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神州速览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江苏,中国人寿探索医保与商保协作、政府与社会携手——

提升普惠保险服务的可得性

本报记者 王俊岭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1日   第 12 版)

  医保与商业保险如何协作惠民?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苏做了探索,得到广泛认可。

  在中国人寿位于南京市汉中路的营业厅门口,一块南京市医疗保障局加挂的牌子格外显眼。牌子上“‘15分钟医保服务圈’医保服务点”的字样,表明这里也可以像医保服务大厅一样办理医保手续。

  “我们在大厅内设置了医保自助服务机和智能服务机器人。居民想要进行参保信息查询、医疗费用明细打印、医保关系转移、《参保凭证》出具等多项业务,都可以在这里快捷完成。如果是我们的客户,后续商保理赔也能实现无缝衔接。”中国人寿寿险南京市分公司副总经理徐斌说,目前这样的便民服务点在南京已经有8个。

  南京市医疗保险管理中心主任钱国荣向本报记者介绍,这一变化,得益于近年来南京市充分利用商业保险机构专业优势,构建起“医保经办为主、延伸点经办为辅、商保经办为补充”的保险服务格局。“比如,中国人寿发挥服务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解决了老百姓医保服务‘就近办’的需求。同时,我们借助中国人寿专业优势,通过数据分析、智能监控、病案审核、现场稽核等手段,确保大病保险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钱国荣说。

  实践中,出险客户往往处于现金流紧张的特殊状态,理赔时效关乎着保险消费者的获得感。在今年初的市人大会议上,苏州市就将“一键式快赔”纳入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清单。

  不久前,71岁的苏州市民钱长媛不慎摔伤入院治疗。出院后,钱长媛的儿媳沈女士想起了苏州市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了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险,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苏周到”APP在线申请了理赔。“没想到这么顺利!”沈女士对本报记者说,自己提交有关信息后进行“一键式快赔”申请,不到2个小时就收到了836.94元的理赔款。

  苏州市民政局副局长严强说,到2023年底,苏州全市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达26.24%。截至目前,全市11.38万名老年人获得了意外理赔,理赔金额超2亿元,减少或弥补了因意外伤害给老年人及其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今年,苏州市进一步提高了60周岁以上老年人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保费,持续筑牢保障防护墙。

  “作为承保机构,我们积极参与‘一键式快赔’项目,通过强化系统对接,助力打破政府部门与商保公司、商保公司与商保公司之间的数据壁垒。截至今年4月末,我们从资料提交到赔款到账平均用时0.71天,较项目运作之前缩短了44.1%。”中国人寿寿险苏州市分公司总经理卞武军说。

  从泰州市“泰好办”工伤预防保险,到镇江市“新市民”保险,从太仓市“守护夕阳”行动为老年人安装防滑扶手,再到AI医保机器人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承担起60%以上高频重复业务……在江苏,保险服务的着力点越来越准、质量越来越高。

  “2012年国家启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时,我们就成为首批参与的商业保险公司。公司已累计向1.1亿多人次赔付支出超1900亿元。”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赵国栋说,中国人寿将针对多元群体,不断强化多元产品服务供给,提升普惠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可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