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百年中国的邵氏背影:人散曲未终

吴园园 陶凤 《 人民文摘 》(

    人生百年如路,逸夫终其一生走出繁华风景,人虽散,曲未终。

    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于2014年1月7日早上在家中离世,享年107岁。观众们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邵氏电影和香港无线电视的节目。”学生们说:“爵士已去,逸夫楼仍在。”邵逸夫用自己的双手拼出了香港影视业的娱乐江山、打造了TVB的商业帝国、绘制了惠及两岸的慈善版图。人生百年如路,逸夫终其一生走出繁华风景,人虽散,曲未终。

    盛世不衰:香港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号逸夫,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慈善家,生于大清浙江宁波镇海。邵家八兄弟姐妹中,他排行第六,旧上海时代人称“邵老六”,来港后尊称“六叔”。在他107年的人生中,有太多的传奇故事。

    19岁,中学毕业的他追随其三哥邵山客来到南洋电影市场,在工作中对摄影、编剧、导演等业务逐渐熟悉,1930年,兄弟俩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经过打拼,邵氏兄弟成为了声名显赫的大富豪,在东南亚一带拥有139家电影院和9家娱乐场。

    上世纪50年代,香港电影业开始兴盛,邵逸夫于1957年只身赴港创业,1958年,邵逸夫成立了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当时他们兄弟俩在南洋已经开拓了近200家影院,这意味着,电影的发行渠道是不用愁的,他们要做的要紧事是如何制作出更多的影片供院线市场放映。因此,邵逸夫选择在1957年赴香港创立公司的做法非常及时。属于前店后厂的做法。”慢慢地,电懋公司在电影内容制作方面便跟不上邵氏兄弟的节奏了。1950年~1985年,“邵氏”共生产影片1000余部,完全覆盖了香港、台湾和整个东南亚,并打进了欧美电影市场,建立了其在华语片市场无人可以匹敌的王者地位。

    但就在大家都认为邵氏兄弟将电影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时候,邵逸夫又将目光投向了新兴的电视行业,1965年,邵逸夫与利孝和、余经纬等合资创办了“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前身)。1980年,合伙人利孝和心脏病突发逝世,邵逸夫接任董事局主席一职。自此,邵逸夫开始独掌TVB,他的决策决定着TVB的走向。

    除了源源不断地制作电影内容以及拓展发行渠道之外,邵逸夫还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1971年开办的TVB艺员训练班被誉为香港的造星工厂,周润发、周星驰等明星都出自这个训练班。

    不仅如此,邵逸夫还于1973年策划了“香港小姐”,赵雅芝、翁美玲、袁咏仪、佘诗曼、胡杏儿等都是由此成为TVB力捧花旦的;1982年,他还创办了TVB全球华人新秀歌唱大赛,梅艳芳、吕方、杜德伟等人都是通过这个比赛踏上歌坛的。“这使得TVB几乎垄断了香港所有的明星资源,进而拥有制作出更多电视精品的能力。”乐正传媒研发与咨询总监彭侃表示。

    王朝不散:邵氏家族的商业垄断

    长达45年的邵逸夫时代,提到TVB,很多人的标签会是“造星工厂”“港剧代表”。即使到今天,TVB在香港卫视领域也占据着龙头地位。TVB现为全球股票市值最大的中文电视台和最大的中文电视节目供应商之一,2011年营业额已超过50亿港元。旗下主打频道翡翠台和明珠台自1967年11月19日开播以来,一直处于香港电视频道中的收视领导地位。

    邵逸夫在执掌邵氏兄弟和TVB时,创造了多种商业模式。比如,打造造星工厂,垄断艺人资源,为自己的卫视以及公司制作出更多内容;做类型化电影,不断地提升公司在武侠片、文艺片、古装片甚至色情片的能力,覆盖更广大群众的观影需求;推出免费无线电视,打压竞争对手,扩大卫视受众面等。

    邵逸夫打通了电影行业内容制作、渠道发行和人才培养三个环节,于是在他手下,电影的生产变得跟生产普通商品一样简单,一样可以走流水线,可以复制各种各样的电影出来。

    “我觉得,邵逸夫最大的成功是他理念的成功,他做电影,不是当作一种文艺去做,而是完全照着做生意的方式来做。”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副所长赵卫防表示。

    然而,后邵逸夫时代,邵逸夫众多的商业模式是否仍然可以延续?

    “邵逸夫执掌TVB多年,邵逸夫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TVB的企业文化之一,所以,后邵逸夫时代,TVB还会很明显带有邵逸夫商业模式的印记。这在短时间之内是无法改变的。”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

    而对于TVB目前在香港的格局,业内人士也普遍表示,领导地位仍然会长期保持不变。“香港市场上,如今获得政府牌照的卫视就只有两家,一家是TVB,一家就是ATV。但现在的ATV实力无疑远不及TVB。因此,TVB在香港市场上的垄断局面会继续保持。”彭侃表示。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TVB可以完全吃着老本,不做任何改进。随着新时代的来临,TVB原有的模式已经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拿明星资源来说,现在许多港星开始不再只盯着TVB,TVB的艺人资源流失很严重,郭可盈、陈慧珊、宣萱、古天乐、罗嘉良等人都陆续离开。

    而在赵卫防看来,内地市场的崛起,对于TVB的后邵逸夫时代威胁很大。“首先是明星资源,内地比香港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很多明星会选择来内地发展;而TVB制作的电视内容也不再会像之前那样受欢迎,内地已经有了很多影视制作商,制作出来的电影类型更多,内地观众对于原来邵逸夫创作出来的武侠片、古装片有一些审美疲劳了。”

    此外,最近几年,TVB让人印象深刻的剧作逐渐减少,剧集制作常年保持的固定制作方针与固定制作模式已经尽显疲态,出现剧集题材类型化、拍摄手法类型化、台词类型化的尴尬局面。

    除了人才流失严重、内容创作手法疲态之外,新媒体时代到来这个大背景,也让TVB这个属于传统媒体阵营的卫视倍感压力。

    六叔不死:慈善世界永远的爵士

    邵逸夫曾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影视的辉煌带给他无尽的财富,然而他更大的名望却并非来自财富,而是因为对慈善的专注以及对捐资助学的一掷千金。1977年,英国女王册封他为爵士,邵逸夫成为香港娱乐圈获此殊荣的第一人。

    早在1973年,邵逸夫就设立了邵氏基金会。1980年,邵逸夫就已捐出1.1亿港元为香港中文大学兴建逸夫书院,现时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都有邵逸夫资助的建筑。医疗方面,1977年邵逸夫成为香港红十字会会长,赞助该会的工作,1984年为该会成立首个输血服务中心。邵逸夫1998年卸任会长之后,仍然担任该会的赞助人。另外,邵逸夫还曾于1977年出资600万港元助政府兴建香港艺术中心,同时倡办香港艺术节,成为当时的大会主席。

    从1985年起,邵逸夫平均每年向内地捐赠1亿多港元,用于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助超过100亿港元。20年间,邵逸夫支持捐赠内地项目超过3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现时受惠的学校及教育项目有近5000个,包括50所大学。截至2012年,共捐赠内地教育47.5亿港元,捐建教育学校等项目6013个。包括图书馆、教学楼、科技楼、体育馆、艺术楼、学术交流中心等,“逸夫楼”遍布全国各地。内地很多重点高校和中学都有以邵逸夫命名的建筑物,很多人知道邵逸夫其人,正是出于这些以他名字命名的教学楼。

    1990年,中国科学院特地将他们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以示表彰。2005年,他更成为中华慈善大会首批“中华慈善奖”得主之一。除了捐助内地的医疗和教育外,邵逸夫亦曾于1985年出资1000万港元,协助保育敦煌莫高窟壁画。

    邵逸夫晚年更拨出资金,成立有东方诺贝尔之称的“邵逸夫奖”,表彰人类科技拔尖的人物,支持香港、内地以及世界其他地区的科学研究。

那些“摊上事儿”的上市公司高管们
百年中国的邵氏背影:人散曲未终
“微信之父”张小龙:手机时代的“地球观察者”
一个把手拯救“苹果”
刁钻的顾客是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