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张静江:这个家族不寻常

王艳鹏 《 人民文摘 》(

    1905年,张静江乘坐海轮去法国,在这艘海轮上,他遇到了一位日后的大人物——孙中山。张静江这时在清政府挂职,孙中山存有戒心,对他处处回避。张静江却在甲板上拦住了孙中山:“我知道你是孙文,你不要以为我是反对你的,我却是最赞成你的人。”经过这次不期而遇,张静江走上了革命道路,并许诺孙中山,如果革命需要钱就给他发电报:A代表1万元,B代表2万元,C代表3万元。

    张颂贤和政府做交易

    张静江出身一个商人家庭,他的清政府官职也是花10万两白银买来的。

    张家祖先是安徽休宁人,明末才迁到浙江南浔镇。休宁就是历史上徽商的所在地,所以张家人历来经商。后来有一位犹太女人嫁到了张家,犹太人的经商基因又渗透进来。似乎,张家在商业上兴旺是迟早的事。   

    到张静江的祖父张颂贤时,张家真正成为富商大贾。南浔镇上有“四象八牛七十二条小黄狗”,赚100万两银子只是条小黄狗,大象的财富标准是1000万两,张颂贤去世的时候已经是“四象”之一了。

    盐业是张颂贤的大产业,张颂贤在太平天国起义期间收购了10万引盐票,起义平息后,又在浙江巡抚的帮助下收购了10万引。盐票是盐业的经营许可证,盐票越多,可以经营盐的数量就越多,一引盐票是380斤盐,可见其规模之大。张颂贤几乎垄断了浙江省盐业,在上海设有盐务总管理处,曾与“红顶商人”胡雪岩齐名。  

    盐历来是国家专营,私人垄断必然引起政府警觉,张颂贤能安然无恙,是因为他背后有政府的支持,这一点确定无疑。张静江曾对他儿子张乃昌说过:“因为张家人对朝廷立了功,作为回报,官家给了盐票,从此经营盐业,就更加发财。”至于政府为什么支持张家,现在已无法考证。

    要靠盐业盈利、缴税,就必须打击走私,这历来都是官府的事。而张颂贤在儿女亲家的帮助下,竟然有了自己的一艘炮舰,装备了洋枪洋炮,专事巡逻缉私。

    张宝善利用局势

    “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这是张颂贤请翁同龢书写的抱柱联,是张家的座右铭。读书万般好,但不是人人都能读来的,张静江的父亲张宝善,虽然刻苦攻读,但在科举路上郁郁不得志。他是经营上的一把好手,很早就帮助父亲料理家族产业。张颂贤死后,张宝善把家族产业扩大到酱制品经营,还在上海开办银行、典当行、绸缎店,经营运通公司,投资房地产,成为上海滩数一数二的商场人士。

    张宝善也会利用官府活动,来维持自己的产业地位,但他与父亲又有不同。张宝善通过附贡生的资格,取得了户部贵州司郎中的头衔。附贡生是自己拿钱纳捐取得的贡生资格,不算正途,而且张宝善的官衔只是个头衔,他没当过官,也没在这方面为自己的生意赢得便利。

    张宝善参加的社会活动比较多,太湖地区有土匪扰民,士绅们就筹资建团防局,张宝善积极参加。英国人要清廷出让浙江铁路的修筑权,后来在张宝善等一干人的抵制下,浙商成立了铁路公司,并获准自主筹建。利用时势,其实正是经商的重要法门。

    张静江为革命经商

    轮到张静江,经商几乎成了副业,革命倒成为主业。张静江其貌不扬,还是个跛子。他的跛脚大有历史,10多岁的时候,他就组织了以张氏家族成员为主的一支救火队,还参加镇上的救火工作。正是在一次救火行动中,他不慎摔伤腿足,最终恶化成了跛足。

    张静江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他是第一个在法国开商行的华人,在巴黎开办的通运公司从中国运销茶叶、绸缎、地毯、漆器,以及古董、字画,“获利之巨,无法估计”。

    在往返中法的一次旅途中,张静江偶遇孙中山,从此巨商投身革命洪流,因此张静江被称为“现代吕不韦”。

    在海轮上相遇后,孙中山试着给张静江发来了约定好的电报,张静江则践约汇钱。此后只要有孙中山的电报,张静江从不怠慢。广州黄花岗武装起义,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杀清廷官员良弼、关东起义等行动,都得到了张静江财力上的资助。孙中山称他为“革命圣人”,还给他题词——“丹心侠骨”。

    张静江为革命捐了不知道多少钱,连国民党员私人借钱他都有求必应。蒋介石就是其中一位,经常两三百元地借钱。据说今天的南京市档案馆还存着蒋介石的借条,有一寸多厚。蒋介石就是靠着这些借款笼络上下左右,得以站稳脚跟。

    蒋介石讨伐袁世凯时成为通缉犯,是躲在张静江家里才躲过一劫,后来两人拜为把兄弟,张静江是蒋介石的二哥。蒋介石当黄埔军校校长,是靠元老张静江的竭力推荐。蒋介石北伐,是张静江提名的,而且坐镇后方,为他筹集军饷;汪精卫和蒋介石闹对立,张静江出来调解;蒋介石娶陈洁如,是张静江做媒,后来蒋介石迎娶宋美龄,又是张静江出面把陈洁如安排到美国。总之,张静江真是帮蒋帮到家了。

    支持革命的同时,他的商业活动也受到影响,因赞助费出得太多,运通公司曾一度周转困难。为赞助革命,他还卖掉了巴黎的茶叶店,以及上海的几幢洋房。

    当然,张静江也没有白付出,他的回报就是成为革命家,做官做到财政部长、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孙中山把他当作患难兄弟,临终前还要见他。孙中山安排后事、签遗嘱时,张静江都在现场,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后来因意见不合,张静江和蒋介石的关系出现大裂缝,最终分道扬镳。晚年张静江到了美国,信奉佛教,心灰意懒,靠念经打发时间,经济上也不宽裕。大商人在革命的冲刷下,洗尽了铅华,心力衰竭而终。

    摘自《乐龄时尚》2009.8

陈独秀父子仨“叛逆”
吕正操在文革岁月中
张静江:这个家族不寻常
达赖父亲之神秘死亡
李秀文陪叶挺坐穿牢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