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体坛风云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9月1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挺起胸膛,群山就在脚下

刘 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11日   第 09 版)

  泪水与汗水交织,激情与感动并存,奋斗与荣耀同在。巴黎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以94金76银50铜、共计220枚奖牌,连续6届残奥会高居奖牌榜首位。“断层式”领先的成就背后,汇聚了动人心弦的故事,凝聚着自强不息的力量。

  对残疾人运动员而言,每一块奖牌背后都饱含着数年如一日的坚持拼搏。他们不仅是残奥会上的参赛者,更是人生赛场上的勇敢者与胜利者。

  19岁的游泳运动员蒋裕燕夺得7枚金牌,刷新2项世界纪录和3项残奥会纪录,这位单臂单腿的爱笑姑娘在泳池中闪闪发光;34岁的轮椅乒乓球选手冯攀峰参加5届残奥会,缔造“十金五连冠”的伟业;视障跳远运动员邸东东在完全黑暗的世界里奔跑、起跳,打破了尘封10年的世界纪录……他们用赛场上的行动证明,身体的障碍无法阻挡追求梦想的脚步,只要勇敢向前,就能成就出彩人生。

  金牌和奖牌并不能完全诠释残奥会的意义。每一次超越自我的挑战、每一份坚持不懈的努力,都是对坚韧不拔精神的礼赞。

  田径选手周召倩在比赛过弯时轮椅发生侧翻、摔倒在地,但她用单腿支撑着重新回到车上,坚持完成比赛;35岁的游泳选手刘玉在福利院里长大,双腿残疾的她在一路温暖的鼓励和帮助下站到残奥会赛场;中国盲人足球队获得第五名,在看不见的世界里,队员们竭尽全力追光向前、为国争光……无论在赛场上还是生活中,残疾并不是阻碍前行的绊脚石,胜利也不仅在于奖牌和成绩,只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艰难与困境,每一个人都是胜利者。

  残奥会是书写精彩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赛场,也是交流情感、建立友谊的平台。巴黎残奥会上,中国运动员与各国选手同场竞技、友好交流,留下了许多动人瞬间。

  举重选手崔哲在颁奖仪式上帮助同场的尼日利亚选手和巴西选手调整轮椅位置,并主动推着尼日利亚选手离场;中国田径选手周鹏在起跑前用筋膜加压带包扎腿部时,伊拉克和美国运动员先后上前伸出援手,温暖的场面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第四次参加残奥会的举重姑娘谭玉娇在夺冠后亲吻亚军和季军选手的脸颊,残奥会期间,她还成为中国第一位国际残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委员……这些惺惺相惜、守望相助的美好画面,将永远地定格在残奥会的历史中。

  体育是生命重建的形式,也是残疾人康复的重要手段。参加本届残奥会的中国运动员全部都是业余选手,涵盖了工人、农民、学生、公务员、职员和自由职业者等群体。他们在赛场闪耀光芒的背后,是中国对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的悉心保障,是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写照。

  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持续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支持和鼓励残疾人自强不息。从让更多残疾人参与体育运动,到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全方位保障,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平等成员,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残奥会的精神激励着人们,只要自尊自立、自强不息,每个人都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正如一名中国残奥选手所言——“虽然我从小就是一个残疾人,但只要我挺起胸膛,群山就在我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