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月露知音话古琴

藏琴者与琴的关系,不仅是知音益友的关系,它更像伯乐之于千里马,怕的就是“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

贾尼 《 人民文摘 》(

    很多年以后我才明白,优美的《论语》中,最为动人的是这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原来这句话并不像我们通常所理解的那样,是为一个异地朋友的远道而来感到内心愉悦。这个“远方”,它既是宽广无边的地理空间,更是恒无际涯的历史时间。上下纵横无边无涯的时空中有缘得以知遇,是何等的难得而令人欣喜。其间倾诉的是,对这宇宙人生中最为惊心的相遇所油然而生的感动。

    上古时代的诸子为这样珍稀罕有的宝贵情谊冠以了一个美妙的称谓——“知音”。《列子·汤问》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琴。伯牙琴音志在高山,子期说‘峨峨兮若泰山’;琴音意在流水,子期说‘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自此,古琴与知音,成了通达天地人心的不二法门,合而为一不可分割。

    南朝刘勰《文心雕龙·知音》言:“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说的是古琴,叹的更是这难逢难遇的心灵契合。于是曲高和寡的古琴,也如历代有精神洁癖的文人雅士一样,“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孤傲清高如古琴,便一定是“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纯粹和孤寂。所以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曾说:收藏古琴的门槛很高,因为喜爱古琴的人本来就很少,懂得古琴的人就更少,爱琴懂琴又有能力收藏古琴的人便更是微乎其微、凤毛麟角了。

    而藏琴者与琴的关系,不仅是知音益友的关系,它更像伯乐之于千里马,怕的就是“犹御之不善,骥不自千里也”。无数流芳千古的名琴,之所以焕发异彩,无不是因为藏者对其倾注的珍爱,远至东汉蔡邕从火中救材而斫的“焦尾”琴;宋徽宗“万琴堂”中排号第一、金章宗作陪葬的“春雷”;张敬修专辟“绿绮楼”珍藏的名琴“绿绮台”;近至经由王世襄先生之手而复活的国家一级文物“大圣遗音”神农式。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圣遗音”神农式,为中唐宫琴,音色松秀透亮,造型浑厚优美,然而在发现之初,竟被定为“破琴一张”,漠然置之多年,如果不是遇到懂琴的王世襄先生慧眼识珠,珍宝亦已变柴草。

    末代皇帝溥仪被逐出宫后,清室善后委员会委员入宫点查。在清点皇家最大的文物库房南库时,看到了一张破败不堪的旧琴,弃之于库角墙隅,弦轸俱失,岳山崩缺,琴面灰白,宛如漆皮脱尽。遂定为“破琴一张”,编为“鲲字一〇七号”,载入点查报告及后来的文物点查清册之中,仍弃之于原地。抗战期间的文物南迁也轮不到它,如此寂然沉沦了20年。

    1947年,主持故宫古物馆工作的王世襄看到这张“破琴”,知为唐中珍品,立即移藏于延禧宫珍品文物库,并给它配上了青玉轸足。后又请来管平湖为之修理。

    原来,南库虽是皇家聚珍之地,也不免年久失修之厄。雨天屋漏,泥水经琴淌下,年复一年,琴面上竟凝结了一层泥浆水锈,看上去全是漆皮脱尽之状。管平湖历经数十日,终于在丝毫不损琴体的前提下,将这层泥浆水锈磨退干净,露出了完好的金徽与面漆,并为琴重新装配了紫檀岳山与承露,使这珍宝历经劫难而起死回生。

    正如王世襄先生对俪松居“黄花梨琴案”妩媚奇崛的出语:“案若有知,亦当有奇遇之感。”若琴是灵物,亦会感慨命运的跌宕以及知音者的知遇之恩。

    同为稀世唐琴的另一张“大圣遗音”伏羲式,与王世襄先生的缘分就更加奇绝而难舍难分了。王世襄的老伴袁荃猷先生善抚古琴,14岁即师从汪孟舒先生学琴,造诣极高,后又经古琴国手管平湖先生亲授,琴艺通达精湛。袁荃猷弹琴时,王世襄常伴其左右,更戏谑地笑称自己为“琴奴”,爱妻及琴,深情如此可见一斑。

    王世襄夫妇收藏过不少唐、宋、元、明古琴,而这张“大圣遗音”却是最为珍爱的。此琴原为北京著名琴家锡宝臣先生所珍有,1984年,王世襄夫妇二人以饰物三件及日本版《唐宋元明名画大观》换得黄金约五两,再加翠戒三枚(其中最佳的一枚为王世襄先生母亲的遗物),经著名琴家汪孟舒先生介绍,从锡宝臣先生之孙章泽川先生手中求得。此琴的意义更因请金禹民先生镌刻的八分书题记而更显无价:“世襄、荃猷,鬻书典钗,易此枯桐。”十二字的轻描淡写,镌刻了何等厚重的挚爱深情。

    60年间,夫妇二人对此琴视同拱璧,除“文革”十年被抄家之外,不曾须臾分离,直到2003年袁荃猷先生病故。“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琴存人殁,对王世襄先生来说,其痛之巨岂可言邪?

    于是,年事已高的老先生慨然将“大圣遗音”鬻出。此举无异于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逝将归旧林,复此别知音。”

    当2003年“大圣遗音”伏羲式古琴在中国嘉德拍卖会上以891万元(2011年中国嘉德春拍再拍达1.15亿元)拍出,创造了中国古琴拍卖世界纪录,震动市场,哗然琴界的时候,王世襄先生只是淡然地说:“卖多少钱都无所谓,我已经90岁了,对一切都看得很淡。”专场拍卖会上,这张见证了这对耄耋夫妇一生琴瑟相和、相濡以沫的古琴,曾缓缓奏响了一曲《良宵引》,霎时震动人心。弦弦掩抑声声思,似将人带到那良宵已逝、蔌静窗虚,怀人不见而两鬓秋霜的情境中。如是知音者,闻之当已潸然而泪下,不得不为之动容。

    然而在这载浮载沉的人世间,如此难能可贵的相遇相知,常人的福分又有几许?许多孤寂的灵魂,也便将情志寄望于天地万物,纵情山水,卧云弄月,寻求物我两忘的禅意和琴人合一的须臾。于是白居易才会写下《对琴待月》的诗句:“竹院新晴夜,松窗未卧时。共琴为老伴,与月有秋期。玉轸临风久,金波出雾迟。幽音待清景,唯是我心知。”

    2009年秋,中国嘉德秋季拍卖会“泽古怡情”专场上,有一把叫作“月露知音”的明琴。它之所以特别,因为它曾是乾隆皇帝的爱物。乾隆非常热衷于收藏历代名琴,他曾请侍臣梁诗正、唐侃将宫中所藏历代古琴断代品评,分等编号,这张“月露知音”琴的地位,便是琴盒上所书的“头等十六号”。

    唐代诗人刘禹锡有诗云:“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或许琴的旧主人即是以此为意,命为琴名。龙池上部阴刻填金乾隆御题诗云:“月露与琴,是一非三,灭分别相,成无底篮,元酒既淡,尺帛浑素,谁知音者,唯问月露。”这寄寓月露为知音的境界,是否又如六祖慧能那指月的寓语一般,透着甚深微妙的禅机?

    我与这琴有过一面之缘,它拥有凝厚的光泽、华丽的沧桑,黑漆璀璨古穆,断纹隐起如虬。背面的铭刻精整古朴,阴刻填蓝彩的琴铭“月露知音”古秀依旧,隐约透着几分苍郁。看着这孤寥的承受数百年来风尘岁月重压下的琴体,又觉得它呆滞而无主,有一种失神的静默。

    最终,“月露知音”琴在拍卖会上以2184万元拍出。或许对于收藏家来说,能够拥有一件实体的器物便是最大的满足,收藏的乐趣也在于此,不惜宝马雕车搜买花树星雨。

    可是对于一个琴人来说,琴不过是装着金子的口袋,袋子锦绣也好,破烂也罢,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器物所承载着的“道”。古琴大师查阜西先生曾经对学生吴宁说:“你要记住,再普通的琴,一个琴家也可以弹出移情正心之曲,再好的琴,弹琴人也可以弹出浑浊之音。音乐在人不在琴。”他又说:“琴人与倒卖古董的商人对琴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我一生中买过许多张琴,但都是当作乐器来买的,而不是古董。音乐是出于弹琴人的心与手,不全是因为琴的质量,更不是因为年代。”

    能够说出这一番话的琴人们是不知道琴的价值吗?相反,他们恰恰是太知道这琴的价值了。累月经年的历史云烟中,如果没有这些琴人对古琴真正的赏识与珍爱,也就不会有今日这些足以震惊世界、屡创天价的完好珍品。多少琴人曾经刨心请命,曾经满腹悲悒,曾经尽心竭力为求保存的,绝不仅仅只是一具枯桐和它镜花水月的经济价值。

    来源:《艺术品鉴》

人民大会堂的几个“世界之最”
天安门曾“秘密重建”
毛泽东留给21军的财富
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背后的故事
没钱出版,《本草纲目》差点未能面世
“楚河汉界”指的是什么地方
有时候,“吃醋”的后果很严重
唐朝的春晚啥样
月露知音话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