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你还不努力吗?这句今天常用于激励学习、奋斗的话,如果让古人说,古人会怎么说?
东汉布衣学者王符在他的《潜夫论》中,开篇就搬出11位圣贤的学习故事:“黄帝师风后,颛顼师老彭,帝喾师祝融,尧师务成,舜师纪后,禹师墨如,汤师伊尹,文、武师姜尚,周公师庶秀,孔子师老聃。”这里的“师”是师从、以……为师的意思。
接下来,王符就说了:“夫此十一君者,皆上圣也,犹待学问,其智乃博,其德乃硕,而况于凡人乎?”这11位人君都是上等的圣人,还需要学习和问询,才能获得广博的智慧和硕大的德行,何况平常人呢?
古人写文章,劝学是共通的主题。但王符写《潜夫论》,不只是为了劝学。
“东汉三杰”之一的王符是西北汉子,安定临泾(今甘肃省镇原县)人。《后汉书》作者范晔说王符出身“庶孽”,是妾所生。在当时的宗法观念下,王符自幼受到家庭和乡里的鄙视,但他不为所动,勤奋好学。《潜夫论》大量引文表明,王符不但谙熟《周易》《尚书》等儒家经典,而且通晓诸子百家、各种史书,此外还精通方术杂占之书。
《潜夫论》全书10卷36篇,最后一篇《叙录》综述全书以及各篇写作的主旨,其他各篇论述学习教化、人才使用、司法方针、边防政策以及社会风气、世俗迷信、伦理道德等问题,涉及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思想文化等领域。
批判性是《潜夫论》最大的特色。王符表达了一位隐居“潜夫”、布衣哲人对于时代、社会、人生的忧患意识,提出了改革时弊的真知灼见。《潜夫论》也因此被誉为“真实反映当时社会的镜子”“一座包罗万象的学术宝库”。
在王符看来,“天以民为心,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全书具有浓厚的“民本”思想。学者统计,6万字的《潜夫论》中“民”字出现频率很高。书中各篇谈到了民的地位、价值等问题,提出爱民恤民的治国方略,关注民众的苦难现实。
既以民为本,富民就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了。“下贫而上富者谁也?……民实瘠,而君安得肥?”“富民”思想古已有之,所不同的是王符将其“富民”理论提高到了治国的根本、“太平之基”的高度来谈论的,而非仅将之看做治国的一种手段。
《潜夫论》认为,富民道路有三条——农业、手工业、商业,即“农桑”“致用”“通货”;亦有“贫民”之理,即“游业”“巧饰”“鬻奇”。“守本”即为“富民”之道,“守末”则为“贫民”之理。能富民即是“本”,贫民则为“末”。这种把商业与农业并重的论断在中国古代一向把农业作为经济命脉的背景下提出来,非得有极大的理论勇气和创新意识不可。学者李敖如此评价王符:“这些大胆的言论,千载之下,还令我们崇敬。”
凭借犀利的思考,王符在当时受到了多方尊崇。韩愈在《后汉三贤赞》中说道:“皇甫度辽,闻至乃惊,衣不及带,屣履出迎。”讲的是度辽将军皇甫规破格礼遇王符的故事。
那一年,皇甫规辞官退休回到安定后,有一个用钱买来雁门太守的乡人前来拜谒。皇甫规看不上此人,并对其出言讽刺。这时,通报说王符来了。“规素闻符名,乃惊遽而起,衣不及带,屣履出迎,援符手而还,与同坐,极欢”。这位大将军衣服来不及穿,趿拉着鞋出门相迎,把王符拉在自己座位上,相谈甚欢,把堂堂太守晾在一旁。因此,就有了“徒见二千石,不如一缝掖”的说法,意思是高官厚禄的朝廷大员,还不如穿大袄单衣的穷书生。
《潜夫论》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展现的东汉边疆战争、选举实况、民风民俗、官场内幕等,可以补足、修正正史中欠缺、失真的部分,能让读者真切地触摸、感受东汉中晚期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