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开放中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年01月07日 Tue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高质量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开放谈)

董 超 尹 熙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年01月07日 第 06 版)

  内外贸一体化是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为降低企业市场转化制度成本,促进内外贸、进出口协调发展,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更加畅通的重要措施,对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整体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开展。目前,中国内外贸一体化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

  从宏观角度看,内外贸一体化制度建设趋于完善。近年来,中国积极加强国际规则对接,促进内外贸标准认证互信互认;借助进博会、消博会等平台建设,促进内外贸市场加速融合。同时,海外仓等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多式联运一体化服务水平的提升,使内外贸联通物流网络进一步完善。近期《关于发挥国内贸易信用保险作用 助力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意见》的实施,也将进一步降低内外贸企业市场转化风险,促进内外贸商品服务流动更加畅通。

  从微观角度看,企业内外贸经营能力不断加强。随着企业进行内外贸市场转换的门槛持续降低,内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更便利,外贸企业加快深入国内市场寻求新发展机遇,内外贸融合发展模式不断创新,也培育了一批内外贸一体化专业人才。商务部开展的内外贸一体化问卷调查显示,约1/5受访企业以内外销兼营为主营业务,约2/3受访企业已同时开展内销和外销业务。

  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卓有成效。自2022年起,商务部等14部门推进内外贸一体化试点工作,在北京、上海等9地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两年来,各地精心制定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如北京将内外贸一体化工作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相结合,探索数字贸易内外贸融合发展;上海利用外资班轮“沿海捎带”政策显著提升了内外贸货物的中转时效;浙江重点培育了数百家有国际竞争力、内外贸并重的内外贸一体化“领跑者”企业。当前,各地区试点任务已完成80%。

  下一步,内外贸一体化工作仍需在市场体制建设、经营环境优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持续发力。一方面,应着眼内外贸市场在规则体系、监管方式、经营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形成完善统一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制度,为进入国内市场的外贸企业破除资金结算、交易规则等方面障碍,提升与国际先进标准互认水平,为内外贸一体化构建统一的市场基础。另一方面,应围绕内外贸一体化发展需求,以打通物流瓶颈作为切入点,加快布局内地前置仓、海外仓、配送中心等物流服务网络,降低内外贸商品流通成本,实现国内国际市场间的高效通达。

  (作者分别为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