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文化万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5月20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纪录片《且上书楼》——

让老书楼焕发新风采

杨明品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7 版)

  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与诸多藏书楼的兴衰机遇彼此交织,无数珍本古籍能传至今日,离不开众多藏书家接力赛般的用心守护。时至近现代,一些藏书家的后人纷纷以私藏捐奉国有,丰富了现代图书馆的古籍收藏。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纪录片《且上书楼》将镜头对准古今私家藏书楼的变迁,发掘和弘扬藏书文化,带领观众探寻中华文脉。

  《且上书楼》每集30分钟,共12集,系统梳理全国古今藏书楼资源,通过可视化、可感化的创新方式,使藏书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了起来。

  经过多轮论证,主创从全国数百座知名藏书楼中,精心挑选出12座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古今藏书楼作为呈现对象,既涵盖承袭江南文脉的常熟铁琴铜剑楼、苏州过云楼等江苏本地书楼,也有浙江天一阁、山东海源阁等全国知名书楼。同时,主创放眼全国,拍摄地点遍及北京、上海、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在行进的旅途中触摸文明脉络,于不同历史时空坐标下见证发展印记,实现历史与当代的对望和融通。

  为“做活”“做火”藏书文化,主创团队结合互联网传播特点,在叙事表意、视觉呈现、融合传播等方面都进行了年轻化、网络化的大胆尝试,以深入浅出的镜头语言和丰富灵动的画面设计,还原中华珍贵典籍流传至今的隐秘往事,让厚重文化命题“轻巧”落地。该片将难懂的古籍知识放置于现代热点语境之下,既俏皮活泼,又干货满满。如第一集《小校经阁》中,以甲骨文在现代生活中成为流量爆款作为切入点,让深奥的龟甲骨片和青铜器收藏知识走进观众的视野;《和顺图书馆》一集深入挖掘了云南和顺图书馆借书榜“榜一大哥”——一位液化气送气工的30年阅读故事……从这些与现代生活有关联的角度出发,这部纪录片更有效地触达互联网用户。

  《且上书楼》在形式上实现了视觉呈现与美学风格的升级。该片借力数字技术场景的应用,将AI数字人技术引入到创作之中,让古籍里的故事人物“动”起来,让藏书楼里的文化“活”起来,同时运用戏剧分幕形式,揭秘绵延至今的中华文明。同时,该片还运用三维建模、水墨动画等新技术进行情景模拟,莲动、鱼跃,舟行水上,人在画中游,以意味隽永的视听语言打造出雅致的沉浸式场景。

  上线以来,节目各类视频全网播放量已超2.3亿,助力诸多藏书楼成为城市文化地标和网红打卡地。

  通过一场生动的古籍文化之旅,《且上书楼》让更多人了解古籍守护者之卓识、中华文化之绵长、文明传承之坚韧,拓展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像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