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际观察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6月12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十多位驻华使节“做客”山东:

这里的文化和发展让人大开眼界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12日   第 08 版)

  这里,儒风千载文脉相传,能体会到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里,海岸线绵延曲折,能看到蓝色经济发展的活力;这里,绿色经济创新不断,“不只是好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6月5日至8日,来自阿根廷、南非、沙特、越南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10余位驻华使节和代表应外交部邀请做客山东,感受齐鲁大地山与海的浩荡气魄,体悟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探讨新领域新合作的更多可能。

  6月的曲阜天朗气清,坐落在曲阜南北城市中轴线上的孔庙古树参天。使节们循着道路两旁的百年古树走向庙堂深处,领略中国先哲的千年智慧。

  格林纳达驻华大使马岩曾在中国留学,对“仁义礼智信”的理解颇有心得。马岩说,儒家思想中的这些价值观深刻影响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参访途中,南非驻华使馆公使巴仕迪精心挑选了一对孔庙造型的金属书签当做纪念品。巴仕迪表示,如今南非和中国在人文领域交流合作富有成效,为两国巩固双边关系提供了极大助力。

  “孔子思想体现出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感慨,“我们应该明白,文明因共存而和谐、因多元而精彩。”

  随着高铁向东疾驰驶向海滨之城烟台,一片蓝色在使节们眼前舒展开来。海岸线绵延曲折的山东,生态渔业发展潜力巨大。

  濒临大西洋的摩洛哥同样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是非洲最大的产鱼国和世界最大的沙丁鱼出口国。摩洛哥驻华大使安萨里说,鉴于各国对水产需求不断增加,渔业养殖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期待与中国发展更多在该领域的伙伴关系,探索海洋渔业的增产转型。

  芒种已过,烟台大樱桃的收获期接近尾声。在烟台市福山区回里镇半月湾农业示范基地,十余个品种的樱桃颜色鲜亮、个头饱满。“有些品种也在非洲种植。”莱索托驻华大使拉巴莱注意到,除了新品种选育,基地还有一项技术,能让果园里长蘑菇。

  “他们利用果园生产管理的空闲期在树下种植赤松茸。”拉巴莱称赞道,“这是一流的农业技术,也正是我们国家需要的技术。”

  “我来这里就是为了寻求更多与中国企业在新兴技术领域的合作机会!”参访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时,沙特阿拉伯驻华使馆公使卡西姆·戈什兰说。

  得知东方电子在沙特实施了新型数字化配电终端项目,帮助当地提升了电力智能化水平,卡西姆·戈什兰主动同工作人员加了微信好友。他告诉记者:“我决定在山东多留几天,进一步对接两国企业间的合作。”

  新能源动力系统、智能配用电技术、海工装备制造、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山东绿色经济和蓝色经济的新发展是使节们此次参访了解的重点。

  “这里的规模之大、设施完备程度之高,如果不是亲眼所见,难以想象。”来到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烟台基地的厂区码头,马致远感叹。不远处,开采可燃冰的“蓝鲸2号”钻井平台等高端海工装备在巨大的轰鸣声中更显气势磅礴。

  了解到中集来福士的许多海工装备都是自主研发设计,马岩表示,正是“科技创新和战略眼光”推动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莫桑比克驻华大使玛丽亚·古斯塔瓦说,山东在基础设施、绿色能源等领域都实现了高水平发展,经济多元、充满活力。

  “这里不只是好客!”安萨里说,山东蕴含的潜力可以迸发出无限可能。

  (据新华社电  记者曹嘉玥、张昕怡、丛佳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