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镖局:古代的保安公司

《 人民文摘 》(

    “镖”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十八般兵器,后面的票代表票号的银两,所谓的镖就是用武力来保证钱的安全,而镖局就是这么一个专门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保安公司。

    在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中,我们常常会看到对镖局的各种演绎和描写。镖局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似乎充满着无穷的玄机。真实的保镖生涯其实不如我们想象中那般简单和有趣,它有着各种规矩和不为人知的生存之道,危险而辛苦。

    镖局原来是标行

    在中国古代,驿站是唯一成系统的邮发运输机构,可驿站是专门为朝廷押送一些来往信件物品的,而对于民间的一些商业往来,便没有一个安全的保障机构。所以到了明末清初,镖局就因为日常生活的需要应运而生。

    镖局最早的时候叫标行,是“受人钱财,替人消灾”的古老行当,是凭借过人的武功,专门为别人保护财物或人身安全的机构。清人吴炽昌《客窗闲话·难女》中记载:“余舅金氏,以大海之洋行为业,自置洋船五,在东西洋贸易。每船必有标客,以御盗贼。”《清稗类钞·技勇类·洪峻与三等羯斗》亦称:“时有巨商贸贩外国,苦海盗,聘洪护镖。”

    以前镖局的“镖”是“标”,如明代的《金瓶梅》第五十五回,说西门庆“家里开着两个绫缎铺,如今又要开个标行。”足见明代的镖行,称“标行”。到了清朝末年,随着票号的出现,才改为“金”字旁。“镖”前面的金字旁代表十八般兵器,后面的票代表票号的银两,所谓的镖就是用武力来保证钱的安全,而镖局就是这么一个专门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保安公司。镖局的组织包括镖局主人、总镖头、从事保镖工作的镖头和镖师、大掌柜、管理杂务的伙计和杂役等。

    镖局:古代的保安公司

    镖局主人讲的是人面广、关系好,有钱有势,打出旗号使黑门槛(黑道人物或是绿林好汉)不敢招惹;万一出了事能够摆得平官府,镖被劫了赔得起银两。大掌柜讲的是眼明心细算盘精,看货不走眼,估价不离谱,上下里外该打点的绝少不了,该开销的绝不浪费。至于总镖头,通常是赫赫有名的江湖人物,不是本身艺业惊人,就是退休的名捕之流。

    镖局的买卖叫做“出镖”或“走镖”。按脚程远近、货物的价值收取不同的“镖利”,商定后签订“镖单”,在“镖单”上注明起运地点、商号、货物名称、数量、镖利多寡等,双方各盖图书(即印章)。护送到指定地点后,商号取得“镖利”。走镖通常由总镖头或是经验老到、能够独当一面的镖头“押镖”,带着几个有功夫底子的镖师和一群手脚利落的伙计;银货锁在“镖车”里,车子上插着“镖旗”,伙计嘴里吆喝着“镖号”,拿着接收镖物的清单,再带上官府开的通行证——遇到关口的时候,拿出通行证给官兵看一下。为了避免纠缠,镖师有时会顺手塞给他们一些银两。

    镖局开始只是送信之类的,称为信镖。到了清朝中叶,随着金融业的兴起(票号的产生),镖局的主要业务就成了为票号押送银镖,这就形成了镖局走镖的两大镖系:银镖和票镖。到了清朝末期,随着票号的逐渐衰败,镖局的主要业务对象就转化为保护一些有钱的客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押送一些衣、物、首饰,这就形成了人身镖、粮镖、物镖。综合上面三种,这也就是镖局走的六大镖系:即信镖、票镖、银镖、人身镖、粮镖、物镖。

    随着清朝社会生活的日益复杂,镖局承担的工作也越来越广泛,不但将一般私家财物承接保送,地方官上缴的饷银亦靠镖局运送。由于镖局同各地都有联系或设有分号,一些汇款业务也由镖局承担。到了后来,甚至连看家护院、保护银行等等也来找镖局解决。据说当年晚清军政大臣李鸿章的家宅,就是由中国十大镖局之一的会友镖局派人保护的。

圆明园的风水局
宋朝也流行“好声音”
民国文人的“北漂”生活
洪秀全的“人间天国”
抗战时沦陷区的教科书
中国曾两次掀“邓波儿热”
镖局:古代的保安公司
我所经历的两个世纪
化瑕疵为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