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巧克力征服世界之旅

丛生 《 人民文摘 》(

    追溯巧克力的历史,首先要了解一种名叫可可树的植物。可可树原产于热带美洲,它的果实可可豆就是用来制作巧克力的原料。最早种植可可树的,是公元前1500年居住在墨西哥东南部的古印第安人——奥尔梅克人。在奥尔梅克人之后,生活在这里的玛雅人以及阿兹特克人也种植可可树,并发现了可可的用途。

    可可征服世界的步伐并非一帆风顺。1502年,第四次从新大陆返航的哥伦布最先将可可豆带回欧洲,作为众多献给国王的贡品之一。但可可豆并没有得到重视,其首次欧洲之旅以失败告终。

    1519年,西班牙探险家埃尔南多·科尔特斯在新大陆与可可相遇。阿兹特克统治者蒙提祖玛设宴款待了科尔特斯,餐桌上同样少不了可可做的饮料,科尔特斯喝了一杯,带有苦味的可可饮料并不符合欧洲人的胃口。但有一件事情令科尔特斯感到惊讶,那就是这种饮料竟然被装在精美的金杯中,而那些盛着可可饮料的金杯只用一次便被丢掉,仿佛里面的饮料比黄金更为尊贵。这种被阿兹特克人称为“xocolatl”的饮料的含义是“苦水”(xoc的意思是苦,atl的意思是水)。同时,这个词也表示捣碎可可豆时发出的“xocolatl-xocolatl”的声响。而“xocolatl”也是巧克力(Chocolate)一词的来源。

    当地人用可可豆在市场置换商品的举动,让科尔特斯对可可的兴趣更加浓厚。当得知100颗可可豆可以换取一个奴隶的时候,科尔特斯知道自己发现了比金银还贵重的东西。

    继哥伦布之后,科尔特斯又一次将可可带回欧洲,他同时还带回了与可可相关的厨具。由于可可做成的饮料味道苦涩,不符合当时的口味,西班牙人对可可饮料进行了改良。他们在饮料中放了糖,还加入肉桂和香兰子调味,巧克力热饮就这样流行起来。喝巧克力饮料成为西班牙贵族以及富人的时尚。

    西班牙人的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巧克力饮料的秘密被他们保守了将近一百年才陆续传到欧洲其他国家。1615年,西班牙公主安娜嫁给了法国国王路易十三,她也将马德里制作巧克力的厨师带到巴黎,巧克力饮料正式进驻法国王宫,成为巴黎奢华生活的一部分。

    巧克力最初在欧洲流行时,继承了可可在原产地高贵的血统。由于高昂的生产成本,导致巧克力饮料成为富人的饮品。1657年,一个法国人在伦敦开了一家商店,出售配置巧克力饮料的原材料,每磅售价10~15先令,在当时非常昂贵。随后,阿姆斯特丹等其他欧洲国家的首都也出现了类似的巧克力饮料馆。17世纪末,巧克力出现在德国。德国在1704年开始对进口巧克力进行征税,想要吃到巧克力,必须多付额外两个银币。巧克力在1765年回到了美洲大陆。

    尽管巧克力饮料在17世纪风靡欧洲,但进口可可豆高昂的税收,让巧克力只能是富人享用的奢侈品。18世纪末,蒸汽机的发明提高了生产力,让大规模的生产成为可能。19世纪,巧克力真正迎来了平民时代,欧洲人普遍消费得起巧克力饮料以及巧克力做成的相关食品。

    1828年,荷兰化学家侯登将可可脂从可可豆中压榨出来,压榨后的可可粉可以直接冲泡成巧克力饮料。这种技术也直接导致了固体巧克力的诞生。1847年,英国的弗赖伊父子利用侯登的技术,成功制造了固体巧克力,人类开始了“吃”巧克力的时代。瑞士也在巧克力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第一块牛奶巧克力就出自瑞士人之手。

    战争中也可以见到巧克力的影子。一战时,巧克力作为美国士兵的重要食物补给,从后方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最初是大块的、需要切割的巧克力,后来则开始生产小包装的便携版本。这让美国巧克力工业开始成熟起来。

    如今,巧克力已经成为风靡世界的食品。这种上天赐予的奇妙食材,被制做成各种口味的美食,满足着人类对于甜蜜的欲望。

欧洲患上谷歌恐惧症
美国人如何攒出百万养老钱
德意志形象再造
一生只用一个包的英国绅士
希腊与国际债权人的拉锯战
印度何以成为CEO“摇篮”
防范“倒奶杀牛” 各国有高招
在日本,单身族的钱最好赚
巧克力征服世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