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是一所工科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校,在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后,该校积极探索推动卓越工程师培养范式改革,在校企合作一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新兴学科人才
李诚信是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三年级硕士研究生。在同济大学和国家电力投资集团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培养期间,李诚信参与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任务。他坦言,通过项目收获很大。
“项目旨在通过AI技术提升缺陷检测的精度和效率,可以对大型工业设备或者基础设施的巡检过程进行数智化赋能,实现巡检的无人少人,提升工业安全和经济效益。在项目中,我多次前往内蒙古的锅炉发电厂现场一线,深入参与到了大型密闭空间内使用机器人进行缺陷检测的测试试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李诚信说。
以数智化为驱动,应对时代科技变革趋势,这是同济大学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一大特色。“学院以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围绕智慧交通、智慧医疗、智能建造等新兴领域和创新场景,打造了多学科交叉融合科教平台。”同济大学副校长、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院长赵宪忠介绍,“2024年5月,我们提出了‘1+N’的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创新发展思路,‘1’指推动人工智能学科本体的发展,‘N’指对既有学科的全面赋能,促进传统学科的整体创新。”
为了迎合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持续对学科专业优化,推动土木、交通、机械、城规等传统优势学科转型发展,培育如人工智能、天空地海遥感技术、集成电路、光电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领域人才。
“学院将单一学科专业培养模式变为学科交叉、目标导向的个性化培养模式。”同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赵鸿铎介绍,“从学科导向转为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从专业分割转向跨界交叉融合,这样可以更准确把握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适应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特色需求。”
张恒翔是学院2023级学习建筑设计的一名学生,他的研究课题正需要发挥交叉学科的优势。张恒翔说:“在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参与一线实践时,我研究‘医药产业园空间布局的设计策略’,它需要依托国药工程在生物医药产业设计领域的领先优势,结合建筑、结构和工艺流程等跨学科的技术内容,从而助力优化新型医药产业园的研发和生产效率,推动医药经济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入企实践推动研究
陈航是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通过校企联培项目,陈航到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实践。
“入企实践推动了我的理论学习。”陈航说,“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在其子公司——上海泛亚航运有限公司轮岗见习。当时我对TMS(运输管理)系统不熟,缺少研究数据,无法推进下一步研究。然而,在泛亚实践时,同事热情地为我讲解TMS系统工作原理以及相关拖车业务运行逻辑,我终于更透彻地理解了集装箱运输业,这为我后期的研究推进打下了理论基础。”
在学生实践期间,其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密切配合。陈航的校内导师、同济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袁泉说:“学生在学校和企业共同立项课题后入企实习。实践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自身兴趣为基础。学校和企业在协作过程中彼此支撑、共同发展,依托这一产教融合项目,学生的研究成果在中国创新挑战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了多个奖项。”
在推动人才创新方面,企业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中远海运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中货总供应链部副总经理谢国松说,“在产学研合作、人才联合培养方面,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远海运集团与同济大学共同为学生设计了课程和培养方案,企业可以与高校共享资源,包括人才、技术、信息等,共同培养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人才。”
“与以往的实习经历不同,这次在中国远洋海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培的实践经历给予了我很多自主权。”在该公司参与联培的学生商睿说,“进入企业以来,我与企业导师保持着密切沟通。在此基础上,我们共同制定了详细且有针对性的研究计划。导师不仅帮助我搭建了与各个业务经理的沟通平台,让我能和他们随时探讨,还鼓励我自主思考如何将我的目标研究方向——大语言模型,应用于公司的实际业务中。这样的实践机会,不仅锻炼了我的研究能力,也让我在跨领域协调方面有了显著成长。”
同济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刘春介绍:“为了培养出具备国际视野和前沿技术能力的创新人才,同济大学在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平台同步设立了国际工程师学院,与德国马堡大学等知名学府达成合作。此外,学院也与空中客车公司、西门子医疗集团、AVL李斯特公司等世界500强企业共同进行卓越工程人才联合培养,推进国际化产教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