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他是《福布斯》“中国富豪排行榜”上创业最早的企业家,在闽商中,他的财富位列三甲。
他不是资产最多的富豪,却是捐款最多的民营企业家。

中国式贫民富翁

韩雨亭 《 人民文摘 》(

    屋顶的水晶吊灯让宽敞的餐厅有一种冷冷的色调,曹德旺穿着灰白色西服,坐在铺着白色蕾丝餐巾的长形餐桌正中间。他是这张餐桌的主角,举着玻璃杯,扫视着在座的每一个人,一会儿自我调侃,一会儿发表对国际局势以及慈善事业的看法。

    他没忘记自己的主人身份,希望能照顾到邀请的每位客人,细致到为每位客人安排位置,推荐自己的家常菜,包括劝酒,他喜欢喝酒,喝酒时一仰脖子,一杯上等白酒下了肚,面不改色。

    当然,他永远是社交场的中心,对于他发表的高论,客人们不停地点头,但,没有几个人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对于来自社会的褒贬之声,他往往只是淡淡一笑。

    多数时候,他是孤独的,尤其是在做出最关键决策的时候。企业家或许天生就是孤独的动物。

    底层的财富

    在家人面前,曹德旺始终保持着一种长者的权威,但他从没动手打过孩子。

    在福耀玻璃的新老员工面前,他仍然保持着这种长者风度,很多员工也打心眼里服他。一名跟他干了20多年的老员工说:“我们都很尊敬他。”从工厂返回的路上,曹德旺说:“他们是跟我一起摸爬滚打走过来的。”

    曹德旺经常感慨自己早年的辍学,并常因未接受正规教育而惋惜。

    曹家曾是福清市的望族,他的曾祖父是那一带的富豪,父亲曹何仁曾在日本经商11年,后返回上海做生意;母亲是大家闺秀,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但时代动荡与命运不济,使得这个家庭坠入了社会底层。地位的落差,让早年的曹德旺一度认为金钱似乎比知识与教养更能代表尊严。现在,他又常对儿女说:“不要把钱看得那么重。”

    曹德旺说:“如果要我讲自己童年的生活,我怕自己讲起来也会很伤心,会流泪。”

    他出生于1946年5月,他的童年几乎弥漫着艰辛和贫困,家里穷,没有钱,经常有一顿没一顿的。9岁才上学,14岁就辍学了,老师和同学也常欺负他。

    这种经历让曹德旺更加意识到同情心对于一个人是多么重要。“我母亲很优秀,她一直在教育我们——贫穷的时候,也可以热爱生活,也可以做一个有尊严的人。”

    失意的父亲经常在喝醉后,絮絮叨叨地给曹德旺讲自己做生意与做人的理念,以此追忆往事,训示后人。有一次,酒醉的父亲曾连续说了20多个“心”字:人必须要有自尊心、自信心……然后对曹德旺说:“当你悟透这个道理的时候,我就不在了”。这是父亲传授给他的处世哲学与人生信条。

    为了让曹德旺成才,父亲对他要求十分严厉,甚至给他立下了苛刻的戒律,如18岁以前不能留头发,留胡子,喝酒;吃饭时不准说话。但曹德旺未能变成一个父亲眼里的“乖孩子”,他很早就表现出了某种叛逆特质,打架、偷东西吃、恶作剧……如今想起来“实在太调皮了”。

    “我小时候是一个孩子王,每天都有人给家里告状,每次父亲都会揍我,打得头破血流。”每当他挨打的时候,母亲就会出来保护他。

    虽然,父亲教给他成功的人生道理,但曹德旺从情感上更偏向于善良、柔和的母亲,他说:“做生意受父亲影响,而做人则是受母亲影响。”他有时喝醉了就会想起过去,哭得很伤心。

    “我是从最底层走出来的,这是我一生的财富。”他说。

    生存的强者

    动荡的时代与艰辛的家庭生活,让曹德旺的成人礼来得太早。

    14岁退学后,母亲向生产队申请领养了一头牛——他们都不会种田。曹德旺每天早出晚归,挣两个工分,但村里人总是说牛没吃饱,老告状。过了一年,父亲对他说:“我们不放牛了,你跟我去做生意吧。”

    最初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常常从福州拿点烟丝回来卖,这在当时属于“投机倒耙”,抓住了就会被没收,发现别人不会注意小孩子,父亲开始让他跑腿。这样,曹德旺就骑着自行车到长乐拿烟丝回来卖,5天一趟,来回200多公里。

    后来,烟丝生意不好做,18岁左右,他又做起了水果生意,一趟300斤水果,纯利润两块多,一个月20趟。

    那时,每天凌晨3点左右就要起床,从高山镇骑车到福清市去卖,来回80公里,“每天都很累,第二天起床非常困难,我妈每天都要先哭一阵子才叫醒我。”至今,曹德旺都能回忆起母亲坐在床头哭泣的样子。

    1976年,曹德旺终于有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成了高山异形玻璃厂一名采购员,自此他没有离开过这家工厂。因内部管理不善,玻璃厂从1976年至1982年连年亏损,领导认为他很有商业头脑,希望他能承包玻璃厂。

    1984年,曹德旺用房产作为抵押入股,成立了福建省第一家私人合资厂,他个人占其中股份的50%。没想到承包当年,他就净赚了20多万元,上交了6万元。他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板,也是美国《福布斯》杂志“中国富豪排行榜”中最早的企业家。

    然而,这笔20万元在他眼里并不是第一桶金,而是1985年他赚到的一笔钱。当时,大量进口汽车涌入中国,但很快车主发现,他们必须用高昂价格去配置进口汽车玻璃。发现这一商机后,他通过购买上海耀华玻璃厂的旧设备图纸,成功完成了设备安装并投产汽车玻璃,当年实现盈利70多万元。这笔钱为他组建“福耀玻璃”创造了条件。

    曹德旺的事业驶入了一条快速轨道,有人开玩笑说他不是在生产玻璃,而是在印钞票。

    1987年,他联合11个股东,集资627万元,成立了福耀玻璃有限公司,开始正式生产汽车玻璃,他是中国较早涉足这个行业的私营企业主。

    留给子孙的应是智慧

    曹德旺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在他的言传身教下,他们都没沾染上纨绔子弟的习气,拥有三个争气的孩子可能是上天对他行善的“回报”。他的思想与为人,都未能走出中国传统的价值框架。

    在价值观上,他已经与儿子曹晖有了明显的差别。曹晖身上更多表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派文化:崇尚自由。他不那么喜欢像父亲那样穿正式的西装,更喜欢休闲与运动风格的服装。另外,他不喜欢住在奢华而宽敞的别墅,在他的居住观念中,像父亲那样的别墅简直是一种浪费。

    这些曹德旺都看在眼里,他也都能接受,唯独让他意外和不适的是:曹晖竟称不想继承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尽管,他一直在为这个家族工作,听从父亲指挥,从基层干起,直到成为福耀香港和北美公司负责人。但是,他不想坐在父亲的位置上。

    因为架不住父亲的号令,曹晖去年回国——担任福耀集团总裁。

    “呵呵,他满脑子都是美国人的思想。”曹德旺这样评价儿子。父亲对儿子永远都不会满意的。半晌后,他又幽幽地说道:“终归是儿子,不是私有财产。”

    这位玻璃大亨不但想给儿子这个家族的财富,更想向他传播自己的价值观。在他的办公桌上,摆放着孙子、孙女们的照片,孩子们的灿烂笑容可能会让他心情愉悦。

    这是那一代中国创业家共同的特征;当想到即将把财富传给子孙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有两种情绪:害怕和忧虑。要么害怕财富会让下一代失去通过努力工作而获得成功的人生动力,要么担心年轻继承人不能深刻理解自己的事业。

    在曹德旺的财富价值观里:“留给子孙的,不应是财富,更应是智慧。”

    摘自《南都周刊》2009.3.27  

任正非:中国最神秘的企业家
黄光裕与潮汕帮“触礁”
国际民工返乡潮
中国式贫民富翁
命悬“通用”生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