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观点

《 人民文摘 》(

    信用卡滥发,银行不该只做“经济人”

    邓子庆

    数据显示,短短不到10年,信用卡发行数量增加了将近90倍。

    信用卡“跑马圈地”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很多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一是造成大量“睡眠卡”的浪费。二是制造大批卡奴。在办信用卡比买车票还容易的背景下,不少“80后”甚至“90后”怀揣大把信用卡盲目消费造成入不敷出,不得已采取“以卡养卡”,沦为财务和信用陷入双重危机的“卡奴”。

    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持卡者自己无能力偿还后转化为家庭问题甚至社会问题,不少持卡者为了偿还信用卡透支而“拆东墙补西墙”,严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有的甚至为此违法犯罪。

    事实上,不少人士早已看到了信用卡诱导下出现的数量庞大、负债消费却难以偿还的“卡奴”队伍,更看到了国家金融风险、银行借贷风险、百姓消费风险的“黄灯”甚至“红灯”。然而,直到现今,工作人员走街串巷地推销信用卡送礼物现象依然相当常见,基于此,信用卡泛滥问题一方面固然在于监管部门在发卡行监管上的乏力,另一个更主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银行社会责任的缺失。

    在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且信用卡发放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程序规则和审查监控机制时,各大银行却为了争取业务领地,在审核和发放信用卡的过程中对申请人的经济实力、信用程度、信息真实度等都缺乏足够的评估。尤其是明知他人无还款能力时依然为其办理多张信用卡,如此只注重眼前盈利,而忽视产品安全,显然有悖商业道德。更何况,从长远角度讲,信用卡坏账率的大幅度上升,对不加节制抢占市场争发信用卡的银行来说也是一大风险。

    摘自《法制日报》2012.9.24

    GDP破八,不看速度看成色

    徐立凡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国民经济半年报: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这是最近3年来GDP首次下降到8%以下。

    其实,对于GDP破八无须大惊小怪。一方面,下调经济增速是十二五规划的主动行为,按规划,5年GDP平均增幅达到7%即可,目的是通过主动降速,赢得从过分追求GDP增速转向优化经济结构的空间;另一方面,以欧债危机为表征的外部环境迟迟不能改善,对于过多依赖出口经济的现有增长模式,形成不小的冲击,国内经济随之起伏是“蝴蝶效应”的必然反应。 

    在经济正增长趋势未改的前提下,有高速运行也有中速换挡是正常表现。经济形态复杂,不能用一个绝对值来判断其好坏。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经济增长背后,要素资源是否配置合理,平稳健康发展的空间是否被透支,经济增长与百姓生活是否相关联。 

    从这个角度说,与其关心GDP的增速,不如关心GDP的成色。单纯从数据看,让GDP重新站到8%以上不是难事。随着稳增长各项措施的铺开,从第三季度开始,刺激经济的政策效应将会显现。但是,即使GDP再次提速,也不代表内在的结构性问题已解决。阶段性的漂亮数据易求,保证经济既有成色又能长远发展的可靠环境难得。这一环境,只有在该调整的利益关系就调整,该淘汰的落后产能就淘汰,该更新的“唯GDP论”思维就更新之后,才能创建出来。

    摘自《京华时报》2012.7.14

    城市发展还须留些“记忆”

    缪迅

    慎余里是一条东临黄浦江、南抵苏州河,建成于上世纪30年代初的弄堂,包括慎余里在内的唐家弄区域,是闸北为数不多的石库门式历史建筑,既体现了闸北的历史进程,也保存了上海建筑的多样性。如今,历经80年沧桑的慎余里身陷“被拆除”的困境。在拆迁现场看到,过街楼以及天潼路临街的建筑拆除过半,被拆房屋的砖瓦、木料几乎都被毁。闸北区旧改办明确表示,慎余里及周边里弄都将全部拆除。曾经在“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公示”上榜上有名的慎余里,却已不见昔日的风貌,几乎成为废墟。

    作为慎余里的“原住民”,很难抑制对这条堪称石库门精品之作的慎余里即将“灰飞烟灭”的惋惜之情。拆掉一条旧里弄是很容易的,然而,随之而来的城市原貌的不再、城市历史记忆的消失,是今后即便再花多少代价也难以恢复的。

    慎余里这条弄堂在“一二·八”、“八·一三”这两次战争都未被波及,至今仍堪称是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石库门建筑群之一,当之无愧是石库门弄堂的“精品”,是昔日“海派风情”的见证。

    城市是有生命的,包括石库门弄堂在内的上海老建筑就是上海这座城市的“记忆”。而诸如老北站、十六铺、董家渡、大自鸣钟等等老建筑,如今都在旧城的改造中渐次消失,这让众多的“老上海”不免为之怅惘和生出些许伤感。

    怎样在城市的改造和更新中,保住和维护城市建筑风貌的多元化和历史感?怎样留住城市的根,保住城市的魂,这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城市建设中必须跨过去的“坎”。 

    摘自《文汇报》2012.9.14

    四分之三的“幸福”里有多少“被幸福”?

    叶祝颐

    日前,由北京大学携手某保险公司发布的《中国城市居民幸福感研究报告》把对幸福探究的目光对准了身边的普通人,绘出一份遍及全国20个城市居民的幸福地图。研究最后提炼出国民幸福指数,3/4的人感觉自己幸福。不可否认,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幸福感提升了。但是,3/4的被调查者自感幸福,这样的幸福感数据在网上引起了质疑。特别是年轻网友纷纷投票,直言自己“被幸福”。

    3/4的人感觉幸福毕竟是一个笼统概念,对不少百姓个体来说,幸福仍较遥远。获得幸福,生活在幸福之中,是每一个人的梦想。但是,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高昂的房价让不少人沦为房奴,还有更多的蚁族望房兴叹。由于竞争压力加大、劳资地位不平等,不谈普通打工者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就是貌似幸福的白领阶层也会感受到工作、心理上的压力。面对3/4的幸福感调查数据,政府不能忽视影响百姓幸福感的种种公共品质弊端,而要注重完善制度设计,想方设法提升民众幸福感。

    调查居民幸福感,做入户调查与街头访问,网上拉选票,得出一组数据,相对容易。难的是如何移开影响民众幸福感的拦路虎,培植公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发自内心的幸福感。对此,政府大有可为。一方面,注重顶层制度设计,积极营造文明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把每一个公民都纳入权利保障的视野,提供优质均等的公共服务。

    摘自《羊城晚报》2012.9.21

《李肇星说》
声音
读者来信
观点
养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