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美术大观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8月01日 星期四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健与美的“交响”

——体育运动与美术创作

钱晓鸣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8月01日   第 12 版)

  走向世界(雕塑)
  田金铎作

  千钧一箭(雕塑)
  朱 成作

  磁州窑白釉黑彩孩儿鞠球纹枕(宋)
  河北博物院藏

  金色的赛马场(版画)
  徐 匡作

  在巴黎奥运会赛场上,中国运动健儿拼搏正酣,展现了出色的风采和精神风貌。奥林匹克“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追求和体育运动所呈现的形式美,也激发了艺术家创作灵感与想象,创作出美轮美奂的艺术作品。在这些艺术作品中,人们能够品味到奥林匹克文化和艺术之精髓,感受健与美、动与静的“交响”。

  

  走近体育题材经典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可追溯至公元前776年的古希腊。奥林匹克是强身健体与和平的象征。奥林匹克运动不仅体现了竞技的辉煌,还催生了很多体育题材的艺术经典。比如制作于公元前540年的古希腊陶器《黑绘双耳瓶》,瓶身上绘有摔跤、跳远、投掷等运动画面;著名的《掷铁饼者》是古希腊雕刻家米隆大约公元前450年雕刻的青铜雕塑,千百年来已成为体育运动与健美体魄的象征。

  健与美是人类普遍的美好追求。中国体育题材美术创作源远流长,体现了东方哲思、审美与生活方式。比如中国古代民间竞技性娱乐活动蹴鞠,相传起源于战国时代,到唐宋时期蔚然成风,类似于现在的足球,是中国流行甚广、影响较大的球类运动。古代美术作品对此多有表现。河南南阳汉画馆收藏的汉代画像石上有“蹴鞠图”,四川大学博物馆收藏有唐代褐釉玩球俑,河北博物院收藏的宋代磁州窑白釉黑彩孩儿鞠球纹枕上,枕面正中绘有儿童蹴鞠图。到了明代,一幅《朱瞻基行乐图》在长达6.9米的绢本上展示了明代宫廷文娱活动,这幅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画作上不仅有蹴鞠,还有射箭、马球、捶丸、投壶等运动项目,场面宏大,描绘细致。

  现代奥运会可追溯至1896年的雅典奥运会。在早期现代奥运会上,除了体育竞技项目,还设有“缪斯五项艺术比赛”,即文学、建筑、绘画、雕塑和音乐5个项目。1912年瑞典斯德哥尔摩奥运会上甚至出现了美国选手沃尔特·维南斯同时获得雕塑艺术金奖和射击比赛奖牌的罕见场景。这一时期,许多世界知名艺术家创作出了现当代体育美术的经典之作。1901年,法国雕塑家罗丹创作雕塑《运动员》,作品塑造了一位健美运动员休息时的状态,线条流畅,富有张力,每一块肌肉都透露出运动的韵律。法国雕塑家布德尔的《弓箭手赫拉克勒斯》以强烈的动感和独特的构图彰显力量感,这件作品在1910年第一次展出时就引起了轰动。

  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赠送了2件体育题材美术作品:朱成的雕塑《千钧一箭》和田金铎的雕塑《走向世界》,前者表现射箭运动员紧扣弓弦、蓄势待发的精彩瞬间,后者呈现竞走运动员在比赛中协调优美的运动英姿。这2件作品都在1985年首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上获得特等奖,在彰显艺术魅力的同时,也将中华体育精神带向世界。

  展现全民健身场景

  从“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到“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一直以来,中国都非常重视竞技体育与体育健身的共同发展。这一点在体育题材美术创作上也得到了体现。

  1956年,开展不久的中国登山运动捷报频传,当年中苏联合登山队登顶海拔7546米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这成为新中国登山运动的起点。彼时,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还是一位青年教师,他据此创作了油画《登上慕士塔格峰》。这幅作品是中国人不断攀登、挑战自我的精神写照,记录了一代人的梦想和坚持。

  画家萧淑芳本身是一位出色的溜冰运动爱好者,她的溜冰照片曾刊登在《良友》画报上。萧淑芳1954年创作的中国画《北海溜冰》,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北京市民踊跃开展冰上运动的场景。

  丰富的表现手法运用在体育题材美术作品中。陆俨少的中国画《冰上运动》、徐匡的版画《金色的赛马场》、徐启雄的工笔画《决战之前》、刘开渠的雕塑《踢毽子》等较为写实地描绘了体育健身场景。王个簃1972年创作的中国画《乒坛盛开友谊花》、周练霞1984年创作的中国画《硕果》、俞云阶1986年的中国画《夺冠》等,以象征性手法分别反映了当年国内外体坛盛事:1972年,北京首届亚洲乒乓球锦标赛,中国队获得女子团体、女子单打两项冠军;1984年,中国体育健儿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1986年,在韩国汉城亚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金牌数位列第一。

  漫画中也有不少表现体育运动的作品。比如漫画家丰子恺的《齐心协力》画面清新,构图简洁,描绘了人们在江中齐心协力划船竞技的场景,劈波斩浪,飞舟竞渡,体现了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漫画家华君武的《牛年迎八运 纪录又更新》,用牛头举重运动员形象结合中国传统的生肖轮转,既是向读者拜年,又鼓舞了士气。

  在日前开幕的“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油画作品展”上,画家何振浩的《悦动青春》表现了一群在街头轮滑的青少年,画家陈勇的《无暇》描绘了一群身着白色体操服、练习体操的娃娃,都体现出人民群众以健身促健康的饱满热情。

  感受运动的美好

  现代奥运先驱顾拜旦曾说:“体育运动必须创造美,并为美提供机会。它创造美,是因为它创造了活生生的雕塑——运动员;它为美提供机会,是因为通过建筑、场景和庆典带来了美。”体育和艺术有着天然的联系,体育运动是创造美的源泉。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体育事业的新发展、新成就激励着美术工作者,推出了许多精彩的体育题材美术作品。1985年,国家体育管理部门会同中国奥委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开始举办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和文化活动。首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吸引了大批知名艺术家参加,如吴冠中、周思聪、刘勃舒、黄胄等。1997年,国家体育总局(原国家体委)决定,在每届全国运动会期间举办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目前已经举办了9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定期、制度化举办,大大促进了中国体育美术创作。

  1983年筹建、1990年正式开馆的中国体育博物馆是相对集中收藏体育文物和体育艺术品的机构。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中国历代的体育用品和体育艺术品,如战国时期的承弓器、唐代的狩猎纹铜镜、宋代打马球砖雕等,还包括现当代体育用品和艺术品,比如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冰墩墩”等。其中,造型精美的“奥林匹克杯”是国际奥委会的重要奖项之一,于1906年设立,旨在表彰对奥林匹克运动和国际体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团体。中国曾3次获得此奖项。

  进入21世纪,中国各地政府在兴建改造绿地、公园时,常常把体育美术作品作为绿地、公园整体的一部分。在吉林长春世界雕塑园、安徽芜湖雕塑公园、上海滴水湖中国名家主题雕塑园等,都有丰富多样的体育美术作品。于这些作品中漫步休闲,人们可以看到一个个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精彩瞬间,感受体育运动的美好与力量。

  (作者系中国雕塑学会理事、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