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旅游天地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9月0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云盖山村(走进乡土中国)

邱海文文/图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9月02日   第 12 版)

  远眺云盖村。

  天空终于放晴。在四川绵竹的云盖村,我们刚完成地方志的改稿,心情如此时明媚的阳光。吃过早餐,我决定独自上山,看看大山背后的风景。

  虽已是8月末,四合院院墙上紫红色的三角梅开得正艳,凌霄花还有依稀的残红。抬眼望,山峦嵯峨,让人感觉仿佛置身锅底,天空被均匀的靛蓝色填满,飘浮着几股絮状的白云。没有风,暖暖的湿气中透着凉爽,有树木花草的清香。巷道安静整洁,两旁杂树葱茏,山涧水叮咚流过,或平房或楼房的农家乐、酒店依地势而建,外形各异却不显突兀。沿洛水河峡谷绿道上行,水泥铺就的山路盘桓逶迤,周围阒静无人,偶有山雀的啼啭和蝉鸣伴我前行。收获后的玉米秆依旧腰身挺直,核桃树绿枝间圆润的青果等待阳光最后的催熟。荆条子、蒲公英、桔梗花姹紫嫣红,乌桕、松柏、苦楝树葱郁茂盛,竹林翠叶上还有晶莹露珠。

  上行大约2公里,水泥路戛然而止,通往灌木林深处的路沟壑纵横,像根根遗落的粗棕绳。我曾从成都坐飞机飞往拉萨,见识了地势的一路抬升。如果说从成都平原沿横断山脉上行到青藏高原是大地阶梯的话,这翻山越岭便可抵达岷江河谷的龙门山脉应该算是第一步台阶吧。回头看,对面群山像是巨大的鱼,拱起浑圆绵长的脊背,在寂寞中游至目光尽头。山谷间一股白练在高景关口一分为三,这是当年李冰在修筑都江堰后,率众烧山炸石、导通洛水的又一杰作。绵竹方志办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云盖村原建有二郎庙,纪念随李冰治水有功的次子,与河对岸什邡洛水镇朱家桥村的大王庙相望,只是现已毁坏,残垣难寻。我想,李冰父子不辞辛劳修渠导水,就是为了蜀地人民能世代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现在幸福美丽的新农村足以告慰他们。

  山下灰瓦白墙的聚居点阡陌纵横,这是汶川大地震后江苏武进援助的成果。据民宿女主人梅梅介绍,云盖村顾名思义就是常年云遮雾绕的山村。地震前,云盖村的村民散居在山间河谷,山高且长,土壤贫瘠,交通闭塞路难行,靠种植玉米为生,日子过得极其清苦。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外面精彩的世界让他们不愿再回故土。统一规划的川西民居村落建好后,地方政府依托村域内山高林密、空气清新、温度偏低的生态环境以及丰富的人文历史,打造民俗村落、千亩竹海、四季彩林等旅游景点,同时鼓励和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吸引城里人来此消夏休闲。人们在山上云中漫步、赏景寻幽,在河边沙滩戏水、体验农耕。暮色降临,广场上人声鼎沸,可吹拉弹唱,可舞蹈健身,游人各得其乐,当地人还摆摊销售土菜水果。原本寂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山外的打工人陆续回归,洒扫庭院,开门迎接蜂拥而至的游人。如今,百余户的村庄已建有各种档次、特色的农家乐近40家,每到旅游旺季,客房早早便被预订一空。

  梅梅30多岁,身材高挑,相貌俊秀。地震后她与妹妹和父母商议,在损毁的老宅基地上新建两院平房,每年4月到9月共同经营农家乐。幽静温馨的房间、清凉微甜的山泉水以及鲜美可口的菜肴,引来络绎不绝的游客。天气渐冷,她便到山外相距十多公里的什邡县城享受生活。“我们现在既是山里人,也算是城里人嘞。”梅梅笑着说,小麦肤色的脸庞上难掩内心的自豪。去年盛夏,我曾应邀在这里住过一晚。锅边馍馍、柴烧土鸡、清炒鲜笋等农家菜醇香味厚,觥筹交错间,文友们朗诗诵词,在彼此心间留下了美好回忆。

  从山上顺密林便道而下,绿廊树影婆娑。走进村口,已近晌午。太阳明晃晃地悬在半空,却不让人觉得闷热。路边藤萝葳蕤的小院里,流淌出饭菜的香味和自娱自乐的歌声,我一路走来的疲累也似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