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故都的房

文|李开周 《 人民文摘 》(

    李开周:专栏作家,著有《千年楼市》《食在宋朝》《祖宗的生活》。

    很多年前,郁达夫回忆北京的生活,说自己不逢北国之秋已经十年了,每年到了秋天,都要想起北京,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想起“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的静谧岁月(出自郁达夫《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

    人的回忆往往靠不住,郁达夫离开北京后,感觉北京很美好,却完全忘了他当年在北京居住的时候撂下的一些狠话。1924年,他给郭沫若写信说:“上北京来,本是一条死路,北京空气的怎样腐劣,都城人士的怎样险恶,我是知道的。”那时候在他心目中,北京还是“风雪弥漫的死都”。

    不过郁达夫有一条回忆是可靠的——他确实曾经在北京租过“一椽破屋”。

    1923年秋天,郁达夫从上海来到北京,开始在北大教书。那时候,他没有住处,借住哥哥郁华的房子。几个月后,他的原配妻子孙荃带着他的小儿子龙儿也来到北京,不方便再借住哥哥家了,只好在什刹海北岸的一条小胡同里租了一间小平房,一家三口住在里面。

    郁达夫在北京没有买过房。不是买不起,而是不想买。民国时代重视教育,教授的收入和地位远远高于普通人,例如北大,刚上岗的讲师每月可以拿到上百块大洋,评上教授以后最低月薪是两百块大洋,以后按年限和资历累加,最高可以挣到六七百块大洋。另外还都可以去其他大学兼课,像周作人、钱玄同、钱稻孙等人,既在北大教书,也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今北京师范大学前身)和北京法政大学上课,出去讲课一小时,一般可以拿到五六块大洋的车马费,这样下来,一个勤奋的教授一个月可以挣到上千块大洋。

    郁达夫只是讲师,也不在其他学校兼课,月薪大约在120块大洋左右,但他写书,写文章,有稿费做补贴。他去北大之前,已经凭着留学时期写的小说《沉沦》蜚声海内外,算是文坛名家了。民国前期出版界惯例,名家出书,版税一般按15%计算,郁达夫写一部小说或者文选,首印至少一万册,定价一般是大洋7角,一算版税,也能拿到上千块大洋。他只需要攒上几个月的钱,就能在北京买一所相当不错的四合院。

    可惜郁达夫始终没有攒到钱,因为他生活奢靡,开销极大:雇听差,雇厨子,抽名牌香烟,出入八大胡同,每个月都要吻别大量的现洋。从北京到上海的特快列车,硬座25块大洋,卧铺45块大洋,郁达夫想去上海探望留日的同学成仿吾,竟然连车费都拿不出,遑论买房。

    民国前期的北京房价虽然很低,但也在逐步上涨,假如把钱省下来投资到房产上,其收益还是超过存款。问题是郁达夫毫无投资理念,他不买房,也不存钱,有钱就花光。他在北大的一些同事,像钱玄同,像吴虞,过日子相对节俭,存款颇多,但是也想不到去买一套房子。

    郁达夫的哥哥郁华在北京买过房,1919年购买的四合院,只花了2200块大洋,到1924年,已然涨到五六千块大洋,升值一倍还要多。可郁华买了一所以后,再有余钱就存进银行,想不到再买第二所房子作为投资。要知道那时候国内各大银行的一年期存款利息只有7%左右,虽然比现在的利息高,但是跟投资房地产的收益相比,就差得太远了。

    这段时间老有朋友问我民国前期北京房价为什么那么低,我想,也许正是因为那时候的有钱人(例如教授阶层)太笨,没有学会把房屋当成一种投资品吧?

故都的房
“唐宋八大家”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