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小西天 领略古建美
■ 关浩玉 山西临汾
我是土生土长的临汾人,现在在北京读研究生。有句话说“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在山西,有太多文化瑰宝等着我们去发现、感知和探索。之前我去过大同市的云冈石窟和悬空寺,感受到一种意蕴宏大的美。但我并不了解小西天景区,直到最近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爆火,看到网络上的照片和视频,我才知道原来家乡还有这样震撼人心的古建筑。今年中秋刚回家,就马上去临汾隰县小西天打卡。
小西天又叫千佛庵,有“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的美誉。踏入最知名的大雄宝殿,不到170平方米的空间内容纳有5尊佛像和近2000尊塑像,大的佛像有3米多高,小的悬塑只有拇指大小。佛像和雕塑形态各异,精美细致,展示出一个微型的传说中的世界,因此得名“小西天”。我驻足欣赏了半小时,从房顶、悬梁到墙壁,都雕满了塑像。每个塑像仔细观察还有一些小字,描述着不同的佛教故事。站在宝殿里只觉得时间停滞,宁静悠远。
近些年,我也能感受到家乡越来越重视古建筑的保护和宣传。小西天从明代建成到现在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仍然保存完好。虽然位置有些偏远,但景区的设施建设、导游服务和文创产品开发都不错。在景区附近用餐时,听当地一位叔叔介绍,往常这里游客很少,由于游戏中还原了小西天的古建场景,很多游客近期慕名而来,人流量是往常的两三倍;离这里不远的蒲县东岳庙、洪洞广胜寺飞虹塔也很值得一去。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我们学生来说,中秋小长假既要和家人团聚,也要去不同地方走走看看,接受历史文化的滋养。下个假期,我计划去山西朔州的应县木塔和忻州的雁门关看看,继续在历史的沉淀中探寻山西古建的美。
(吕九海采访整理)
多彩文旅 中秋记忆
■ 胡金花 甘肃兰州
今年是我攻读硕士学位的第一年,相比以往,时间似乎更紧张了。今年中秋节,我第一次在一个离家很远的城市度过,如何让假期充实起来?我选择在学校所在地——甘肃兰州,来一次“City Walk(城市漫步)”。
中秋假期期间,节日氛围最浓厚的就是中山桥和兰州老街。中山桥这座横跨黄河的钢铁巨龙,在中秋之夜更显古朴与庄重。远望,黄河水悠悠流淌,仿佛也在为团圆佳节增添柔情与诗意;桥下,售卖玉兔灯笼、兔耳朵发箍的叫卖声不断。戴上发箍,提上小灯笼,在这座底蕴深厚的老城里拍一张照片,我似乎离悠久的历史更近了一些。传统文艺在传统节日的烘托下,显得更加有魅力。在兰州老街等地方,有放河灯、火壶表演等,这些传统民俗和非遗展示,让我流连忘返。
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创,也在中秋佳节“相遇”。我所在的兰州大学,今年又推出了20多种文创月饼,把学校历史、兰州文化和甘肃特色融合到一块块精美的月饼上,甚至连甘肃彩陶文化也成了月饼的创意来源。一份月饼,内涵丰富,我也买了一些,把这份祝福寄给了远方的父母和亲朋。
我的专业领域是草地农业科技,假期前,为了更了解甘肃当地农牧民的生活状况,我前往酒泉、庆阳、定西等多地入户调研。从他们迎接节日的准备中,我深刻感受到,在国家的惠农政策支持下,农牧民不仅生活条件改善了,当地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也提高了很多。
这个假期,我还和此前联系过的农牧民打了通电话,他们向我展示五颜六色的月饼,并感叹道:“以前过节月饼都得省着吃,现在啥口味的都有了,日子真是越来越好了啊。”听到这些话,我的心里很开心,也坚定了我继续努力的决心。我要好好学习,在未来发挥自己所长,为国家、社会作贡献。
(本报记者 宋朝军采访整理)
家的温馨无处不在
■ 徐凤文 天津
我在天津出生长大,目前是一名城市作家和策展人。这几年,天津市的文旅热度持续上升,从早晨到夜间,从古文化街到意式风情区,从摩天轮到解放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这座城市的河畔、街道“漫游”,探索这座河海通津、中西合璧的城市。文旅热带火了我的家乡,也让我的这个中秋节有了别样的意义。
今年中秋节假期,正好赶上2024中国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在天津举办。作为一名文化工作者,自然要去现场看看,深入了解各地推出的热门文旅项目,也为本地文旅场景的推陈出新汲取养分、寻找灵感。
“旅博会”期间,主办方推出一项名为“城市漫游计划”的活动,以城市休闲、宝藏美食、人物生活、文化艺术、山野风光、非遗文创等不同类别的优质内容打开全新维度的文旅主题交互场景。巧合的是,近期我主创的新书《东游绘:河东工业文明漫游写生》也出版了,这本书也是以“城市漫游”为主题,将海河东岸工业文明的深厚历史与文化传承发展的最新实践,实体化、场景化、故事化地呈现出来。
在我看来,中秋节的关键词是“团圆”和“家庭”。我也切身体会到,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家庭注重搜集家族历史,越来越多的地方关注本地历史文化资源的传承与实践。因此,无论是写作还是策展,或是做阅读推广等公益活动,我都努力以个体、家庭的视角进行切入,努力让这些文化活动更具“人情味儿”,用小家的变化勾勒出城市的变迁。
今年的中秋节与往年不同,月饼包装越来越回归普通,亲朋聚会越来越注重务实。我每天忙碌于创作和各种文化项目的落地,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很短,但家的温馨却无处不在。年已85岁的老父亲,第一次来到我在棉3创意街区打造的“百部书房”,一家人美美地吃了一顿团圆饭;我与妻子和双胞胎女儿,还拍摄了一组家庭写真照,一家人定格下团圆的瞬间,不失为这个佳节美好的点缀。
(本报记者 李家鼎采访整理)
在社区大家庭传递温暖
■ 陈林静 河北唐山
我目前担任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机场路街道祥富里社区党总支书记。中秋节前,我就开始盘算节日怎样过。
我发现今年市面上月饼口味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豆沙、黑芝麻、五仁等口味外,还有很多创新口味的月饼,如冰淇淋月饼、巧克力月饼等,但老味道老字号月饼依旧热销。而且我还发现今年月饼的包装刮起“简约风”,月饼分量“瘦身”,包装盒也轻便了,更加实惠。
以往的节假日,甚至是除夕夜,我经常坚守在工作岗位,很少与家人团聚。今年最高兴的事莫过于公婆搬进了新房,中秋节就在新房子里团聚。他们年龄大了,腿脚不利索。这次中秋我就留在家里当主厨,做一顿丰盛晚宴。
做饭时,公婆围在我身边帮我干这干那,家里饭菜香味与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满满的幸福感。这一刻,仿佛回到小时候,一家人分切一块月饼,每个人都细细品尝,那时的味道令我回味至今。
作为一名社区书记,我有两个“家”,每年的中秋节,在小家享受亲情,在社区大家庭感受温暖。中秋节前夕,社区共建单位与居民们一起制作月饼,和面、包馅……大家齐动手,一起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我带领伙伴们将自制的月饼送到孤寡老人赵阿姨家里。她老伴和女儿相继离世,为消除赵阿姨的孤独感,我们带上节日祝福与慰问品,和她一起欢度中秋,陪她唠嗑,帮她搞卫生、做家务。阿姨激动地说,“你们就是我的家人。”
今年中秋节假期,我还带全家人到唐山景点河头老街游玩。近几年,唐山的旅游产业发生了很大变化,家门口多了既好看又好玩的景点:河头老街、培仁历史文化街区……灯火辉煌的河头老街,吸引了许多慕名而来的远方客人,大家一同感受传统节日氛围。作为唐山人,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我特别自豪。
(本报记者 张腾扬采访整理)
把畲乡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 钟江灵 浙江桐庐
我今年35岁,家住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莪山畲族乡,是一个土生土长的畲家儿郎,也是一个从业10年的民宿老板。
今年中秋,我和太太与民宿里的客人一块儿过的。客人们从全国各地来,为了让他们更好地体验畲乡风情,我专门请来了畲族彩带非遗传承人钟杏秀,为大家展示畲族传承了上千年的彩带工艺。客人们对彩带上各式各样的符号感到好奇,我耐心地为他们讲解。
我们也一起吃了当地美食——炒龙须和乌米饭。对于畲民来说,炒龙须和乌米饭里有家的味道,每到团圆时刻,这两道菜是必不可少的。肉末、豆腐干、辣椒丝、葱段、浸满鸡汁的龙须面……这些简单的食材组合在一起,再配合多种香料,味道鲜美、香气扑鼻。客人们吃得别提多香了。
窗外,一个身着红衣的畲族小女孩正在院子里荡秋千。我跟客人们讲起以前的故事。从前,畲民过中秋是要“荡秋千”的,不过那个“秋千”要荡起来,难度系数可高些。那秋千轨道呈环形,畲民们会相互比赛,荡得越高,就越显得英勇,也就更有机会获得女孩的芳心。
吃完饭,我带着客人们在院子里学唱畲歌。他们都说,这是自己过得最难忘的一个中秋。小时候总是听爷爷奶奶唱畲歌,耳濡目染间我就学会了。开办民宿之后,我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了一支畲歌乐队,很快就打响了名气。每年的畲乡盛会“三月三”上,可少不了我们这支乐队的身影。
说实话,小时候的我也不知道,原来中秋还能这样过。曾经,莪山与外界的交通仅仅依靠一条山哈古道,在外工作的年轻人要是想回家过个中秋,常常得走几个小时的山路。而现在,莪山通了电,修了公路,还引进了漂流、滑翔伞这些项目。环境也是越来越好了,游人渐渐多起来了。每到节假日,我的民宿基本上都是满房的状态。畲民的生活是越来越美满。
站在35岁的当口回望,我一点也不后悔当初回家开办民宿的决定。未来,我想继续以我的民宿为媒介,把畲乡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
(本报记者 刘军国采访整理)
体验达斡尔族独特民族风情
■ 闵铄婷 黑龙江佳木斯
我来自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现就读于齐齐哈尔大学。今年,我收到同学们的邀约,结伴来到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村落——齐齐哈尔市哈拉新村,也被称作“达斡尔族第一村”,通过体验民族风情度过不一样的中秋佳节。
从市区坐城市公交,大约半个小时就来到了哈拉新村的村口广场。一抬头便看到矗立着的达斡尔英雄莫日根雕像,村民们在广场上唱着高亢奔放的“扎恩得勒”歌曲,跳着欢快活泼的“哈克麦乐”舞蹈,向来往的游客展示着达斡尔族的历史文化。
一路走、一路看,从村口广场步行至民宿一条街仅需5分钟,里面还不时传出歌舞声和欢笑声,四面八方的游客趁着中秋佳节和家人相聚在这里,感受着独特的民族风情。我也频频用镜头记录下周边美丽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分享给远方的家人。
“小姑娘,你们是游客吧?来尝尝咱小院自己种的沙棘果,酸中带甜,不管你们要钱。”游览途中,一位身着达斡尔族节日服装的大娘热情地向我们招手,交谈中还教我们学唱本地的传统歌曲。一唱起歌,大娘眼睛立即亮了起来,还随着曲调扭动起身子。
清风和煦,阳光拂面。和同学们漫步到民族风情园,在“勒勒车”造型的亭子里,一边品尝民族特色美食柳蒿芽月饼,一边聊起学校里发生的趣事,十分惬意。
在村里的民俗体验馆里,我体验了“围鹿棋”,还学会了制作当地的“哈尼卡”纸偶,听说这是达斡尔族小女孩喜爱的玩具,有人把它称作“东方芭比娃娃”。我亲手做了一套纸偶,准备在国庆节假期回家送给家人。
这里不仅有民族风景,还有许多现代化元素。从儿童乐园到太空舱酒店、从民谣酒吧到咖啡营地……集民俗体验、休闲娱乐、亲子互动于一体的旅游业态给我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今年的中秋假期因旅行更加丰富多彩,也感谢哈拉新村能让我们体验到如此独特的民族风情。
(本报记者 郭晓龙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