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斯诺登披露了多少机密

宿亮 《 人民文摘 》(

    斯诺登向《南华早报》记者出示了多份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从2009年开始入侵中国内地和香港的电脑和网络系统,中国内地和香港已有数百个目标受到监视

    在建筑物的巨大阴影下,爆料者在一处秘密地点等待着与记者见面。他手中的魔方玩具,暗示着即将披露的内容,也是记者辨识他的“信物”。随着魔方的旋转,也许第二天相关消息就将传遍全球。

    这样的情节常常见于各类谍战电影中,孤胆英雄凭一己之力挑战幕后黑手。但现实有时比电影更精彩——当美国国家安全局承包商博斯公司的基础设施分析师爱德华·斯诺登选择“本色出演”,解密美国政府用于监控全球网络通信用户的“棱镜”项目时,这个故事吸引了更多的眼球。

    浏览记录、电子邮件、聊天记录……美国安全机构尽在掌握

    2013年6月6日,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斯诺登提供的“最高机密”材料,首次向全球公开了“棱镜”项目。

    《卫报》报道,在“棱镜”项目下,美国国家安全局得以进入微软、谷歌、脸谱、苹果等美国多家信息技术巨头的服务器,搜集用户的浏览记录、电子邮件、文件传输和在线聊天记录等个人隐私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有多家IT企业向美国安全机构提供了协助。

    “棱镜”项目监控的目标是在美国境外使用这些IT服务的用户,以及与境外人员有通信联系的美国用户,监控范围涉及实时通信和信息存储。

    按照《卫报》的说法,“棱镜”项目始于小布什政府2008年推出的新版外国情报监控法案。2012年12月,美国国会参众两院批准这项法案延长5年。根据该法案,美国IT公司可以在总统的命令下,以反恐为目的进行窃听并免于司法调查,情报机构即使未得到授权也可以监视涉嫌恐怖活动人员的通信记录。

    在斯诺登提供给《卫报》的一份共计41页的幻灯片材料中,美国国家安全局明确提出,“棱镜”项目的所有活动得到“多家美国通信服务提供商的协助”。在多份材料中,美国安全机构还夸耀“棱镜”监视范围之广,除文字记录外,照片、音频、视频、IP电话,甚至社交网络上的交流细节也尽在掌控之中。

    美国安全机构在IT公司的帮助下,秘密获取信息资料,并将每一条截获并需要进行调查的通信记录称为一条“报告”。斯诺登告诉媒体,美国国家安全局每月从“棱镜”中获得2000多份“报告”。从启动至今,“棱镜”已经提供了7.7万份“报告”,2012年的“报告”比上年多出27%。

斯诺登是谁
斯诺登披露了多少机密
英雄还是叛徒?
个人自由与国家安全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