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华侨华人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12月06日 Fri

返回目录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福建省福州侨厝心远庐:

家的温暖 侨的根魂

林 玲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年12月06日 第 06 版)

  对福建籍华侨来说,“厝”是家的昵称,也是心中根魂。

  沿福州南二环路拐进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在六和路旁,一处青灰色院墙包围的古朴红砖建筑尤为亮眼。此处便是始建于1920年的心远庐。这座百年侨厝不仅与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有关,还走出过中国汽车工程领域的第一位院士郭孔辉。

  “想要探寻心远庐的故事,要先从郭宅村下南洋第一人郭钦荣说起,那是一段百年前郭宅村人下南洋的故事。”郭宅博物馆讲解员郭涛生于兹长于兹,见证了百年侨厝的重焕生机。

  1911年,郭钦荣背井离乡只身赴马来西亚谋生,建立了“东升公司”,即“郭氏兄弟公司”的前身,是郭氏集团的奠基人。虽然身居海外,但郭钦荣始终对家乡和祖国念念不忘。1917年,郭钦荣返乡祭祖时起厝,历时3年建成了心远庐。

  在宅子主楼前的花园里,郭钦荣分别种下了龙眼、荔枝两棵树。“龙眼又称桂圆,有圆满团圆之意,意在提醒子孙要回家团圆;荔枝谐音‘励志’,意在鼓励子孙勤恳向上。这两棵树是郭家对后世子孙的祝福与期盼。”郭涛抬头望向郁郁葱葱的古树,“历经百年,这两棵古树不仅屹立不倒,且几乎岁岁挂果。累累硕果挂满枝头,恰似郭氏一族繁荣昌盛、欣欣向荣的景象。”

  郭涛并没有夸张。百年来,郭宅村有上千族人陆续到东南亚、欧美等地打拼,不少人在侨居国事业有成、声名远扬。

  郭宅村不仅是远近闻名的侨乡,更是千年古村落。伴随福州南台岛城市化进程,2018年,郭宅村迎来了举村搬迁。为了留住乡愁,2019年,盖山镇将修缮后的心远庐建设成郭宅博物馆,并于2021年正式对外开放。

  “如今的心远庐成为郭宅人永远的家,这里有挥不去的乡愁,说不完的故事。”郭涛说,郭宅博物馆记录下马来西亚侨领、著名企业家郭鹤年深厚的爱乡爱家情怀。

  在郭宅博物馆中有一块特殊的牌子,上面是郭鹤年亲手所书的“郭宅村博物馆”。通常情况下,落款仅需简单署上作者之名,然而这块牌子的落款处却写着“郭钦鑑郑格如幼子郭鹤年”。

  “当时,已年近百岁的郭鹤年特意交代身边人,一定要在落款处体现自己父亲和母亲的姓名。”郭涛说,“‘亚洲糖王’‘香格里拉酒店之父’……在外人眼中,郭鹤年身负诸多荣耀与标签,但回到这片故土,他依然是父母膝下备受宠爱的幼子。这份家的温馨正是侨厝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它象征着海外侨胞的根,是他们心灵的归宿。”

  正是基于对家乡的热爱,郭鹤年热心桑梓,积极捐资捐物,为家乡修桥铺路,建设医院、学校、养老院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份爱国爱乡爱家之情根植在郭氏子孙的血液中,代代相传,绵延不绝。

  今年11月下旬,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再次踏上郭宅村的土地,回到他儿时的居所心远庐,追忆儿时往事,寄语家乡的青少年。他不仅为母校郭宅小学题写了“学无止境”四字,还勉励孩子们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作贡献。郭孔辉是郭钦荣之孙、郭鹤年的堂侄。1935年出生的他已是89岁高龄。此番归乡,他前往福州新区,就该区的数字产业发展及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建设等议题开展调研。

  古迹古物依旧在,乡音乡情永流传。如今,焕然一新的郭宅博物馆已经接待游客上万人次,郭宅中心小学的南台少年志愿讲解员为游客们讲解着过去的故事,这些跨越百年的华侨往事,经由少年之口重焕光彩,令人动容。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