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中国品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4年01月05日 星期五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找准市场需求 发挥技术优势(品牌论)

彭训文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1月05日   第 10 版)

  笔者想种颗牙齿。此前听说需要在牙槽骨上打洞,不仅治疗时间长、过程痛苦,而且价格也不便宜。上医院前,笔者做足了“心理建设”。不过,最近在医院种牙后发现,情况没那么糟。到医院后,医生经过检查、诊断,便安排笔者通过CT扫描缺牙部位。没过几天,笔者到医院复诊,一颗定制化的种植牙体已经做好了。经过一番调试,医生装好了牙体。照镜子瞧,和牙龈组合良好;试着动动,也没有异物感。医生说,现在的种植牙体是3D打印的,只要将患者牙槽形貌、参数导入数据库,就能设计出适合的植入式牙体,不仅无需在牙槽骨上打洞,种植牙制作还实现了国产化,速度更快,价格也下来了,老百姓“看牙难”“看牙贵”的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人吃五谷杂粮,缺了牙,吃啥都不香。有了3D打印技术,一颗个性化、定制化的种植牙,能大大缓解痛苦。如今,随着3D打印这样的新技术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人们的工作生活正在变得更加便利。这就是现代技术带来的好处。

  自古以来,人们制造工具的方法多是先做一个模具,或者在一种材料上切削加工。比如,我们熟知的兵马俑、三星堆出土的精美铜器等,都用了这些方法。木匠打家具、工人用电动机刨磨各种材料,也源于这些制造理念。3D打印技术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成熟而诞生的,其制造方法“反传统之道而行”,类似燕子衔泥垒窝,在计算机控制下,将需要的材料按照设计堆叠到需要的地方,实现控形控性。这样做既不需要传统的模具、砂型,也不会浪费材料,小到微纳米尺度的元器件,大到数十米的航天材料,它都可以完成。正是基于这些特点,3D打印技术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的有力工具,逐步在很多领域得到应用。

  3D打印技术在全球很火,不过也存在产业化难、应用难等问题。有专家认为,目前难以解决材料问题,有的材料价格昂贵;有观点认为,3D打印设备的维护成本高和产品产量低,这些难点制约了3D打印产业发展。事实上,3D打印技术所面临的问题,是很多新技术在发展中都会遇到的坎。

  迈过这道坎,需要从市场中寻找破局的办法。自工业革命以来,制造业的重点多在于通过不断提高产量来降低成本,但3D打印完全相反,其技术特点为低产量的定制化和按需生产。这也意味着,3D打印的首要目标不是替代以大规模生产为特征的传统制造业,而是与传统制造业更好融合,各展所长,充分发挥想象力,以切实解决人们的实际需求为目标,积极培育和扩大市场对3D打印产业的需求。

  3D打印还存在很多不足,这需要在技术研发中不断完善。这符合技术创新的基本逻辑,也就是在技术发展中不断解决问题。未来,应不断加强政府政策扶持,鼓励企业搭建更多开放式应用服务平台、创建国际化研发中心和联合实验室等;鼓励理工科院校、职业院校培养更多3D打印应用型人才等。

  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相信随着3D打印技术不断应用和发展,中国制造将不断向更高技术水平的方向持续升级,并让更多人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实惠。