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三北防护林张北段老化

风沙入京最后防线堪忧

雷军 《 人民文摘 》(

    坝上现有杨树防护林152.9万亩,其中141.8万亩已进入过熟期,衰死和濒临衰死的有50.7万亩。虽然杨树只占坝上地区现有林面积的33%,但其他树种尚未形成规模防护效应。

    9月初的张北气温已不足20℃,寒风吹过,枯枝掉落。位于县城北部的一片树林,只剩光秃秃的树干,用力一推,其中一棵竟然应声倒地,露出朽坏的根部。

    这片枯树林只是坝上地区杨树大面积死亡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张家口坝上地区杨树衰死和濒临衰死的共有50.7万亩,占杨树现有林约三分之一。

    坝上距北京不足200公里,过去数十年间,这片防护林为京津地区少受风沙侵袭出力甚巨。杨树衰死,而其他树种仍处于中幼龄期,防风固沙作用有限,当地林业干部对坝上防护林的担忧日剧。

    问题

    不出意外,三五年内这片树林就将全部死亡,“如果遇上特殊干旱,一年就到头了”。

    树龄到期  杨树走向衰亡

    地处内蒙古高原南缘的张家口坝上地区,分布着张北、尚义、康保、沽源四县及察北、塞北两个管理区,北与浑善达克沙地相连,是塞北风沙南下的重要通道。

    离北京最近的是张北县,县林业局副局长王进焕忧心忡忡。4085亩的西关林区曾是模范林,挺拔的北京杨排列整齐、绿树成荫。而今,成片的杨树林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干枯的树皮剥落,透过啄木鸟啄出的树洞,腐朽的树身一览无余。由于公益林禁止采伐,被风吹断和倒伏在地的树干,一如原状。再往前行,看起来仍枝叶繁茂的林带,树顶部也已经成片干枯。

    王进焕说,西关林区衰死或半衰死的杨树已经超过一半。不出意外,三五年内这片树林就将死亡,“如果遇上特殊干旱,一年就到头了”。

    虽然不如西关林区严重,张北周边的杨树防护林带也并不乐观。

    张北县张北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袁妙枝,今年59岁,曾是两届全国人大代表。据她观察,杨树的衰死在上世纪90年代末即已出现,2003年开始树顶干枯,成片死亡则发生在2007年之后。

    据调查,坝上现有杨树防护林152.9万亩,其中141.8万亩已进入过熟期,衰死和濒临衰死的有50.7万亩。虽然杨树只占坝上地区现有林面积的33%,但其他树种尚未形成规模防护效应。以张北县为例,王进焕介绍,全县163.5万亩林地中,近百万亩松、榆、沙棘等均为2000年后退耕还林所种,其他的全部是杨树。

    年龄到限被认为是防护林衰死的主要原因。《全国生态公益林建设标准》规定:我国北部杨树树龄30年以上即进入过熟期。而坝上地区的杨树防护林主要都是在1970年前后栽植的,早已成为过熟林,生命力逐步衰退。

    张家口市水务局的监测数据显示,坝上地区2000年~2010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平均每年下降1~3米。这段时间内,防护林的衰死速度大大加快。

    袁妙枝、王进焕等林业干部曾前往内蒙古、山西、陕西等省调研防护林情况,在他们看来,各省面临的形势均十分严峻,“只是坝上挨着京津,所以大家比较关心”。

    探因

    “那会儿没有苗木,大家急着大造林,只好就地取材插条种杨树。”

    成活率高  形成“一杨独大”

    建国初期,总面积2072万亩的坝上地区,仅有天然桦树、山杨次生林0.96万亩,森林覆盖率几乎为零。种树成为摆在当年坝上人面前的头等大事。

    袁妙枝回忆,坝上地区种树的最高峰发生在1969年后,当时全民响应政府号召,在田间地头都种上树。“那会儿没有苗木,大家急着大造林,只好就地取材插条种杨树,还都是些多年的老条子。”袁妙枝说,杨树成活率高、长得快,是自然的选择。当年的老百姓热情无限,从邻近万全等县运来的树头,用铡刀铡成条就发到了生产队,大家怕种不活就密密麻麻地插条,死了第二年又补插。

    张北县马连滩村老书记孙运武清晰地记得,发动植树后,大家从十几棵老杨树上剪下枝条,加上县里发下来的苗木,全村6600多亩地,一口气种了3800多亩。

    只知栽树  养护更新落后

    多年辛苦终于成就今日局面,坝上防护林成效卓著。1977年,张家口坝上地区有林地面积达到154.2万亩,森林覆盖率7.4%。改革开放以来,又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环首都绿化、塞北林场、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工程,当地生态面貌迅速改观。目前,坝上地区有林地面积已达463.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2.4%。

    如今的坝上,虽然风仍然不小,但天空一碧如洗。张北县的数据显示,到2012年底,大风天数由过去的90多天减少为30天,沙暴天数由26天减少到4~6天,年无霜期延长11天,林网工程区内风速降低26.1%~42.4%,相对湿度提高19.8%。

    随着风沙减少,坝上地区的土质条件得到改善,有识之士开始尝试培育新树种。1987年,马连滩村就谋划着建100亩苗圃、100亩果园。孙运武介绍,他们从山西等地引进了松树、杨树、沙棘、火炬、杏树等十几个树种,通过三年试验获得成功,“有些树死掉了,比如火炬树,现在发现,松树是比较好的。”

    民间自发的行动与林业部门的想法不谋而合。王进焕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县里就有意识地发展落叶松、榆树、樟子松、柳树等乔木和沙棘、枸杞等灌木,但由于没有经验,今年种上明年又死亡,不敢大面积发展。2000年后实施的退耕还林中,杨树所占比例已经很小,但“杨老大”地位已成,难以撼动。

    在过去三四十年中,针对已成林的主要工作是管护。王进焕直言,过去大家都只知道“快栽树”,今年张北仍有2.6万亩新增林地的指标,但对现有林木的养护更新却大大落后,并没有意识到杨树大面积衰死来得如此之快。

    举措

    树种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樟子松和沙棘长势良好,而新萌出的杨树有的已经齐人高。

    四县试点  实施更新改造

    从2005年起,熟知坝上防护林现状的袁妙枝连续7年提出议案,终引发官方、媒体和社会的重视。近年来,国家林业局及河北省有关部门多次前往坝上地区调研,终于有所行动。今年4月,河北省对坝上地区1万亩杨树林实施更新改造试点,张北、康保、沽源、尚义四县各2500亩。对杨树的更新改造主要采用两种方式:死树伐掉重栽。张北县采用樟子松、沙棘乔灌木结合的方式造新林;仍能再生的,贴地栽树。将树根覆土埋桩,并铲断原树部分根茎,促使根蘖萌发新的植株,等到来年从萌蘖枝条中选择2~3根优良植株进行培养。

    近日,记者前往张北县馒头营乡林场的更新试点区探访,1800多亩的荒地上,树种已经焕发了新的生机,樟子松和沙棘长势良好,而新萌出的杨树有的已经齐人高。王进焕感到十分欣慰,他说,今年成活率应该能够达到95%,三年左右杨树就能够重新成林。

    10月中旬,坝上地区就将集中供热,冬天当地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38℃。虽然部分林业干部对更新试点信心十足,但张家口市林业局副局长康成福却十分谨慎,他说,目前试点刚刚开始,新树苗是否能够挨过严冬尚未可知。

    除了技术问题之外,财力是坝上防护林更新的难上之难。

    张北、康保、沽源、尚义四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11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4000元,有林业干部直言:“本来就是靠天吃饭,试点县里勉强能行,几十万亩全改造,配套的钱从哪来?” 

    在袁妙枝看来,对防护林的更新改造已经迫在眉睫,一旦林木死亡变成农地,工作难度将加大。她长期呼吁,作为国家生态公益林,对坝上防护林的更新改造应该列为国家项目,加大相关投入。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国家发改委进行的专题调研刚刚结束,获得反馈,新的支持项目正在编制。

    “大面积造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王进焕说,坝上林业工作的重心是时候转移到养护和更新上了,“再造林也没有土地,把现有的160多万亩树林保护起来,张北就有希望,坝上、北京也就有希望。”

变暖!变冷!谁在忽悠地球?
千人试吃转基因大米:一场严肃的科普活动?
风沙入京最后防线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