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大观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8月15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吴玉如书艺漫谈(走笔)

曹雨新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15日   第 12 版)

  吴玉如小楷《石钟山记》(局部)

  吴玉如是中国现当代“碑帖兼修”的书法家。吴玉如,原名家琭,字玉如,1898年生于南京,而后久居津门。他天资聪颖,祖辈皆注重文化修养,五六岁时便能吟诗作文,书法学习的灵性在这时就显现出来。

  吴玉如早期受苏轼、黄庭坚、赵孟頫书风影响,以行、楷见长,其小楷师承钟繇、王羲之,尽态极妍,13岁时已蔚然成风,为其母书写的《石钟山记》就是例证之一。

  吴玉如深研《禊帖》《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36岁时,他辗转多地后返回天津,余暇多以书法为乐,临摹经常通宵达旦,细致入微。此过程不仅使其在笔法、结构等方面有所提升,还让他见微知著地领悟到王羲之敢于突破传统、创造新体的革新精神。此外,他还学习李邕、米芾等唐宋名家,拓宽书学视角。

  吴玉如对《元略墓志》的吸收和理解举足轻重。此碑刻于北魏,其字点画、用笔、结构尽显“二王”风貌。吴玉如曾讲:“欲习行草,能将《元略》入门,庶可得三昧。骤闻之似不能解,实则非故欲骇言,因六朝无间南北,精书者皆能化二王草之法入楷则。吾尝谓晋人行草使转化作真书,便是北碑面目,一脉相延,岂可强为割裂。能得其理,则从之可寻行草之原,虽《兰亭》多本,甚至怀仁集《圣教》,如不得洽心之导,而于是翻可得金针也。”吴玉如指出取法“二王”,应会变通,透过北碑探“山阴”。

  北宋文豪苏轼曾云:“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认为能自如地超越既定界限,以诗为媒介展现才情的人,才是真正的诗人,他们掌握了艺文的相成之道且不拘泥于形式的束缚。这个观点也可以放在书法艺术中来思考。中国书法包含了诸多精妙,如技法、审美、人文等,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吴玉如的书法实践也体现了这一观点。

  《士先器识而后文艺》是明代文学家袁宗道书写的一篇散文,吴玉如用此句作为自己的书学观。笔者以为,“器识”是个人的器量和见识,是胸怀、气度、眼界和认知的集合。有器识之人,能包容不同的思想和观点,即有远见卓识,这种器识是其在人生道路上不断积累、磨炼的结果。

  吴玉如始终强调书法以读书为本,他在书艺道路上注重教育,反对以“字匠”行。吴玉如把“作字”放在中国文化的大框架中,认为作字行文应建立在深厚的文化背景下。晚年的他不希望被人们称为书法家,他只把书法作为中国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除书法外,吴玉如还涉猎历史学、文字学、辞章学等。

  吴玉如诗书结合,将诗词并作书艺之内理,将书法看作诗文的外化,二者相生相成,缺一不可;他在诗中写到“作诗擒纵如作字,崩云蝉翼随阴阳。”无论作诗还是作字,都需要艺文的修养作为支撑,才能达到更高境界。所谓“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吴玉如以诗笔抒怀,深探诗书精髓,以求诗与书共生。他提倡以融通的观念全面理解书法的意义,并以此推动书法艺术的发展。

  吴玉如一生成就斐然,在相对清苦的条件下,他不仅修身、齐家,还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许多后来者的道路。他秉持严谨的治学理念,“碑帖兼修”的习书态度,技、艺、文融合的教育思想,身体力行地诠释了一位学者型书法家的精神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