教育,也不光是对子女教育,其实每一个家庭成员都应该在学习型家庭当中得到终身的帮助和资源。

    一场家长教育的战略工程刚刚开始,学习宝典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华民族基因,沉睡了。今天我们做的就是激活这种基因,让其苏醒。”徐国静说。

父母之规
从《弟子规》到《父母规》
家庭教育的智慧来自传统文化
对话《父母规》作者曲莫
家长教育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工程
父 母 规(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