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世界遗产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4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以考古实证十四年抗战史实——

追寻白山黑水间的东北抗联遗址

本报记者 孟海鹰 郑智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4月08日   第 11 版)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的弹夹。

  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掘的房址。
  郑智文摄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出土的陶壶。

  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现的火炕烟道。

  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现的地窨子。

  青山隐隐,红石苍苍。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奋起抵抗,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斗争。白山黑水间,以杨靖宇、赵尚志等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士们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家园,经历生与死、血与火的磨砺,熔铸的精神丰碑传承至今。

  白山黑水间的斗争不能忘却。过去,关于东北抗联的历史以文献记载居多,相关工作人员一直在找寻更多物证。然而,莽莽密林间追寻并非易事,考古人员根据历史资料翻山越岭,标注一处处遗迹。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位于吉林省磐石市区西侧20公里处的红石砬子山区,分布范围约32平方公里,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最早创建的抗日游击根据地之一。2019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该遗址入围“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项目。

 

  为东北抗联研究提供考古实物资料

  “这里是地窨子遗址,我们在这里发现了锄、铧、碗、罐等农业生产和生活用具,还发现了子弹和弹夹。”在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小姚家沟的一处抗联遗址,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领队孟庆旭细致介绍。

  群峰环立,密林幽幽,如今静谧的红石砬子山区曾是烽火岁月中的一处要地。

  在20世纪50年代,依靠抗联战士后人指认,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八家沟、生财沟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120余处遗址遗迹得以确定。但此后半个多世纪,根据地史料和史实的探究鲜有进展。

  2021年,为配合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本体保护展示项目,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启动了对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将现代考古学的方法应用于革命历史遗迹发掘。

  “在发掘过程中发现和清理出一批遗迹遗物,地窨子和房址等发现极大丰富了对抗联遗址的认识。同时,通过调查发现的抗联遗存是东北地区规模罕见的抗联遗存,具有典型性和独特性,属于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孟庆旭介绍。

  基于前期考古调查发现,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22年选取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小姚家沟进行主动性考古发掘,基本确认遗址内遗存类型及布局结构,2023年为深入研究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内涵,对小姚家沟、二趟沟、石人沟三个地点开展发掘工作,进一步明晰了各遗存类型特征及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整体建设情况,深化认识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发展的曲折历程。

  “考古调查发现,根据地以红石砬子山脉八家沟、二趟沟等沟谷为主体构建起根据地的核心,谷口及道路两侧设置警戒、防御等设施,保障根据地主体安全。”在抗联遗迹分布图前,孟庆旭说,当地军民依托自然环境建立起一套简单军事防御体系,根据地遗迹和遗物讲述着他们利用简陋武器进行艰苦卓绝抗日斗争的历史。

  经过连续考古发掘,考古人员确认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分布范围约32平方公里,按照自然地形划分成八家沟、金家沟、姚家沟等15个区域。共发现抗联相关遗迹3300余处,形成了以八家沟为核心的庞大抗联遗址群。

  “抗联研究一度存在着‘有史无迹’的难题,近年来的考古工作为东北抗联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考古实物资料,以考古实证十四年抗战史实。”孟庆旭说。

  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群

  早春,红石砬子山区山谷里仍有坚冰残留,冰凌花傲雪绽放。

  “现在,正是适合跑调查的好时候,冰雪初融,草木还未萌发遮挡视野。”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队员谭晓明介绍,三年来,考古队的足迹遍布红石砬子山区,标记一处又一处遗迹。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是目前国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抗联遗址群。”孟庆旭说。发掘中,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足以还原当年抗联战士生活战斗场景的细节。

  2022年,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小姚家沟发掘的一处房址颇具代表性。房址东北、西南角各有一处石块砌成的火炕,西侧还有一块平地。“可以看到,西侧火炕上的炕面石保存得比较完好,推测当时他们住的时候应该是在炕面石上抹了一层泥,然后上面铺了草或者席子之类的用来居住。”孟庆旭介绍。

  在后续的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不少有火炕的房址。“这些有火炕的房址,证明抗联战士曾在此正常生火生活。以往认为东北抗联主要深藏密林,为了隐蔽不敢生火,以冷居冷住为主,但这次遗址的发掘,证明了东北抗联早期曾有过常驻区域的建设。”孟庆旭表示,发掘出的大量生活用品类遗物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年来,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总计发掘2800平方米,清理出带火炕房址15座、地窨子7个、战斗工事3个、台地1个,明确了遗址内居址、岗哨、战斗工事、营训地四类遗存及军事防御体系。遗址内出土陶、铁、铜、瓷等各类材质遗物938件,器类以武器、农具、生活用具为主,反映了抗联根据地具有生产生活、武装斗争的特征。

  “在考古工作中,还出土了一批农业生产工具,结合地形地貌,证明了抗联曾在当地开展了一定程度的农业生产,红石砬子并非单纯的游击区。”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队执行领队李宁宁介绍。

  红石砬子山脉呈现出向东开口的簸箕形,由南北两侧山脉构成,中部为谷地。“我们在发掘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圆形地窨子等遗迹遗址,根据地形地貌和选址,认为主要是起到岗哨和战斗工事作用。”孟庆旭介绍,岗哨主要为圆形地窨子,半地穴式,面积约5平方米,分布在谷口为居址提供警戒,战斗工事为铲削山体形成的一人位趴卧式掩体,面积约2平方米,遍布谷内坡面及山脊,是根据地内的主要遗迹形式。

  经考古发掘后,山谷还有一些较为明显的人为平整过的土地,周围有不少堆砌整齐的石块。“如果不是人为平整,应该是和别处山坡一样有坡度,不会突兀地出现平地。我们推测大面积铲削山体形成的大型室外平台在当时作为营训地,面积约100平方米,多位于谷内交汇处,可供集训、转移、会议之用。”孟庆旭说。

  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石人沟,经考古发掘后,一处大型房址清晰可见。不同于在发掘中发现的地窨子和其他房址,该房址只有三面有建墙的痕迹。

  “2023年,我们对石人沟一个大型房址进行了发掘。这个房址特殊在于它是在建状态的房址,也就是在当时这个房子没有建完,它只建了三面墙。我们认为这反映了当时整个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是处于发展中的状态,这个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孟庆旭说,这与文献记载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早期蓬勃发展,后期日伪侵扰严重被迫转移的史实相符,整体勾勒了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发展、废弃的曲折历程。

  丰富形式讲好东北抗联故事

  不久前,延安革命纪念馆内,红石砬子的抗联故事吸引了一批批市民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1931年,东北抗日武装‘磐石赤色游击队’在磐石成立。1932年,杨靖宇将军来到磐石领导抗日武装,磐石也是杨靖宇将军率领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的发祥地。”馆员语调激昂,生动讲述着磐石的红色故事。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发掘以来,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黑土地·红石魂”——吉林省磐石市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与风云历程展览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伪满皇宫博物院等吉林省内外各级博物馆流动展出,累计观展人次达70余万。

  “我们展出部分考古发掘出土的文物,紧密结合东北抗日斗争历史,讲述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考古故事。”磐石市抗日斗争纪念馆馆长李秋虹表示,不仅要保护好革命文物,更要挖掘好革命文物背后的内涵。

  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的展示手段多样,通过公众开放、MR展示、考古进校园、举办考古成果流动展览,制作各类宣传片,进一步将考古成果转化成大众想看、爱看的抗联文化活动。

  “戴上它可以有更形象的认识。”展陈现场,游客戴上辅助设备,各类遗迹实物与三维建模结合后复原的场景在眼前呈现,游客可近距离“探访”位于密林深处的抗联密营,里面灶台、烟道等布局一目了然,仿佛置身根据地。

  为了最大程度地还原约90年前东北抗联战士们生活战斗的场景。在考古工作开展之初,孟庆旭和队员们就对遗址的展示做了系统的规划。“想通过考古和技术手段,把当年战士们在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生活生产的形态展现出来,给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希望能更好地传承东北抗联精神。”李宁宁说。

  如今,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部分考古发掘现场对公众开放,完成贴合遗址风貌的参观设施及展示标语系统的搭建,初步形成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特色展示系统。2023年,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发掘项目被公布获“第四届(2022)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十佳案例”。

  2023年,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磐石市博物馆共建红石砬子抗日根据地遗址考古工作站,考古发掘出土的铁制文物在工作站里通过记录、测量、机械除锈、烘干等流程得到了相应的临时保护处理,并协同北京科技大学文物保护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搭建全省抗联文物保护技术平台,强化展示利用,全面建立以考古为支撑的抗联遗址文物保护与展示利用体系。

  青山埋忠骨,山河念英魂。白山黑水间,东北抗联的故事代代相传,东北抗联遗址的发掘保护一直在进行中。截至2023年,吉林省完成了吉林市、通化市登记在册的14处东北抗联遗址考古调查,遗址内新发现遗迹点位2.5万余处,涵盖居址、警戒位、会议址、营训地等多种类型,初步建立了吉林、通化两地东北抗联遗址数据库。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