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8月29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共赏非遗保护“万千气象”

本报记者 黄敬惟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29日   第 11 版)

  “百鸟朝凤”主题风筝组。

  原貌呈现的徽州古戏楼。

  南京云锦织锦木机。

  在位于北京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今年6月开展的“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在暑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和观众。展览展出的600多件(套)展品涵盖非遗的十大门类,涉及100余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展览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实景、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呈现形式,为观众讲述中国非遗的深厚内涵和中国非遗保护实践的累累硕果。该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6月。

  

  非遗保护文脉绵长

  “看,那就是咱们老家有名的潍坊风筝,这可是国家级非遗。”展厅里,一位来自山东的父亲指着“百鸟朝凤”主题风筝组和以二十四节气构成龙身的“蜈蚣龙”风筝对孩子说。“看到家乡的非遗能够被国家级展馆认可、被更多人认识,我感到特别自豪和光荣。”他告诉记者。

  “气象万千——中国非遗保护实践主题展”共搭设了6大场景、2条非遗街区、8个体验互动区和15个多媒体展项,还邀请了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带徒现场展演,用真实可感的方式生动呈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成果。

  展厅里,原貌呈现的徽州地区古戏楼颇具韵味,京剧、黄梅戏、昆曲等16个戏曲非遗项目的经典选段,通过名家现场展演和纱幕投影的形式,在戏台上轮番演绎,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在传统美术和传统技艺单元,展出刺绣、年画、石雕、木雕、营造技艺等60个项目,重点展示非遗项目的制作技艺,系统呈现从材料到成品的制作过程;在传统制茶技艺单元,通过展示茶叶的种植场景、制作技艺、文化空间,以茶叙事、以茶述理、以茶论道;在民间文学和民俗单元,重点展出三大史诗、端午节等14个项目,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悠久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根脉,就书写在典籍文脉的字符间,编织在织锦丝绸的经纬里,传唱在戏曲歌谣的旋律中。观众徜徉在一项项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品味着其承载的中华文脉。

  活态传承焕发新生

  灿若云霞“通经断纬”的南京云锦织造技艺、工序复杂色彩丰富的苏州宋锦织造技艺、历史悠久颇具民族风情的黎族传统纺染织造技艺……在展现传统技艺的织造单元,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令人目不暇接,而活化利用这些非遗技艺的服装设计更是让不少观众啧啧赞叹。

  “这些香云纱(香云纱染整技艺)太美丽了,它们的颜色都是天然的。”在展览现场,来自美国的观众苏珊娜对记者说,“用它做成的这些裙子令人惊叹,这是属于中国的美。”

  古老的非遗不仅存在于展柜里,更活在当下生活中。

  展厅里,传统的南京织锦木机旁边立着一组组服装模型,展示着融合古老非遗织造技术的礼服和时装设计;风格独特兼具中原文化、闽越文化和随海上丝绸之路传入舶来文化的惠安石雕,不仅在传统碑石、雕塑、建筑等中有所应用,其传承人也在不断探索将之融入现代雕刻艺术;景德镇传统青花瓷制作技艺闻名海内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古老手艺更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着力量……

  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在中华文明不断发展前行的历程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从未改变。中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同样如此。传承与发展并重,守正与创新同行,中国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守护好根本的同时,也不断与时俱进,让古老的非遗为今人生活注入更多文化底蕴。

  “活”在当下的非遗,与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非遗项目的展示,正是将无形的、长期的文化传统和认识方式,以可理解、可感受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美美与共谱写华章

  展厅里,一艘精美的木质船模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这是流传于中国闽南和马来西亚马六甲沿海地区的禳灾祈安仪式——送王船的用具。这些地区有着崇祀“代天巡狩王爷”(简称“王爷”)的民间信俗,人们相信“王爷”受上天委派定期赴人间各地巡查,拯疾扶危,御灾捍患。

  这一遗产项目体现了人与海洋之间的可持续联系,被两国的相关社区视为共同遗产,长期以来发挥着巩固社区联系、增强社会凝聚力的作用,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文化间对话,体现了顺应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创造力。

  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同样注重国际合作。中国与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和相关实践”均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同时,中国参与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谈判及其实施细则的制定过程,3次当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积极参与国际非遗保护实践。

  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年来,中国作为缔约国,认真履行义务,在积极开展的非遗保护实践工作中,开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非遗保护之路,更为世界非遗保护贡献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共计43项,位居世界第一。其中,35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7项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项入选优秀保护实践名册。

  中国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这一制度是中国在20年来非遗保护工作中不断摸索创新的成果。

  如今,中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成果丰硕——非遗保护法律法规制度更加健全,传承工作持续深化,非遗保护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截至2023年底,国务院公布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1557项,文化和旅游部认定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共3068名,设立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气象万千”同时也包含着“瞬息万变”的内涵。展览不仅呈现着中国非遗的博大精深,也捕捉和呈现着非遗融入现代生活的“进行时态”,展现着中国在非遗保护实践中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种种成果。在这方展厅里、在这片土地上,古老非遗正延续着充满生机的活态传承。

  (本文配图均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