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经典互译促进中阿文明互鉴(共建文明百花园)

本报记者 黄培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7月17日   第 07 版)

  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薛庆国与叙利亚学者费拉斯·萨瓦赫合译的《论语》等中国典籍。
  本报记者 黄培昭摄

  汉译阿拉伯图书《日落绿洲》。

  “中阿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中阿传统经典互译与传播学术研讨会”日前在埃及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研讨会由国际儒学联合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联合主办。与会学者就中阿典籍互译与传播、中阿文明互鉴及中阿人文交流等话题展开交流。

 

  互译工程成果丰 

  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是国家级的互译出版工程。2010年5月,新闻出版总署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签署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合作备忘录。据此,双方启动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将更多的优秀作品呈现给双方读者,构建现代文化的“丝绸之路”。

  五洲传播出版社与阿拉伯国家出版商协会分别作为“中阿典籍互译出版工程”中阿双方执行机构,共同承担这一文化工程的实施工作。2014年,该工程的第一部作品《埃米尔之书:铁门之途》(林丰民、顾巧巧、邹兰芳等译)译成出版。截至2023年,互译作品数量已达50部,《论语》《孟子》《老子》等20多种中国优秀典籍被翻译成阿拉伯语。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教授薛庆国和叙利亚学者费拉斯·萨瓦赫合作完成的《老子》《论语》《孟子》阿拉伯文译本,是中阿学者在中国文化原典阿拉伯文翻译史上的首次联袂。其中,《论语》《孟子》的阿拉伯文译本,是薛庆国承担的国家汉办“儒家经典翻译项目”,两人合作历时3年完成。这3部经典阿语译本问世后,均受到阿拉伯读者和学界专家的好评。国家汉办将该系列译作作为推荐图书,配备给在阿拉伯国家开设的各孔子学院。在阿拉伯国家的各大书展上,《论语》译本更是供不应求,每次都是最先售罄的中国图书。

  在中国典籍进入阿拉伯读者视野的同时,被翻译成中文的阿拉伯经典作品和文学佳作也日益增多。《悬诗》《日落绿洲》《日月穿梭》《羚羊的白天》《鸽子项圈》《人类七天》《贝鲁特磨坊》等尤其为令人瞩目。《日落绿洲》是被誉为“阿拉伯哈代”(哈代,英国著名作家)之称的埃及当代作家巴哈·塔希尔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以19世纪后半叶埃及发生的奥拉比反英反封民族革命为历史背景,以西部边陲小镇锡瓦绿洲为空间场域,用文学的手法描述了马哈茂德·阿兹米上校跌宕起伏的一生,生动诠释了“爱、毁灭、流亡”等主题。作品获得2008年首届阿拉伯小说国际奖(也被称为阿拉伯小说“布克奖”)。

  “悬诗”是阿拉伯文学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中古阿拉伯人格外尊崇诗人,每年要在沙特麦加附近的欧卡兹举行赛诗会,评选出优秀作品,将其用金水描画在细麻布上,悬挂于麦加的古庙中,故这些诗作被称为“悬诗”。诗人当中,乌姆鲁勒·盖斯成就最大。现代作家郑振铎在《文学大纲》一书中评价他的长诗,“无人不赞许其辞句之美,想象之富,描写之可爱而复杂,音韵之铿锵与温甜;他所引起的感兴乃是青春的快乐与光荣”。

  这些互译作品,生动展示了中阿双方国家的形象和文化魅力,获得了来自中阿各界的高度评价,为加深中阿双方人民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欣赏,展示和传播各自的文明之美发挥了积极作用。

  今年是中埃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0周年。中国驻埃及大使馆参赞兼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张易在致辞中表示,本次研讨会是中埃翻译界对落实两国元首重要共识、深化双边人文交流的积极响应,也是赓续两国传统友谊、推动中阿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践。

  典籍互译促交流

  对于典籍互译的价值和意义,阿拉伯翻译家们有着自己的理解。艾因夏姆斯大学中文系教授穆赫辛·法尔加尼在《战国策》的译本序言中写道,“通过中国古代文献的翻译,我们可以把握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了解其发展的历程。也许,翻译可以探究那些文本背后的秘密,希望这能够释放我们借鉴他者的能量,让这种借鉴意识不断增强,让人的理性道路不断延伸。在我看来,任何古代遗产的价值,都在于其能否照亮当下。”

  已经翻译出版过多部中国著名文学作品的翻译家、作家梅·阿舒尔,是一位拥有10年翻译经验的自由翻译者。在她看来,翻译是创作性的工作,是一个学无止境、自我提升的过程,是一种更加深刻的阅读,也是一种对于宇宙的探索方式。“语言是辽阔的天空,知识是无尽的大海。交流像是耀眼的太阳,照亮一切。文艺就像色彩,给我们生活上色;文化的沟通和交流,让我们在这片共同的土地上更加了解彼此。”梅·阿舒尔说。

  薛庆国认为,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文明。体现在中国文化和阿拉伯文化原典中的思想,既有强调守成和传承的因素,也有许多关于创新、变革和与时俱进的内容。他结合自己对阿拉伯典籍《古兰经》的翻译体会说,译经和解经工作一样,既要与时俱进,也要严谨慎重;既不能故步自封,也要避免穿凿附会。新译绝不能是胡译,对于经文的理解,要有一定出处,但也不必完全拘泥于古代阿拉伯经注学家的注释,将经注学家的一家之说视为神圣。在语言理解允许的范围内,在翻译中体现与时俱进理念是有可能,也是有必要的。

  中国文化受欢迎

  谈及如何选择翻译的文本,开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亚拉·伊斯梅尔认为,可以多选比较容易被阿拉伯读者接受的经典著作。例如《孙子兵法》是阿拉伯世界最受欢迎的中国书籍之一,这部经典著作有多个阿文译本。“中国古代兵书蕴含着深邃的战略思想。其他兵书如《六韬》《三略》《吴子兵法》《孙膑兵法》《司马法》等如果被翻译成阿拉伯语,也很有可能赢得阿拉伯读者的青睐。”

  除了经典书籍,亚拉·伊斯梅尔认为,能够反映当代中国人生活的作品也拥有巨大的读者市场。“过去几十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阿拉伯人渴望了解中国成功的密码以及当代中国人的生活。”亚拉·伊斯梅尔说。

  曾翻译《红高粱家族》《余华短篇小说选》《手机》《中国当代女作家作品选》《中国饮食文化》《中国改革新征程》等作品的哈赛宁·法赫米来自埃及南方,是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中文系教授。他认为,翻译是文明沟通的桥梁。“研究翻译的学者,有责任选好适合本国读者阅读的作品进行翻译,避免因借助第三语言转译造成误读,影响中国在阿拉伯读者眼中的形象。”

  哈赛宁·法赫米说,20年前,埃及学习中文的人为数寥寥,然而今天,埃及已有30多所高校设立了中文系,中文和中国文化越来越受欢迎。埃及教育部还将汉语纳入中小学教育体系作为第二外语。他建议,除了在人文、教育、经济等领域进行交流,还可以更多地举办一些国际书展和文化联欢会,支持埃中双方作家、翻译家、学者和艺术团的互访。

  “我愿意做尼罗河中的一个小湍流。”穆赫辛·法尔加尼说,在埃及文学中,常常用母亲河尼罗河来比喻美好事业,他希望有更多人为中埃文学长河的奔流激荡贡献力量。法尔加尼已经完成了《诗经》《战国策》等中华优秀典籍的翻译,他还获得过“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和“中国阿拉伯友好杰出贡献奖”。

  法尔加尼的话,代表了中埃两国学者、翻译家等的共同心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李伟表示,愿携手埃及学者朋友,做中国儒学和传统文化的传播者、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维护者、不同文明对话的践行者,共同加强中埃、中阿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