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7月24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歌剧《湾顶月明》首演

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

本报记者 赖 睿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24日   第 07 版)

  歌剧《湾顶月明》剧照。
  出品方供图

  “我们站在湾顶抬头仰望,脚下踩着珠江翻涌潮。潮起潮落,我们踏浪而歌,伴随着你,每一个圆缺。”随着主题曲唱响,中国歌剧舞剧院新创现实题材歌剧《湾顶月明》日前在北京首演,亮相2024国家大剧院歌剧节。

  歌剧《湾顶月明》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背景。男主人公陈粤是黄埔军校毕业生的后人,他从小在海外长大,经营一家AI技术公司。为了追寻先辈足迹、突破创业瓶颈,陈粤回国并结识了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的基层工作者华美珠。在接下来发生的一连串故事中,陈粤被这里的人和事深深触动,决心回国创业,助力载人无人机研发,同时也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这是一部寻根溯源,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也是一部具有时代精神、当代风貌和浓郁广东地域特色的轻喜歌剧。”歌剧《湾顶月明》总导演陈蔚说,剧作在一开始就确定了轻喜歌剧的方向,“剧中的人物塑造、情节设计等方面都体现了当代性,各种误会引发的故事,在带来喜剧效果的同时又温暖动人,特别适合用轻喜歌剧的形式来表达,希望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

  作为一部现实题材歌剧,歌剧《湾顶月明》在音乐和表演上注重贴近观众,剧中每个角色的唱段更加口语化,还融入了和声以及摇滚、爵士元素。“剧目在音乐风格上运用了一些流行和声,但仍然保留了中国歌剧的旋律特点,希望能够更好地传达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触动观众的心弦。”歌剧《湾顶月明》音乐总监赵麟说。

  粤港澳地区习俗的融入,也让剧目更接地气,比如过年时发红包的彩头、吃大盆菜的习俗充满市井烟火气,“七叔公”“三姨婆”的称呼以及《恭喜发财》等粤语歌元素的出现,都充满了浓郁的岭南特色。

  中国歌剧舞剧院党委书记诸葛燕喃说,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恰逢黄埔军校建校100周年、广州开发区成立40周年,同时中国歌剧舞剧院也迎来了创建86周年、命名60周年。值此之际,中国歌剧舞剧院与广州市黄埔区人民政府、广州开发区管委会联合推出现实题材歌剧《湾顶月明》,旨在展现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勃勃生机,讴歌新时代奋斗者的拼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