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与普通同学没区别
斯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一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大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
霍金说:“我上学时,牛津物理课程的安排,使得大学很容易逃避用功,我爱逃学。我有一次计算过,在牛津的三年中,我也就是平均每天学习1小时。我和大部分同学共同的态度:一种百般无聊的心态,而且觉得没有任何事情值得争取。”
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
与死神抗争数十年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
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0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医生当时对霍金说,他可能只剩两年的生命。他的身体将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不过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
虽不如医生所说的那样,但霍金的病情确实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唯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多年后,霍金仍然幽默地说:“我希望王子的脚趾头依然无恙。我的很多知心朋友,都有被我的轮椅轧过的经验。”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需要依靠对话机和语言合成器与他人交流。
令世人称奇的是,霍金到目前为止,已经与死神抗争了40多年。
他的朋友感慨地说:“我们可以相信,当他所热爱的东西都失去时,他不仅坚强地活着,而且伟大地活着,那么他所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科学的智慧,还有人类最可贵的精神。”
崎岖的爱情之路
曾有人问霍金:你追求的目标是什么?
霍金诙谐地回答说:除了渴望知道黑洞里面有什么、宇宙如何开始及人类的生存问题外,了解女人,亦是我其中一个目标。
1962年的夏天,通过朋友,他的前妻简·瓦尔德认识了走路笨拙、脚步踉跄的霍金。
多年后,简·瓦尔德回忆说:
在剑桥一个小雨淅淅沥沥的晚上,他终于吞吞吐吐地低声向我求婚——那一时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然而,第一个星期和谐美满的婚姻生活,转瞬即逝。一天,他发病了,满屋子里回响着他刺耳的咳嗽声,直到窗户啪嗒啪嗒作响,冷风回应着惊惶失措的叫声。
结婚两年后的1967年,他们的第一个儿子罗伯特出生。三年后的1970年,女儿露西也来了;第二个儿子提莫西出生于1979年。他们这个身体不好的爸爸开始成名了。
1995年5月,风雨相伴了几十年,霍金和简办了离婚手续。
四个月后,霍金再婚。
1995年,霍金与一直照顾他的护士伊莱恩·梅森再婚。
上世纪80年代末,霍金接受气管切割手术,幸得梅森的前夫替他在轮椅上装上电脑和语音合成器。2000年霍金受伤,外传他受太太虐打。警方打算请霍金单独作供,但他说:“因为她,我今天才活着。”
两年后,霍金的轮椅在剑桥大学“翻车”,跌断股骨,霍金笑称他为了赶去与太太相会,才“开快车”。
曾有访问者问:“霍金,你认为你本人幸运吗?”
霍金回答:“我在各方面都非常幸运,除了患‘运动神经元症’之外,并且就是这个病对我也不是多么重大的打击。患此症仍能成功,我感到满意。我现在真的比发病之前的那个我远为快乐。我无法说它是一项恩典,但已经够幸运了:它并没有比预计的更坏。”
而在谈到婚姻时,年已60岁的霍金用一个指头说:“什么都不能剥夺爱的权利。”
摘自《扬子晚报》2009.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